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昨晚的大课更新了我的底层认知,今天才真正意识到,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考证,而是认识和重塑自我。
过去一年也曾在船长航线上流连,一些成长和改变时有发生,但最终只是停留在表象,并没有撼动底层的消极认知。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不用心;另一方面,应该是本能的逃避,直面自我需要勇气,改变需要走出原有的舒适区,而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于原有的习惯,与之前的困惑妥协。
而今天,我知道了,这个选择,就是由我的整体人格所决定的行为模式。
也正因为此,我在今年夏天重新经历了与过去相似,但比之前更为深刻的痛苦。我曾长时间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攻击之中,无价值和低自尊感袭击和笼罩了我的生活,青春期女儿的叛逆行为让我束手无策,对于未来发展的恐惧更让我陷入绝望。那段时间,我不能写一个字,不愿说一句话,一切都黯然失色。
幸运的是,我最终依靠价值观重启行动走了出来,这是过去一年的学习中,唯一能长期支撑我的东西。我也明白了,我不是自己的人生看客,我必须承担责任,同时我还有力量去帮助甚至影响别人,这就是信念,正念一定是有力量的。
船长一语惊醒梦中人——“对你持有最大成见的就是你自己”!这句话令人震撼,原来正是“自我认识”在主导我们的人生,在消极思想的笼罩下,我们变得自卑困惑恐惧,裹足不前。
今天我知道了,只要我行动起来,我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我的自我认识将发生改变,由此,我的人生轨迹也一定会随之发生改变。因为,改写自我认识=改写人生。
我们对自己持有的消极看法,可以概括为三大类负性核心信念——“无价值类”、“不可爱类”、“无能类”。这些自我认识如果不改,人生就会是困顿困境困局,没办法走出明媚开阔的一生,我们的思想,必然会被自己的消极思维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停滞、僵化、无趣甚至死气沉沉。
事实上,我们所有的失败感,无论是学业上的,还是工作中的,抑或是家庭里的失败,归根结底都是心理上的失败。我们所有的回避行为背后,都是为了应对心理失败后痛苦的防御性反应。正因为无法接受失败了的现实,所以就自行发展出来很多解释,原因都指向外界,而不是自身。这种外归因方式其实就是逃避责任。可是在内心深处,我们明白我才是根源本身。
船长说,心理健康就是灵魂的面貌,人格特质会主导我们的底线目标和挑战目标。这让我想起之前所做的关于自我信念的心理测试,我的得分偏低,正是源于自己的人格特质导致的不自信,自我怀疑,没有强烈的求胜信念和信心,就会在不自觉中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健康的人格形成依托于我们的成长和生活环境,过去的经历,无论顺与不顺,都由我们的人格模式所影响和决定,所有的选择造就了今天的我们。
今后随着学习的展开,一定会有很多全新的观念注入,随时戳中我的痛点,我想我不会再象过往那样消极回避,我已深知,如果我继续回避,这种痛一定会复制给我的女儿,因为我们的人格毋庸置疑是一脉相承的。我无法接受自己的人格缺陷或弱点再延续到她的人生中,主导她的生活和选择。
改变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责任,也是我们传承生命要承担的责任。我会借此考证的契机,改写消极的自我认识,重启积极美好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