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读书札记(三)

读书札记(三)

作者: 朱建周 | 来源:发表于2022-06-09 23:36 被阅读0次

现在正值麦收季节,无意间又看到《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这很有点不应景。但还是有感而发吧,毕竟此文字字珠玑,点点琅玕。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总感到郁达夫笔下的“秋”是这么舒缓,平静。随着他平淡的叙述,这么自然而然地铺展开来,渐入佳境。

可以说每次读到这些文字,总有种流连忘返似的感觉。爱不释手,百读不厌。

也看到过郁达夫的生平简介,对于他的个人生活确实不敢恭维,偏偏写得一手好文章。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他的爱国忧国情怀毋庸置疑。夏衍评价他时说到“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他亦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这是民国文人们共有的家国情怀。

鲁迅评价他的作品也说到‘白者嫌其已赤,赤者嫌其太白’。

他自己则曾刻一印:郁郁乎文哉。

可能有些文章与大环境联系太过紧密,但《故都的秋》总不过时。

我现在总在尽可能的利用起来一些时间,读读书,那怕一天只读这样的一篇散文,心里也是有着充实感。

还是以《故都的秋》的结尾来为自己的这些文字作为结尾。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相关文章

  • [云南支教札记]目录

    云南支教札记(一)【启程】 云南支教札记(二)【印象】 云南支教札记(三)【霓裳】 云南支教札记(四)【秘境】 云...

  • 简陈封建制度得以稳定的基础

    《五等诸候论》读书札记(一) —...

  • 为吴少海博士新书《创世记读书札记》作序 --- 潘铭燊博士

    为吴少海博士新书《创世记读书札记》作序 --- 潘铭燊博士 《创世记读书札记》序 潘铭燊撰 吴少海博士2006年皈...

  • 读书札记

    读书札记 1、谁的人生不是逢场作戏。...

  • 读书札记(三)

    毕淑敏 《关于思想和心灵的感悟》 1.当我非常欣赏一位作家的作品时,就竭力不去结识他。 因为崇敬,我不想近距离地观...

  • 读书札记(三)

    看《灵魂的城堡》时认识的作家——残雪,之前一直以为是一个已故的评论家,这个星期才发现,原来是已经写了近600万字小...

  • 读书札记(三)

    王阳明真乃奇人也! 一是出生很奇特: 他是随着仙人送子之梦而出生的。 五百四十五年前,即明成化八年(1472年)九...

  • 读书札记(三)

    读书札记(三) 1.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 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

  • 读书札记(三)

    现在正值麦收季节,无意间又看到《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这很有点不应景。但还是有感而发吧,毕竟此文字字珠玑,点点琅玕。...

  • 厌倦写作了

    到昨天,简书写作“日更”130天了。 写作的题材比较宽泛。有各种活动,有游记,还有读书札记。 读书札记,重点是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札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dv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