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大脑说话和给大脑编程

听大脑说话和给大脑编程

作者: 李成__北京 | 来源:发表于2024-08-04 05:05 被阅读0次

知识点一:

听大脑说话和给大脑编程

1. 想让大脑反应快很容易,别想那么多就是了。但是研究者告诉我们,想得多才能想得好。

2. 遇到事情多几个心眼,尤其是遇到不熟悉的局面三思而行,从各个方面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人脑特有的大智慧。

一般感觉,计算机相对于人脑的一个最重要优势,就是它的计算速度快。比如算个8365的平方根,人脑算半天还可能算错,计算机一瞬间就出结果,而且想精确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可以。

但这只是一个假象。真实情况是生物大脑比当前的普通计算机快得多。如果不是生活在现代社会,没有哪个生物需要日常做这种生硬的数字计算。日常做的动作,比如拿杯子喝水 —— 出手的角度,用几根手指放在杯子的什么位置上,拿捏的力度,端起来以后怎么保持水平,恰到好处地送到嘴边…… —— 这种任务人脑处理得非常好,而计算机算起来可就难了。

那么为什么人脑在做某些事的时候比计算机慢呢?

这不是因为人脑笨,而是因为人脑想得多。

一篇Discover(《发现》)网站上的研究报道,Why Our ‘Procrastinating’ Brains Still Outperform Computers (为什么我们爱拖延的大脑仍然比计算机强),作者Parashkev Nachev是一位英国的脑科学家。

现在哲学家的看法是人脑并无稀奇之处,本质上就是一台计算机。但是请注意,哲学家说的是宏观的大道理。具体到技术细节,人脑跟当前的我们使用的计算机,就很不一样了。现在好的计算机一般都有多个CPU内核,能同时处理几项任务。而人脑,根本就谈不上它有几个“内核”,因为其内部的脑神经元们都在各自计算,如果把人脑比作并行计算机的话,人脑每时每刻都在同时处理几百万个进程。

大概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其实并没有一个单一的“自我”,大脑中实际上有多个不同的声音在同时进行,我们的每一个决策都是这些声音竞争的结果。

比如看到桌上有个蛋糕,也许你没意识到,但你大脑中有多个声音在就此事发表看法:

我爱吃蛋糕,吃它。

最近要减肥,不能吃。

蛋糕是谁的?能让我吃吗?

蛋糕干净吗?怎么感觉不太新鲜。

在这个场合吃蛋糕是否会影响我的形象?

……

这些声音未必都能意识到,但大脑真的考虑了很多很多。科学家早就知道这一点,而且科学家猜测,人脑中有一个区域,叫做“额叶内区(medial frontal cortex)”,负责把所有这些声音协调汇总在一起,好做出一个最终决定。

人脑的决策过程就如同是一个民主大会,额叶内区就是会议的主持人。他负责控制会议的时间,安排让多少代表发言和什么时候拍板决定。最后拍板其实很简单,就是谁的声音最大就听谁的。本质上,大脑中各种声音就是一个竞争的关系。

关键是,这个听取意见的时间,根据不同的局面,会有长有短。有时候几毫秒就能做出反应,有时候要等几百毫秒。这恰恰是因为如果局面复杂,额叶内区就想多听取一些代表的发言,他会故意等一等,让更多的声音把话说完再提议投票。

新研究结果,第一次从实验上证明了这一点。研究者往癫痫病患者的额叶内区中插入电极,干扰额叶内区这个主持人的活动……结果是患者的反应时间缩短了。

所以想让大脑反应快很容易,别想那么多就是了。但是研究者告诉我们,想得多才能想得好。

每个计算机程序,都是用来做某一类特定工作的,比如Word就是文字处理,Photoshop 就是图像处理。这些程序对它们要处理的局面有非常明确的预期,所有功能都必须事先设计好。

计算机程序工作的逻辑,是现在面对一个什么局面,比如说获得一个什么样的输入指令,那我就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步骤,采取相应的行动。整个过程基本上就是 if……then……(如果……就……)。环境给它输入的信息非常有限,它不用考虑太多。

而人脑,则是一个通用的设备,它必须能在各种复杂的,甚至是以前根本没有遇到过的环境中做出判断和决定。真实世界中的环境里可能有无数个参数,你根本不知道哪个信息重要哪个信息可以忽略,那么简单的 if……then……就行不通,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这个if……后面应该跟什么变量。

人脑的办法就是同时启动很多个程序,有的负责判断蛋糕好不好吃,有的负责判断自己身体是否适合摄入更多脂肪……有的还要监视环境中有没有不寻常的东西,时不时提个醒。也就是说,人脑要同时考虑多个可能性,并且评估每个可能性的重要程度。

这难道不是非常厉害的能力吗?更何况,整个过程就在几百毫秒甚至几毫秒就结束了!

