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拽名词的人和耍流氓的人有时不无区别,都是在占便宜而已

拽名词的人和耍流氓的人有时不无区别,都是在占便宜而已

作者: 君未见 | 来源:发表于2017-07-29 06:17 被阅读31次

          最近流行一个词:智商税。泛指花钱卖“教训”。去年流行了一个词叫:知识付费。购买现成的知识。这两个词字面和字义完全不同,但其有承上启下的关系,先有人卖了“知识付费”后得到了“智商税”。

    拽名词的人和耍流氓的人有时不无区别,都是在占便宜而已

          去年我也曾沉迷于“拿现成”知识,因为这样做既省事方便,又开拓见识,何乐而不为呢?直到一次我兴趣使然,想深入了解相关详细知识,看完实体书后,发现与“拿现成”知识比大相径庭。我感到很无奈。于是我陷入思考,这是什么套路?还有这种操作?我需要给自己有个“胶带”。来填补我内心伤口。

          直到我看经济学的书籍时,发现了一个很好的能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资讯不对称”就是我知道而你不知道。于是你我沟通是产生了不平等关系,一方可以欺骗对方,捏造或者扭曲事实。举个例子:就像你卖手机你不知道它到底好不好用,你问销售员如何,他肯定说很好用啊,稍微高明一点会给你讲堆专业术语,然让你云里雾里。关这手机好不好,你不知道,但你要好手机,但对于销售员来说他的目的是要卖出高利润手机。两个人需求不一样,于是产生了欺骗的可能。而你的手机好不好完全看销售员诚信与否。

          而某些“知识付费”亦是这套路,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将东西卖给吃这一套的人,于是他们开始会包装,取一个高端大气,云飞雾绕的专业名词,来提升逼格,引起你的注意。跟你聊天也蹦一大堆名词,为的就是勾起你的兴趣。其课程内容其实大多不是原创,偶有也是“奇思妙想”罢了,但它们有个共同点很符合“逻辑”,严谨到毫无破绽。其内容可能是在某本书上面看到的,然后叫一堆人开始读书,咀嚼知识,将所谓精髓吐出,或者加点新料进去,开始包装,然后供您享用。有点恶心,但很贴切形象不是吗?现成主义不就是等同于此吗?我之前在一个app上看到一篇翻译的长篇文章,全篇大概有七八千字,从历史谈到学术,又从学术谈到现实,其实讲述的就是:关于人力资源培养是镇府扶持还是个人承担。下面有人评论老外就是麻烦,明明可以一两句说完的话却要讲一堆。但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长篇大论,所能讲出的深度及广度远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拽名词的人和耍流氓的人有时不无区别,都是在占便宜而已

          前段时间看了某很火的综艺节目,邀请某大咖发言,结果没几句蹦个名词,而且是那种晦涩难懂的,光看词面跟本理解不了。让人听的云遮雾绕,我就纳闷了,说人话这么难么,细想,可能是职业病,不讲的玄呼点,咋来香客呢。 之前微博有个视频,是某个推销少儿情商课程的业务员参加求职节目,说自己曾将价值五千元的课程推销给拿着两千多一月的工资环卫工人,还好像说得有多牛逼一样,居然还有人评论说万一小孩情商真的提高了,我想说评论的人不带脑的吗,情商这东西是父母和家庭环境形成的,一个小孩在该幻想该自由的年纪,去学成人那一套,对其成长有意义吗?其实这类推销员说白了就是利用家长的爱子心切和懂的不多,用各种“威逼利诱”“糖衣炮弹”迫使家长买单。但凡理性家长都清楚那玩意儿有多坑。

            他们就是明摆欺负你不知道,但你偏偏又好学,又懒,希望花最少的投入换最大回报。不懂是吧?想学吗?想学我教你啊。只要…便可学金牌课程。学完之后,好像是学了,又跟没学一样。有点像“流氓”不是,最后也许能发现这就是“智商税”吧。那说明还是有收获的,至少你成长了。

    拽名词的人和耍流氓的人有时不无区别,都是在占便宜而已

            最后如果你书看多了,也许自然就心中就有明月了,哪有那么多速成,来来去去无非就那几招,有的是老调新唱,有的是胡编瞎造,大多换汤不换药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拽名词的人和耍流氓的人有时不无区别,都是在占便宜而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dq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