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浅秋文学读书想法
怎样做一个还不赖的presentation?不断积累,渐渐从容

怎样做一个还不赖的presentation?不断积累,渐渐从容

作者: b5a523dc620c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01:15 被阅读24次

无论高中大学还是职场,现在需要做

presentation、展示PPT的场合越来越多。

做一个清晰明了、对观众有影响力的展示,

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下面,笔者将从目的、内容、风格、态度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一、目的

Presentation一般旨在向听众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是知识共享、锻炼自己的一个平台。

基于此,就需要展示者引导听众跟着自己的节奏,明白自己所要传达的意思,并保持听众倾听的欲望。我将建议概括为以下四点。


1.结构清晰,作出架构

在正式的内容展示之前,提取PPT的结构框架,做一个简短而清晰的概括,有助于双方的进一步交流。


2.简洁排版,步步呈现

很多人在制作PPT时会把搜集到的资料都粘贴在幻灯片上,密密麻麻一大片,然后企图让听众自己阅读。

这样的坏处就是:

第一,太多的文字会使听众在直觉上产生抵触;

第二,文字过小、排版过于密集不利于阅读;

第三,听众一时不知从何下手,没有思绪;

第四,展示者缺少对听众的引导,而且由于阅读速度的不一致,容易造成思维和秩序的混乱。

对此我的建议是:

幻灯片尽量用提取关键词句的形式,配合足够的行距、字体大小和图片;

在表示逻辑、时间线索等关系图时,使用动画效果,在引导观众之时一步一步呈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3.表述清晰,把握节奏

一些人在做presentation时,自己讲的流畅自如,听众却云里雾里。

这是因为,展示者对自己的内容和思路很了解,而听众不。

好的presentation不该是展示者讲得多么陶醉、流畅,而应该是听众明白了展示者所要传达的意思。

我的建议是:

保持节奏,适当放缓,但求清晰明了;

适当注释,帮助听众理解;

熟读文稿,烂熟于心。但不要背,要讲述,要循序渐进。

有重点,有渐进的节奏,有深化和拓宽,有感情的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二、内容

内容为主题服务。要紧扣主题,而不局限于此。

我将建议概括为以下三点。


1.注重标题

标题尽量简洁且与主题关联。对于presentation,起到概括性即可,用语巧妙更佳,得体为宜。

标题党、标新立异之类就完全没有必要。

Presentation的标题常常被忽略,但在presentation开始之前标题的展示能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展开对展示的想象。

一个好的presentation,配上一个随便的标题,岂不美中不足?所以不妨花些心思。


2.繁简得当, 巧妙布局

概括要简介洁,学会解释阐述,从大量材料中提取精华。


3.理性思考,感性延申

理性论证时,要通过大量的数据、严谨的逻辑,从多个角度,足够充分地完成自己的推论。

不管什么主题,都可以探讨一些相关的感性的部分,可以谈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见闻,谈谈自己的独特思考,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以及增加展示的温度


