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参加一个学校的视导,主题是:教研组建设。
流程安排如下:聆听教研组建设汇报(20分钟)——听一节课(40分钟)——巡视课(25分钟)——观摩教研活动(40分钟)——提出建议(30分钟)——汇总交流(20分钟)。整个安排较满,也很充实。
其中,观摩教研活动的环节,让我印象很深刻。
主持人有一段开场白,然后按照课堂观察量表的顺序,问:关于大单元教学设计这个问题有谁来说一下吗?于是,有一位老师回应,照着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念一遍。接着话语权又回到主持人,主持人又问:关于目标定位,有谁想说呢?于是,有一位老师出来回应。如此操作,及至将观察量表上的每一个指标都完成。老师在说的时候,几乎都是说这节课很好,最后主讲人说一下自己的遗憾,这个教研活动便算结束了。
看似民主的、面面俱到的教研活动,还是在老师们发言的汇报中被暴露,比如:我观察的是学生的活动,他们在课堂上……也就是说,这样的分工是之前就安排好了的,等到教研活动时,“表演”给我们三个人看。
我们三个当然不是傻子,只是我们看破不说破。只是我这性子急的人啊,在评课的时候将这事这样表达了出来:第一,用观课量表来进行教研,或者评课,可能会受制于它,失去了研讨的味道。第二,今天的课堂上,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是完全可以进行互动思辨的,但每次一个学生说完,老师必定会将话语权拿过来,又再抛出去,然后又返回到老师那里,课堂上的乒乓球始终是“师——生——师——生”的模式,而我最期望的是“生——生——生——师——生——生”的模式,也就是说学生之间互动更多,才有思辨的味道。这个正如你们刚才的教研活动一样,主持人就是那位老师,下面每一次回应后话语权都会回到老师手里。
这样,每一次学生发言都是一个句号,每一位老师的发言结束后也都是一个句号,这样就失去了“研”的味道。如果是没有外人参与的教研活动,估计他们一般是不会发言的吧。教研教研,教了却不能研,在每个人那里,没有好的思考,也没有好的实践,教研质量自然提不上去。
如何改进,让老师们深度卷入呢?前期的主题设计,问题导向,都是需要的。
第一,主题型教研,提前发布通知,让所有参与的老师写出自己的思考,需要提交。
第二,正式教研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随机抽签,抽中的老师聚焦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分组交流,小组派代表交流。
第三,教研结束,每人提交一份教研总结,并进行评比。
第四,好的教研总结全组推广,大家都受用。
当然,这样的“表演”型教研,我也曾干过。还是2017年的10月,我们举行成都市读书会分享,最后一个读书分享环节,我们每个人也是事先准备了一段进行回应。其实,现在看来,现场生成的更好,更有期待,或许也更有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