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工作方法,也是工作作风,实质是向群众学习、主动为群众服务,到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的是基层,抵达的是民心,走下去的是党员干部,捞上来的是对策办法。要用好“四下基层”这个重要抓手,推动干部深入基层、政策导入基层、资源下沉基层,使之成为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保证、畅通民意诉求的便捷渠道、服务基层群众的有力抓手、促进干部成长的重要平台。
“四下基层”立足于“下”,根植在“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只有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才会充盈“下”的动力。要用脚步丈量民意,走到田间地头去,坐在房前炕上来,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收集上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举一反三解决共性问题,把“群众呼声”转变为“政策哨声”。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对群众多几分感同身受,问题化解上多几分积极主动,直奔基层听民意、赶赴现场察实情、直面问题出实招。
第二批主题教育同群众的联系更直接,面对的矛盾问题更复杂,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更具体。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既承担着发展重任,也牵动着群众冷暖,要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不能因为任务繁重而忽视民生民意,防止“身在基层却不了解基层、讲同一种语言却没有共同语言”。要沉得更深些,多到民生困难集中、群众意见突出、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要干得更实些,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精准发力破难题办实事,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推动干部的“干点”和群众的“盼点”无缝衔接。要落得更细些,把群众笑脸作为检验标尺,把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