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84354/4cc25c79412ff5aa.jpeg)
最近,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博士生张霁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得到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连着2天登上微博热搜,华为“天才少年”的招聘标准非常严格,一般需要经历七轮左右流程:简历筛选、笔试、初次面试、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张霁不仅顺利通过面试,而且还拿到最高年薪。更意外的是,其实他还放弃了来自其它企业年薪更高的offer。毕业时他并没有主动投递过简历,但腾讯、IBM、阿里巴巴、深信服等公司都给出了offer, 其中最高年薪超过360万元。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84354/0f0ce541c4e861b5.jpeg)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入职华为呢?8月4日晚间,已经入职华为两个多月的张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华为两百多万的年薪确实让自己感受到了压力,但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期望,“最近华为在国外受到一些所谓‘制裁’,我希望自己能够把所学所用在华为最困难的时候发挥出来,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有可能,咱就尽力帮助华为渡过难关。看到这,更让我对他佩服至极,不但有实力,更有家国情怀,不局限于眼前的利益,更会高瞻远瞩,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84354/4b2b30e24938b812.jpeg)
有的人会说他是天才,但我们更不能忽略的是他自身的努力和对这行业的钻研。要知道他一开始只是普通的三本院校毕业(最近才升二本),后来才去华中科技大学读博,毕业后直接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薪,这一步步的跨越,可想而知他要付出多少才能实现这些飞跃式的发展。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努力型选手,并不是什么天才少年,除去天才少年光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既然选择远方,便风雨兼程。”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天才”们在学习上的刻苦也是难以想象的。
这让我联想到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点赞最高的答主@特雷西亚是这样说的:“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 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和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这或许就是普通人和“天才少年”之间的差距吧。如果普通人也能吃得起学习的苦,想必我们也可以媲美“天才”这个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