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零开始做运营》学习笔记——内容运营

《从零开始做运营》学习笔记——内容运营

作者: 琉璃橘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23:30 被阅读0次

什么是内容运营?

内容运营是指通过创造、编辑、组织、呈现网站或产品的内容,从而提高互联网产品的内容价值,制造出对用户的黏着、活跃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内容。
无论是什么产品,一定是由内容填充的,只是不同类型的产品内容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内容运营导图.png

内容运营初级事项:

  • 内容的采集与创造
  • 内容的呈现与管理
  • 内容的扩散与传导
  • 内容的效果与评估
内容供应链.png

内容生产链由内容生产者、内容消费者、网站(产品)组成,而内容运营的工作就是维系这三者的关系,在后面的内容中会具体说明。

内容运营初期工作排序:

  1. 内容消费者定位(网站定位+受众定位+运营目标)
  2. 内容来源确认(采集或者寻找内容生产者)
  3. 内容标准的确立(有哪些内容、如何展现内容、评判内容质量的标准)

内容初始化——构建网站与产品的价值观:

第一,确立好内容供应链的架构,即通过系统去解决内容从哪里、到哪里去的流程问题。
第二,确立好内容面对的初始用户群(关于初始用户或者称为“种子用户”)
第三,明确第一阶段用内容解决的问题,并进行内容准备。
第四,关键路径的梳理与初始内容的准备。

持续运营中的内容运营:

当一个网站(产品)进入正式运营阶段,就需要建立一些标准,具体包括:
  • 内容质量的甄别
  • 好内容的露出与呈现方式
  • 持续的推送与推荐机制的建立
  • 实现“自运营”的路径与机制选择

内容质量的甄别

是最简单也是最困难的,但其依然有指标可循,可以从下面两方面来讲。

一、产品设计

从产品设计时就要考虑到用户和网站筛选信息的工具,如知乎的“赞同”“反对”,淘宝的“收藏”“加购”,抖音的“喜欢”等,根据这些,去降低或提高内容排名与质量评分。

二、内容规范

内容规范最先解决的是什么样的内容允许被创建,而非内容的甄别问题。只要坚持做内容甄别,其他的交给用户去选择即可。

把好的内容呈现给用户

呈现方法,无非是用户主动发现,以及运营人员对用户的主动推送与引导两种方式。我们先讲推送

推送渠道

推送渠道的选择:

  1. 优先考虑渠道是否覆盖推送对象。
  2. 推送内容的时效性。

渠道选择的依据:

历史推送数据:主要包括使用过什么样的渠道,各个渠道的到达率与转化率如何。
竞品选择的渠道:没有历史数据,可以通过竞品的渠道选择去预估。
如果两者皆无:就需要根据用户的行为去猜测用户可能会在哪些渠道上接受信息。推送内容务必直截了当!

文案的撰写

  • 贴近受众的心理:要么迎合良性感受,要么打击不良感受,要么二者兼顾。但必须要弄清楚受众是谁。
  • 选一个好位置:醒目、直接,减少干扰因素。
  • 简单有趣,朗朗上口:容易理解,易于传播。
  • 符合场景:称呼亲切、内容简单、落款严肃、充满诱惑。

如何写出好文案:

  1. 了解受众;
  2. 了解产品和活动:不管文案给谁看,你都要明白这些人需要什么,而你能够提供什么;
  3. 准确表达:一个活动运营的文案,要说清楚活动规则;一个产品介绍的文案,要说清楚产品功能、产品特点。
  4. 画龙点睛:活动文案要突出用户做了大量行为之后能够获得什么,价值何在;产品文案要突出产品最独特或者最有优势的那个方面。
  5. 勤加练习:别无他法。

判定推送效果:

对推送后的用户行为的监测是有必要的,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非常重要。
这需要产品设计提前埋点,在用户的路径中,各个环节应该都有统计数据。这一类统计数据的表现结构一般来说呈漏斗状。各级数据中,都有对应的转化率,要了解漏斗的每个环节转化率分别是多少,比照渠道、内容、用户选型去分析。分析的目标就是形成结论,主要包含如下几点:

