美文网首页
人的坚强源于父母的支持,人的破碎源于父母的攻击

人的坚强源于父母的支持,人的破碎源于父母的攻击

作者: 穷查理之路 | 来源:发表于2022-05-15 13:58 被阅读0次

    我的一位朋友每天早上都要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出门上班。他说:“每天早上醒来,我都感觉自己的心碎了一地,但是还是要上班工作,怎么办呢?就拿一个网兜把碎了的心捡起来,塞到兜里,而这个网兜还是破的。用这个网兜拎着破碎的心去上班,为了生存,在周围的环境里不断应酬,但是回来之后,感觉自己要死掉了,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醒过来。”很多人都说他玻璃心,太脆弱,但看着他说话时,痛苦的表情,我感觉他是付出了巨大的勇气才能出门上班的。脆弱不是他的错!

    为什么有些人会极其脆弱,经不起事呢?

    这是由于他没有形成“内聚性自我(Cohesive Self)”,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的概念,意思是你的自我有一种向心力,可以保证心灵的各个组成部分向内聚合,而构成一个整体。如果一个人没有内聚性自我,那么任何外界的变化都会对“我”造成极大的冲击,让“我”看起来极其脆弱。一个人的内聚性自我是建立在“我是好的”这种感觉之上。我是好的,所以我才不用担心外界会消灭我,才能承受外界的变化。

    你可能会想:“怎么会有人认为自己不是好的呢?”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常常被批评,那么他就没有拥有“我是好的”这种感觉,也就没法建立起内聚性自我。

    娜美丽从小没有听到过父母对她的夸奖,父母会随意处置她的东西。例如,有一次她的小伙伴们给她庆祝生日,送了她很多生日礼物,她非常喜欢,觉得自己一下子拥有了这么多东西,感到很满足。但是没想到几天后,父母没征求她的同意,就把她的大半礼物送给了她的一位表弟。她对父母表达了不满,父母却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娜美丽的记忆中有很多次,父母想让她去哪儿,她不想去,父母先是劝说,不一会儿后就会使用暴力逼迫她,有时候是直接把她抱走,还有的时候甚至是强行拖拽,无论她怎么哭闹,父母都不妥协。

    娜美丽父母的打压严重伤害了她的内在感觉世界,让娜美丽没法形成内聚性自我。

    父母是孩子的权威,父母的批评会像一把刀子刺进孩子的身体里。如果父母时不时地批评孩子,孩子的内心就会变得千疮百孔。孩子为了保护自我,就会屏蔽父母的批评,对父母的话不闻不问。比起批评,父母更应该支持和鼓励孩子。在孩子把事情做好后,认可他,孩子遇到挫败后,支持他,这都是在告诉孩子:“你是好的。”

    有些父母会说:“道理我都知道,但是看到孩子犯错,就忍不住想要教训他一顿。”对此,你不妨听听庄子提出的“空船理论”。

    你在一条河上驾着一艘船逆流而上,水流很急,这时远处来了一条船,迅速向你冲过来。

    如果对面的船上有一个船夫,你就会对他大声喊“让开点儿”,他要是对你置之不理,你就会非常生气,嗓门也会越来越大,甚至会抡起竹竿子想去打他;

    如果你发现对面的船上没有船夫,是一艘空船,你会迅速调整你的方向,避开它。

    这是面对问题的两种立场。

    如果没有人,人往往会采取物理立场。物理立场是指你认为当前的困境是你不能控制或者抗拒的,因此你只能接受,想办法通过改变自己来解决问题。

    如果有人,人往往会采取意向立场。意向立场是指你认为当前的困境是对方造成的,对方应该改变来解决问题。

    父母对孩子特别容易采用意向立场。父母会对孩子会有各种期待:懂礼貌、爱家人、学习认真、考试满分......

    但这些事情并不是孩子一生下来就能做到的。这需要父母的教养,因此采取意向立场,期待孩子自己能改变,自己能做到是不切实际的。正确的做法是采取物理立场,先接纳孩子现在的情况,然后想想自己可以做什么来改变现在的状况。

    如果他不懂礼貌,就告诉他看见长辈要打招呼,说话要用礼貌用语......

    如果他不关心家人,就告诉他每天要给家人问声好,帮家人做几件家务.......

    如果他成绩不好,就要帮他找到出错的原因,然后帮他补习......

    每个父母都对孩子有很多期望,如果把期望当成结果,希望孩子就应该是这样子,那么你免不了要失望。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期望只是梦想,接纳孩子现在的样子,并帮助孩子向梦想的行进,那么在未来,我们的期望就会变成现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的坚强源于父母的支持,人的破碎源于父母的攻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xb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