这里说的决策和判断,可不仅仅是面对“看见一个蛋糕”这种“大事件”,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涉及到决策和判断。事实上这个研究中用来实验的动作就是日常的说话和摆弄手指。跟计算机相比我们反应慢动作慢,这恰恰是因为我们时刻都在做各种临时的决定。

现在股市中有了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自动主导的高频交易,这些程序的判断和操作速度,人脑绝对比不了。可是高频交易程序可能会犯错误,比如纯粹偶然的技术原因,在各个高频交易程序互动之下,就导致一个突然的大规模股价波动。出现这种问题,恰恰是因为所有交易程序都没法跟人脑比。

人脑想得多,能不拘一格地考虑各种输入信息,所以人脑能在一定程度上应付从来没见过的新局面。而现有的计算机程序没有这样的能力,跟真实世界相比,它们太简单也太严格了。

评论

所谓冷认知,就是要有意识地考虑新的情况,临时做判断;所谓热认知,就是用大脑中已经安装好的程序自动运行。

当根据习惯自动运行的时候,我们其实有点像简单的计算机程序。

养成习惯,变成计算机程序,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做事做得快,不用多想,该做就做意志力消耗得少痛苦感最低。追求养成好习惯,追求动作熟练,乃至于追求无为的状态,都是在追求尽量减少冷认知的干预,尽量发挥热认知的作用。

人脑不是专用计算机。别忘了冷认知的作用。无为不等于熟练。学习技能的目的不是为了把自己变成一台专用计算机 —— 尤其是不能变成只安装了一个程序的专用计算机。

我们有时候就能遇到这样的人,表面上看反应特别快,实际上他遇到什么情况都是那几招,三板斧用完了就不会了。你都可以预测他的态度和行为。

由此得到

遇到事情多几个心眼,尤其是遇到不熟悉的局面三思而行,从各个方面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人脑特有的大智慧。

知识点二:

大人物演讲法

分享几个强力演讲的技术,助你增强气魄:

1. 上台后适当的沉默;

2. 有力:演讲的效果应该是让听众听了以后,去采取一个什么行动;

3. 简洁;

4. 引用;

5. 自然;

6. 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大部分演讲技巧关注的是同一个问题:怎么把一个想法有效传递出去。

一般的演讲,是以想法为核心,以为听众服务为目的。这套演讲法,是以演讲者自己为核心,以征服听众,让听众支持我,甚至听我的号令去采取行动为目的!

这是一套大人物专用的演讲法。

Speak Like Churchill, Stand Like Lincoln: 21 Powerful Secrets of History's Greatest Speakers(像丘吉尔一样讲话,像林肯一样站立:历史上伟大演说家的21个强力秘密)。

作者James C. Humes,本身是历史学家,但是特别善于演讲,给包括五位美国总统在内的政客和企业家写过演讲稿。

讲的是有权力的人应该怎么演讲 —— 不是科学家,不是销售员,不是老师,是有权力的人。

演讲,对普通人来说是汇报一项工作,推广一个想法,最多是展现自己的机会。而对政客和企业主管来说,这是稳固权力,甚至是赢得权力的机会。克林顿、里根演讲都很厉害,老布什就不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支持率曾经超过撒切尔夫人,他其实没啥真能耐,就是能说!

对企业来说,现在CEO的形象越来越重要。过去看CEO主要是看工作能力,而现在人们普遍期待CEO有人格魅力,形象必须非常正面非常自信非常有力量,最理想的就是像当初乔布斯之于苹果公司那样,简直就是CEO代表企业形象。

那么这些人的演讲,恐怕就不能跟TED Talks里那些各行业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学,而必须跟历史上的领袖人物学。

1.沉默

上得台来应该先干什么呢?谦卑地点头致意,然后向主持人和听众表示感谢吗?那就没气场了。

你要做的是沉默。不说话,慢慢审视全场,跟每个听众的眼睛对视。沉默可以提高观众的注意力和对你的尊敬程度。

拿破仑是个矮个子,墨西哥第一任民选总统也是个矮个子,他们演讲的开场都是这种沉默 —— 强力的沉默。慢慢审视,也许还伴有走动,跟每个听众对视,就好像检阅士兵一样,整整一分钟。

全场听众就这么等着他说话。在这一分钟内,仿佛时间每过一秒,他们的身高都增加了一厘米。

终于要说话了,也不要说什么“今天我很荣幸……”之类的套话,很无聊。你需要的是一个爆炸效果,立即把听众抓住。

比如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某次七月四日庆祝美国独立日大会,一个黑人奴隶被请来演讲。他开场的第一句话是:“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请我来,因为我们黑人没有任何理由庆祝这个节日!”

如果你控制不住自己非得感谢一下听众,可以在讲话的中间表示感谢,那样至少显得更真诚。

2.有力

艾森豪威尔最爱问的一个问题是,你的“QED”是什么?这里QED是拉丁文quod erat delnonstrandmn的缩写,意思是底线信息 —— 听众听完你的演讲如果只记住一句话,他应该记住什么?