  • 渠道的质量分析
  • 通过各渠道发出的推送成功到达用户的数量
  • 用户对待推送的态度如何
  • 在接收、查看推送的用户中,有多少人进入网站(产品)中对应的着陆页
  • 有多少用户完成了期望的转化
  • 对待这些数据,我们有哪些经验和教训,以后应当如何保持、改进、提高,这些应落实到具体措施中,下一次再进行尝试。

推送过程中,要注意一点:避免用户打扰。保证推送质量。

内容的推荐与整合

即引导用户主动发现。
内容推荐:让优质的内容更多地呈现给用户。
内容整合:让同类的内容产生集合。

不管进行怎样的外延、采用怎样的包装,其核心都是内容的筛选与面向对象的构建与策略。

自运营的路径与机制选择

在达到自运营之前,要做用户引导与内容构建。
“自运营”,是指建立一些机制和规则,用户通过遵守这些机制,利用这些规则,使得网站的日常运营不再过多地依赖运营人员的引导,实现用户自主运营。

公共平台内容运营的步骤

  • 先定位
    根据品牌自身的特点、受众、调性来定义公共平台所要进行运营的内容的特色、受众和调性。

    • 面向受众群的定位。要清楚哪些受众群体会喜欢你的内容。
    • 面向内容的定位。对于这样的受众群体,应该通过什么类型的内容进行长期的运营。
  • 快速测试,获取反馈
    进行快速测试,用数据分析发现用户对什么样的内容感兴趣,可以多试几次加以调整。

  • 培养用户的习惯
    在固定的时间发布内容,养成用户定时查看的习惯。但是如果用户对内容不感兴趣这一步就没有意义。

  • 坚持长期的内容运营方针
    持之以恒的优质内容是一切内容运营的基础

  • 与内容消费者保持互动
    公共平台上的内容消费者,或许也是内容生产者,和他们保持互动沟通,很可能带来有益的提醒,帮助运营者找到用户关心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 坚持原创
    原创的符合品牌特点及受众口味的内容,最容易引爆热点。

让内容健康的流转

找到内容消费者

进行用户研究:
  1. 内容消费者是谁?
  2. 他们通常在什么地方活跃?
  3. 他们的习惯是怎样的?
  4. 最近他们在关注什么热点?
  5. 我需要提供什么内容才能让他们注意到我?

“抓住种子用户”,还要避免在一个时间段内,带来大量与内容生产者创造的内容类型、内容质量不匹配的内容消费者。

维护内容生产者

可以通过积分、权重、赞同、感谢等方式,对贡献度大的生产者进行人为隔离以保证核心的内容生产者不受过多的干扰。

内容如何扩散

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如知乎、抖音、微博等。

如何让社区动起来

“二八法则”,一个社区内,通常是由20%的内容生产者贡献了80%有价值的内容。事实上,“二八法则”在内容社区里可能会被放大到1:9,甚至1:999。因此,让社区动起来,不仅仅是让内容生产者活跃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内容消费者积极地参加到社区的内容中,营造社区用户活跃度高的氛围。

  • 提高准入门槛
    这点和“护城河机制”类似,提高内容获取的难度,让真正需要内容用户进入并他们为了获得权限积极地参与到社区内容中,让不是真正需要内容的用户离开。前提是内容要有稀缺性,有足够的吸引力。

  • 建立标准化内容,让用户按照规定动作参与社区运营
    对用户发布内容建立标准化格式,能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使更多的用户参与提供内容。

  • 制造观念冲突,让用户自发站队
    最通常的运营方式是利用社会热点,创造多种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的初始内容,然后通过多种手段,让认同不同观点的用户发现彼此,并制造出冲突,从而引发用户的站队。

这就是关于内容运营方面的笔记,虽然简略,但大致的框架还是能看出来的,希望能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零开始做运营》学习笔记——内容运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mz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