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泰剧,连着追了大约二三十部,追的方式是有偶然的一部剧里喜欢上了里面某个演员,于是专追他(她)的剧,看他(她)的剧时,又发现了另一个喜欢的演员,于是再追这个演员的剧。
其实我读书就和曾经看泰剧一样,也是这样无目的地进行,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发现里面说某本书挺不错,于是赶紧上淘宝找找下单,下一个阅读目标就是它了。所以我读书从来没有目的性。今天再拾起魏智渊老师的《教师阅读地图》来读,读了《谈谈根本书籍与根本概念》才大体知道老师读书是应该有规划的,教师应该有自己根本性的书籍,而非“终其一生被流俗所影响,漂浮于词语之中而不自知”。
那么什么是根本书籍?书中说“根本书籍也称原典型书籍,是指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方式的经典书籍”。在这里,魏老师把根本书籍分为三类:一类是承载人类文明的根本书籍,如《论语》《道德经》《圣经》等;第二类是学科奠基之作、代表作和集大成者,魏老师从不同领域介绍了一部分书,如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等;第三类是大家小书,即由一流作家所写的一些通俗易懂又不失深邃,对某一领域概貌及主要概念有清晰把握的书籍,如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等。
在这篇文章里,魏老师还谈到了读根本书籍的原因,读了颇觉正确,只是感觉自己未必能读得懂那些书,就算读了也未必能起到作用,因为我自己读书较少,也不够勤奋,书底太薄,而且到了这个年龄等等。但是读这篇总归是有收获的,因为这让我再读书多少有了一定的方向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我不能觉得年龄大是问题才对。于是标记好书中所提到的应该读的根本性书籍,准备在以后的日子里有规划地慢慢一本本淘来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