就围绕这一点说。最可怕的结果就是你说完一大堆话,别人根本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更关键的是,这个QED应该是一个行动。也就是说,你演讲的效果应该是让听众听了以后,去采取一个什么行动。比如你跟一群投资人共进早餐,其中大家让你讲几句,你想让他们记住什么?当然是掏钱投资。

3.简洁

通常情况下,讲话能短则短。丘吉尔曾经有过一分钟的演讲。别人给你十五分钟,如果你只用了五分钟或者三分钟,听众的印象会非常深刻。听一个太长的演讲,就如同看一本没有标点符号的书一样乏味。讲个小故事调动情绪,把QED传达出去,达到动员听众的目的,这就行了!

中国队大赛之前,足协领导要给队员讲话,有时候一讲就是两个小时!只有对自己的地位特别不自信的领导才会这样。

简洁,还要求你不要过分使用PPT之类的辅助工具。弄好多张布满图表的PPT,一边讲一边播放,把自己的讲话变成图片说明,这不是领导,这是技术员。

领导人,必须让听众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不能放在PPT上。如果一定要用PPT,那就尽可能简单,最好只用几页,每页上只有一句话或者一个图。

4.引用

引用一句别人的话,和引用一两个具体的数字,都能起到提升演讲力量的作用。但是注意,第一,引用千万不要随意和泛滥;第二,最好搞得正式一点,甚至有点仪式感。

把你要引用的这句话,或者这个数字,写在卡片上。把卡片放在口袋里,同时口袋里再放一副眼镜。讲话讲到这里的时候,从容不迫地拿出眼镜戴上,再拿出卡片来,直接照着念。

让人觉得这里说的内容非常非常重要。这么引用,才有力量。

5.自然

当领导要牢记一点:永远不要低着头说话。说话的时候眼睛一定要看着听众!那么如果非得照着稿子念,怎么办呢?一个办法,据说是丘吉尔、罗斯福和里根都用过的。这个办法的动作要领可以用三个S总结:See, Stop, Say。具体来说,

拿着演讲稿,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念,要先往下看两行,记住;

抬头,看听众;

用正常对话的语气,把这两行的内容说出来。

然后再看再说。有人可能会问,这样讲话的中间会有停顿,听众会不会不喜欢?恰恰相反。真正的对话中间本来就是有停顿的,你的停顿会让演讲更自然,而且可以吸引注意力。

如果你看一遍自己用这个方法演讲的录像,你会发现这个技术能让你看上去自信了很多。

6.大胆

不要讲那些陈词滥调,不要按部就班,尽可能做到与众不同。丘吉尔说,如果在地上爬能让听众更好地接受他的看法,他就可以在地上爬!

一个办法是故意选择一个不常用的词。比如珍珠港事件之后,罗斯福本来可以说这是一个“disgrace(耻辱)”,但他没有用这个词,他用的词是 infernal(地狱般的)!这个词第二天马上上了报纸标题。

评论

这些演讲技巧,与其说是技术问题,不如说是气魄问题。你敢不敢让全体听众等你一分钟,默默地看着你装……,你敢不敢每句话都盯着别人眼睛说,你敢不敢大胆使用一些戏剧性的做法?

你的气魄是否足以hold住全场?……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你是否“敢于 ”领导别人?

相关文章

  • 大脑的“逆袭”

    一一《听大脑说话和给大脑编程》日课 作为一个经常犹豫不决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心下窃喜——原来想太多竟...

  • 听大脑说话的今夜

    准备30岁了,该说些什么呢? 说自己迷茫了两年的事情, 说身边的人开始结婚、生子, 说16岁时信誓旦旦的自己,变成...

  • 话话

    少说多听,,说话让人快乐(大脑分析) 说话超半分钟会让人烦

  • 晴天37°C

    我的手指在和我说话 好奇怪 为什么我的手指会和我说话 我的手指受我的大脑指挥,但是大脑也被大脑指挥 大脑为什么会指...

  • 攀登讲《大脑幸福密码》

    第1页 2021.8.1 听攀登讲《大脑幸福密码》 见感思行 1听感思行 所听:幸福从大脑出发 1、了解我们的大脑...

  • BMC波霸脑图百日目标~DAY13

    这几天在路上,画图不方便,这几天课一直在听,给大脑做运动,让大脑强壮起来

  • 怎么才能没有遗憾

    小事 听大脑 大事 听内心

  • 《脑编程与知识工程的探索发现》文/苏暖人

    关键词:脑编程、知识工程、数据管理 大脑编程就是利用脑的神经元进行与计算机结合,从而控制大脑进行脑开发的编程技术。...

  • 运动是休息

    运动可以给大脑输送能量和营养

  • 3.29发现爱的真相,了解两性的差异

    男人说话比较简单,女人说话比较乱与大脑结构有关男人的大脑是单轨道的,女人的大脑是多轨道的,词汇量没有女人多,自然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大脑说话和给大脑编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bz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