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家的二胎儿子上五年级了,前几天,表妹高兴地告诉我,今年暑假,她和儿子达成了协议,家里洗碗、整理房间、拖地等家务活都由儿子承担,表妹根据儿子干家务的多少和质量付给儿子“工资”。于是,整整一个暑假,表妹安心店里的生意,不用担心做家务了,因为家务活全部被儿子“抢”走……
听完表妹的述说,我直夸表妹聪明。放手让孩子做家务,且适当给孩子一点报酬,真的是个不错的主意。
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增强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干家务活,既能提高孩子生活技能,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又能让孩子懂得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报酬。孩子通过劳动,深切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辛苦,增强感恩之情,这样还能够培养出一个懂事感恩的孩子。
聊了一会儿后,我又话锋一转劝表妹,这种“发工资”式的奖励要逐步用鼓励来替代。当我们决定使用奖励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带着“凡事皆有度”的觉察,把握住两个原则:孩子喜欢的事,不要让奖励破坏他的内在动力;孩子不喜欢的事,奖励之后要及时撤离,从而让孩子愿意承担起自己真正的责任。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要不断创新激励方式,不要单纯在物质方面进行刺激,精神方面的鼓励更应受到重视。对孩子奖励要有度,否则,最后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使用,最终是为了不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