三、风格

风格打造个人印象。我的建议概括为以下四点。


1.PPT要选好模板

模板对PPT的风格气质影响十分之大。

尽量简洁。个人偏向浅绿、黑白小清新画风。

哈哈,闺蜜小美女

2.有些套路是需要的

经常发现,在演讲、展示正式开始之前或之后,嘉宾常常会说一些“废话”,比如问候领导、假装寒暄、谈天气、讲笑话、即兴感怀、故作谦虚之类。

以前太年轻,对问候领导的发言者一脸不屑,于是自己讲话时之前问候一句“同学们好”,就直奔主题,把领导、老师抛在一边,还有种洋洋得意的清高。

现在看来,直奔主题,太过突兀,气氛还僵硬着呢,难以把听众带入其中。

其次,做人太过生硬了,不得体也不讨喜。

换作现在,估计会先鞠两个大躬,再一一问候领导、老师、同学。

估计以礼待人,怎么也不会被讨厌吧。

所以,我觉得这些套路还是有智慧的。


3.大方自信

展示或演讲时,最好直视听众,起码也要有些眼神的交流,这对保持听众的投入很有必要。

很多展示者只顾着回忆自己的讲稿,眼神飘忽地捕捉思绪,感觉上就是不自信,没底气。

自信显示于洪亮嗓音、从容气度,而这些,都需要在听众看不见的地方多花心思。

内容、结构顺序、PPT写的和心里该记的都要清楚。

一切准备充分了,紧张什么的就不是事了。

与其在展示失败后自责难受,还不如多多下功夫赢得众人喝彩呢。

图片来源于简书/侵删


4.不平面单调

如写作一样,好的作品塑造出的人物是圆而不是方,是立体而不是平面。

展示时可以尝试多多站在不同群体、不同角度思考内容,用相关事例挖深观点,用关联的知识让听众感受到展示别有洞天的妙处,将展示稍微挖深、拓宽,而不是一眼望到头。

如能从中体现出智慧、思考,使听众感到豁然开朗,还能无气质吗


四、用心

无论做什么事,用心最是难得。

1.细节之处用心。

比如在展示最后的页面标注材料出处、反复检查有没有错别字、熟悉内容结构、思索衔接过渡,这些细节之处,不该当做无足轻重的小事。


2.认真对待,不设限

不要畏惧查资料的头疼、思考问题时空白的大脑。

要把每一次展示都当成对自己的挑战,做出恰当充分的准备。


讲一个小故事。

高中时几个班级联合表演课本话剧,我演的是一个很阳刚的男性(《雷雨》的大海),和我的形象极为不符。

当时有一种难言的微妙情绪:

对这样一个不正式的表演,如果很认真的对待,反而显得古怪,总觉得像被什么牵绊住了,而且能感觉出来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怎样做一个还不赖的presentation?不断积累,渐渐从容

这大概和女生躲躲闪闪藏卫生巾,高中时努力学习还怕被嘲笑一样微妙复杂,总之我形容不出,只觉得有种古怪的忸怩。

我很快意识到了这种情绪,因为想要做好,(主要是想被夸哈哈)就很轻易的摒弃之。

后来坐车也在背台词,想动作,直到背得滚瓜烂熟。

到了表演当天,虽然并不正式,大家也都闹着玩似的敷衍过去,但我很认真且豁出去的表演了。

我很努力,更重要的是我认真对待了那件事。

下场后很多人来夸我,我很开心。

起码在当天,我相信自己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一道风景。

我也一直以为自己有演讲的天赋,因为每次演讲完大家都会说我讲得不错。

直到回母校探望老师被邀请做即兴分享,我大脑凌乱,说得简直一塌糊涂。

我后来反思,其实我可能根本没有什么演讲或者演戏的天赋,而可能是因为在大家以为那是一个游戏的时候,我将它看成一个艺术或者一个机会;

在老师要求我把演讲稿读顺点的时候,我非要把它背下来,好能对着听众侃侃而谈,因为我希望把它变成一场交流。

除了用心之外,这些东西也来自于平时的积淀:

高三时我深处其中,很理解高三的苦闷、迷茫和困惑,所以很多话,只是倾吐不完;

而时隔半年,高三早已离我远去,学习方法什么的也早忘得一干二净。

如此说来,分享得不好,倒不是我的过错。

只是出口成章,倒是需要平时一点点的积累。

没有素材,没有经历,如何作文呢?

图片来源于简书

我也更相信,这些看不见的无形,才是一个人真正重要的财富。


最后,我想说,再完美的展示都是有缺憾的。

每次展示完,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后悔:

我当时要是...就好了;这个地方没有说对...;因为紧张结巴了。

没有关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次次试错,一次次精进。

不断积累,渐渐从容。





不足之处,还请见谅,欢迎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 怎样做一个还不赖的presentation?不断积累,渐渐从容

    无论高中大学还是职场,现在需要做 presentation、展示PPT的场合越来越多。 做一个清晰明了、对观众有影...

  • 0121【找回童真】

    成年后:“我们会渐渐习惯做一个经验丰富、知书达理的人,这份努力很了不起”。可有时随着知识教养的不断积累,一...

  • 如何找回童贞

    成年后, 我们会渐渐习惯做一个经验丰富、知书达理的人, 这份努力很了不起, 可有时随着知识教养的不断积累, 人宛如...

  • 绘本讲师训练营【27期】阅读原创《幸福的种子》4/21

    27016-魏惟希 父母应当怎样让孩子亲近书本,做一个爱书的人呢?松居直先生认为孩子的成长是每天不断努力积累的过程...

  • 不断积累

    ——死磕演讲第66天 今天录制能量晨读,花了有40分钟。因为是引用了好多的诗句,总是卡在那儿,所以我觉得在整个演讲...

  • 不断积累

    每次看书、听书的时候,总会觉得作者是吸取了各种书籍的知识才有了今天广博的能量。看看自己,明显感觉到对求知的渴望和时...

  • 不断积累

    人与人不吵架,就不知道感情好不好。吵了架,才知道感情彼此的感情好到什么地步。

  • 不断积累,不断试错

    工作很忙,没空去健身房,所以在家做做瑜伽;工作很忙,上不了课可以上下班的时候听点英语音频; 工作很忙,但是仍然可以...

  • 沟通

    所有能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其实还称不上知识,只有在实践上的积累,才会形成知识。不断的实践,不断的积累和总结,就会在...

  • 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做人做事必看! 学识渊博来自不断的积累, 智慧从容来自日常的培养。 这些简练的国学名句, 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做一个还不赖的presentation?不断积累,渐渐从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hf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