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非想给诸位整个什么食谱之类的,只是希望我们都活成自己的国王。既然食品是最好的药物,既然药补不如食补,让我们把一日三餐重视起来,更把自己的健康重视起来。
毫无疑问,早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睡了一夜,空腹的时间大概到了十小时甚至更多,这时我们的身体需要补充能量来维持正常的运转。而且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早上七点到九点吃早餐是最佳的,因为此时胃经当值,胃气充盛,胃经接受和腐化胃里的食物,如果晨练结束也大便过,我们腹内空空感觉身轻如燕,更是合该吃一顿营养的早餐来养护我们的胃气。因为辰时正好阳气升起,这个时间吃的早饭不亚于春天那场珍贵的春雨。至于长期不吃早餐的弊端,想必我们都心知肚明,此处不赘述。
那么早餐吃点什么呢?那就多了去了:五谷杂粮,大米、小米、玉米、面粉等等,或者辅以南瓜、玉米、红薯,再配点凉拌菜或者小咸菜,油条、豆浆、豆腐脑,包子,蒸饺,煎饼等等,这些,都可以供我们享用。当然地域差异的缘故,不一定早餐只能吃这些,或者都吃这些。我是想说,不管我们在哪里,不管我们多忙,都要记得吃早餐。实在顾不上做,到小区门口吃碗面也成,别饿着肚子。但凡我们对自己好点儿,稍微早起几分钟,哪怕煮两个鸡蛋吃,也别空腹去上班。带上一盒牛奶,拿上一个面包,怎么样都不能亏待自己。
早餐吃好就最好。煮点儿粥,南瓜什么的可以单独蒸着吃,也可以放粥里一起,来一碟小咸菜,时间来得及,把鸡蛋煎炒蒸煮都可以,要是再拌个凉菜就更好了,紫甘蓝啊、粉丝啊、土豆丝啊……一上午的能量所需,也就不差啥了。既便于我们吸收,又给我们储备了能量。咱得说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中医养生的道理那就是真理啊,且早餐吃了不容易发胖,阳气能够化万物嘛。
午餐吃饱就最好。这午餐呀,特别像文章中的过渡句,它能够承上启下呢。工作了一上午,能量消耗得也差不多了,刚好饱餐一顿补充一下体力。但同时,我们又不能吃出肚皮外,把自己撑着也不好,我们受得了肠胃还受不了呢。况且下午还要继续工作,饱了没有饥饿感就可以了。吃饭八分饱,无病活到老呢。
家里有人做饭真真是极好的,我们得多幸福啊——那必须得吃饱,能为我们洗手做羹汤的人,一定不是因为有多闲或者只配做个饭,而是,把全家人的健康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万一大家都忙,从单位食堂吃还是出去吃,亦或是从家里带饭,咱都别拿午餐不当回事儿:早晨吃得多呀,我不饿呀,我没时间呀,我要减肥呀……那都是借口,中午不吃饭,下午哪来的力气继续工作学习生活?
晚餐淡而少就最好。清淡些,不然太油腻了不利于消化。食物停在胃里,影响睡眠。吃少,是因为晚上是养肝的一个过程。子时(23:00-1:00)和丑时(1:00-3:00)是人体气血流注到胆经和肝经的阶段。众所周知,肝脏是人体解毒的器官。如果晚上吃的太多,人体就得分出很大一部分气血帮助脾胃来消化食物,必然导致肝胆气血的供给不足,对于肝脏影响很大。“卧血归于肝”就是说人在睡觉的时候血液就会流到肝脏,来营养、修复肝脏。所以晚上当然要少吃一点——道理都懂,但很多时候,我们会管不住自己,或者身不由己。
我有时下班晚了,看到夜市路边摊那么多排队的人,忍不住也去凑个热闹。其实,我过了凑热闹的年纪,实在是夜市夫妻档的美食诱惑太大,那香气隔着马路就飘过来了,麻辣烫啊,烤肉啊,捞汁小海鲜啊,馄饨啊,炒饼啊……哎呀,真的是不要太好吃。管它油腻不油腻,管它消化不消化,先吃上再说。
你们呢?聚个会啊,请个客啊,不可能坐那里不动筷的,我们的饮食习惯,完全大掉个:晚餐吃好,早餐吃少。
唉,我们要的简单生活,怕是有点难,一日三餐,都很难简简单单——自己动手,全家总动员,别说从种植了,就从采买说起,我们怕不是逛菜市场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从摘菜说起,我们怕不是很久没下厨房了;从洗菜说起,“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那种共同参与的家务,我们加入了几回?从做饭说起,厨房设备越来越先进了,我们流连在厨房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扯远了。我想说的是:生活越来越好了,烟火气却越来越淡了。如果一家人长期不能在一起吃一日三餐,厨房或者家,意义何在呢?
我还是觉得一日三餐要有规律,那烟火气是我们生命的温度啊,应该不要太高,更不要太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