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追求效率的人,我以选择大于努力作为自己的信念。
听书是这几年新产生的事物,通过让专业人士替我们去看书、替我们去做笔记、来给我们讲书的方式,让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五分钟到半小时)读完一本书。并随时可以回来翻看笔记复习知识点,若是感兴趣才拿整本书亲自翻看。
很多人会怀疑半小时真的可以读完一本书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绝大多数书是可以在这么短时间读完的。书是按厚度定价的,因此,作者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美化”他们的作品,把几页纸能讲完的东西写个几百页。不信的话,动手给你手边的书画个思维导图,看最终画出来思维导图有多大就知道了。当然,还是有一些书页页精华,比如我们的算法导论之类的巨作,如果遇到这样的书,有条件还是应该好好精读。
另一个我喜欢听书的原因是,听书这种方式减小了我们读书的代价。事实上,读书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读书是有代价的——我们要付出我们的注意力,而注意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既然付出的是最宝贵的财富,那我们肯定要追求每一份注意力都被有价值的利用起来。而现实情况是,对于一本超出我们水平的书(如果一本书没超出我们的水平,那我们也无需读了),我们常常因为目前的水平不够,而对书中很多知识点暂时不能理解。换句话说,我们的认知还没到让我们去理解这个知识点的水平,这时投入在这些知识点上的注意力收获的回报就很小了。与其在翻完几十页书后仍然不知道这部分讲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讲,不如听着音频快速将知识点过一遍、最小化读书的代价,在脑海中留个印象即可,待以后某个时刻突然灵光一现、恍然大悟,再回来重温也不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