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了趟老家,寒暄着话题就被亲戚们故作不经意地引到了“人生大事”上……
现在有没有对象啊?
也该找啦……
你现在是不着急,再过两年就不这么想了。
到时候“好的”都被挑走了!
我说:
机智的我像往常一样,撑过了这场浩劫。自顾自地走进电影院开始体验另一场“浩劫”。
我可能活不到世界末日!
今年春节档,小城的电影票比北上广都要贵。年味儿好像都流进了商场里,在人挤人的影厅中,我看了一场令人“智熄”的《流浪地球》。
原本以为《流浪地球》是科幻片,但生活的真相却告诉我,再没有爱情我可能活不过世界末日。
影片中的主线感情充满着中国式的情感和继承观。但在大势和联合政府的驱使下,强调着“后为大”的论调。长达两千五百年,一百代人的恢弘迁徙中,吴京饰所饰演的刘培强一家三代人一切都是围着孩子运转的。为了强调这个部分,影片中刘培强的儿子刘启的小名就叫“户口”,谐音“留户口”。
影片映射着一个传统伦理崩坏的年代,但是电影里大灾有大爱,所有人还是竭尽全力保存着希望。
不管是地球还是人,“流浪”必定是孤独而漫长的,而这两个字围绕的是躁动的身体和灵魂。
大城市容不下肉身,
小城市留不住灵魂
假期刚结束,我还是要带着新长的小鲜肉火速“逃回”大城市。刚要动身出门,隔壁邻居阿姨就找过来说给我堂哥介绍对象, “这个姑娘不错,你问问你哥,刚30,没谈过朋友哦! ”听得我十足扎心。
在返京途中,我开始反思,那个 “搭伙儿过日子”的年代是否一去不复返。
闲暇之余又看了这部《How to Be Single》(单身指南)。
不同于《流浪地球》中的末世孤独感和宿命充斥在每一个人心上,《单身指南》向后撤了一步,向人们强调与自我相处的能力。告诉人们要懂得区分alone和lonely。前者只是独自一人,后者才有孤独的意味。在很多时候,人们觉得前者必然导向后者。但其实,远非如此。
很多人一生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的爱情或者一段关系,仅仅是不让自己一个人,我们只有在学会真正适应孤独之后,经历过真正的单身,才能找到那个对的人。
又或将简·奥斯汀笔下《爱玛》的名言视为己出:“我干嘛结婚呢?我衣食无忧生活充实,既然情愫未到,又何必改变现状?”
确实,如果足够有钱,事业牛逼,或许真的可以谁都不需要。但在这之前,了解单身,才是好好恋爱的先决条件。
我之前看书说到单身之所以需要交朋友、谈恋爱、结婚等,主要的目的有两种:
回避型:为了避免那些一个人带来的麻烦,比如被评价孤独和来自长辈的压力等;
接近型:为了获得恋爱中的亲密感,比如陪伴。
一个是为了避免麻烦,一个是为了真的渴望亲密。而研究发现当一个人的社交取向是回避型时,Ta在亲密关系中的体验也往往更差。
所以,如果一个人是因为觉得单身非常难以忍受,所以才想要赶快脱单的话,那么恋爱也并不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好受。
没有灵魂伴侣,但有酒肉朋友
回京后我都会找最好的几个朋友和老同学一起吃饭,一般最先找的就是凯齐。
我跟凯齐的对话往往是这样的:
凯齐:回来了?
我:回来了。
凯齐:吃了吗?
我:吃了。
凯齐:再陪我吃一顿?
我:走起。
第一场雪刚下完的北京是清冷的, 钻进韩餐的屋子里,垫子上一坐,小烧酒被热得暖暖的。
聊聊最近的工作、新的八卦,最近看的电影。
回到大城市的第二天,我开始怀疑奋斗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没什么别的,我想要的就是,这个世界还有几个人,我可以就没有任何目的地一起吃肉喝酒。
这年头语言分量太轻了。真正的朋友想起了,就想方设法见一面吧。
因为,弥足珍贵的正是在大小城市里遇到的那些影响我们一生的人。
我还记得看《七月与安生》的时候,听到七月的妈妈讲“女孩子啊,无论走哪条路都很辛苦”就忍不住流眼泪了。
后来回想,为什么这句话何以如此拨动人心引起共情?如果换成“人啊,无论走哪条路都很辛苦”,我一定哭不出来,只觉得是废话一句。
家庭中长辈为了催婚,话语中给予所谓的不辛苦,大概就是觅得良婿、投奔家庭,把社会的腥风血雨挡在外头。可工作后,成为人夫或主妇可曾清闲半分?
众生皆苦,只有当我们确定自己保持单身和进入亲密关系一样是没有问题的、安全的、温暖且满足的,我们才能真的好好谈个恋爱。因为对方真的吸引自己,并真正去享受其中的美好。
爱情是什么呢?
大概就是
回家有温热的饭菜,
成绩有人分享,
疲惫有人拥抱,
夜深人静时不会孤独。
那您的单身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一下您的故事。
转载自“活动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