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认识了一位商业导师张琦,在她的视频中说生活不易,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她的视频一直在强调一个城市,深圳。好像深圳具有的强大魅力,没有人在乎谁来自哪里,做好自己的工作,活得极其欢乐。也许并不是说在那里工作不累,在那里的极大部分人都处在累并快乐着的状态里。
深圳的产业结构多样,早期吃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和红利政策进而聚集着日益增多的年轻人,每天都发生着与科技相关的新兴文化,谁还会去探索回味深圳过往的小渔村文明,真正的深圳人是和新深圳人一起见证了这座大城市的崛起。毕竟,繁荣的地方谁都向往,好玩的地方更是热闹非凡。
如果对比我的家乡苏州,强大的制造业塑造的是工业文明。苏州历来富裕,当地人自古带有优越感,所以排外这种现象至少我感觉是存在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在这一层面上改善了很多。
互联网不发达那些年,如今的散装江苏这类词是何等具体形象的描述了这一现象,以前的老人用方言经常以“江北人”来形容外地人,小时候没有人具体说这词是啥意思,但母语的魅力就是意会。“江北人”一开始泛指外地人,后来也用来形容江苏长江以北的(苏北),可能大家圈子也小,走来自走去碰到的都是苏北人,总而言之,如果外地人听到这个次多半是个贬义词。
后来我们出门上大学了,留在本地跟去外地读书的同学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留在本地的习惯一直讲方言,而去外地上学的就习惯一直用普通话,语境会影响一个人的习惯吧,类似于“江北人”的词语,其实如今还是能少许听见,但相比小时候已经少了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