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本超级棒的书,《禅与摩托车修理技术》!
关于最近的AI科技冲击、打工人在当代社会里的疲倦感如何找到内心的安宁,在这本书里面也有着深刻的讨论。
Who:这本书的作者和主角是谁?
这本书出版于1974年,作者是罗伯特·M·波西格,他于1928年9月6日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在大学期间,他学习了物理学和东方哲学,尤其是印度哲学和禅宗思想,这对他的思想和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波西格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经历了一次摩托车旅行,期间思考了很多关于质量和哲学的问题。这段经历成为了《禅与摩托车修理技术》的创作基础。这本书于1974年出版后,成为畅销书,并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提名,成为20世纪70年代最重要的哲学书籍之一。此后,波西格又写作了《Lila:对伦理学的探究》等多部哲学作品,成为了当代哲学界的知名人物。
波西格于2017年4月24日因健康问题在家中去世,享年88岁。他的哲学思想和写作作品,至今仍然对人们的思考和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名叫菲德尔的大学教师。
What: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
菲尔德和一位朋友及朋友的儿子一起骑着摩托车出游,途中摩托车出了问题,无法修复。于是,菲德尔决定亲自去修理摩托车,他花费了很长时间,不断尝试和探索,最终成功地修好了摩托车。在修理过程中,菲德尔不仅解决了技术问题,也发现了修理摩托车的哲学和内涵。
How:这本书是如何通过故事阐述哲学思想的,是如何开展关于这些哲学思想的讨论的?
随着菲德尔修理摩托车的经历,书中也不断探讨了很多哲学问题,比如质量、主体和客体、人与自然、科技与文化等等。菲德尔通过对修理摩托车的深入思考,逐渐体悟到禅的哲学思想,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心修养。整本书融合了故事情节和哲学探讨,通过菲德尔修理摩托车的过程,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科技与文化、个体与社会等问题,从而达到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理解世界的目的。
质量:波西格在书中提出了“质量”的概念,他认为质量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感知到它的存在。在摩托车修理过程中,菲德尔通过不断地追求质量,不仅修理了摩托车,也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了平静和满足。波西格认为,质量的重要性超越了技术层面,它还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波西格在书中反复强调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我们在世界中的认知方式是主观的,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投射。波西格强调,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偏见,才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
禅的思想:禅是一种追求内心平静的修行方式。禅修可以让人静心、平和和专注,可以让人认识到自己的内心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观察自己的内心来达到内心的成长和改善。菲德尔通过修理摩托车不断体悟禅的精髓,认识到自己的内心和外在世界是相互关联的。修行不仅是为了自我提升,更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世界,为社会和人类带来积极的改变和发展。
人与自然:作者认为人与自然本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但是由于现代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人类逐渐将自然视为了一种工具或资源,这种视角让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和冲突。作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够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和地位,以一种更为平等的姿态与自然互动,就可以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科技文化对人的影响:科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破坏、人类关系疏离等。作者在书中提出我们应该学会像修理摩托车一样去修复我们的文化和社会,通过深入探究文化背后的本质和价值,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加以修复。
How Good:这本书为什么常读常新,有着深刻的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文学角度:作者采用了小说的形式,通过一个旅行故事来传达哲学思想,同时又以修理摩托车的经历为线索,加入了一些悬念和情节,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故事的魅力和张力。此外,作者还通过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手法,刻画出了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内心,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深意。
哲学角度:深入探讨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哲学问题,通过摩托车修理的经历,引导读者思考质量、科技文化、主体和客体等多个哲学问题,让人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思考和反思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这本书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它的多重阅读层次。无论是初读还是反复阅读,都能够从中发现新的思考和感悟,而且每个人的理解和感受都可能不同,因此这本书也具有很高的个性化和多样性。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够常读常新、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