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多年,每每回忆大学时光,绕不过去的总是那条人声鼎沸、烟火缭绕的后街。
对后街的回忆似乎大多在晚上,这个时候的后街是热闹的、活跃的,特别是节假日的夜晚,沿街的一溜儿店面亮如白昼,很多小摊小贩也过来凑热闹,整条街人来人往,仿佛在举办盛大集会似的。
西安面馆
后街虽短,但隐藏着不少美食呢。有一家据说是西安人开的面馆,在学生中人气最高,如果早上来得晚那就只有排队的份了。他家的面条超筋道,汤汁麻辣鲜香, 一口下去太过瘾了!卤鸡蛋特别入味,每次吃面我都会加一个卤蛋。
老板很大气,为食客提供了很多开胃小菜:酸豆角、辣萝卜、腊八豆、酸盐菜……就着开胃菜,一碗汤面吃得心满意足,比吃大餐还开心呢!附近不少上班族也常赶早来吃,因此总是人满为患。
酸汤鱼
有家店做的酸汤鱼一直让我难以忘怀,鱼肉肉质细嫩,汤汁酸辣开胃。店主说酸汤鱼中的酸菜是自家腌制的,酸味比较独特。关键是这道菜才25元,分量足够两个人吃,真的很实惠了。
麻辣香锅
有段时间麻辣香锅开始在后街兴起,新开了好几家店,我和同学只要有空就出来吃一顿。当然了,每次点的菜总是荤的少素的多,但好在颜色丰富,花花绿绿啥都有,麻辣开胃,再配上一杯冰镇酸梅汁,爽!
麻辣烫
那个时候吃得最多的要数麻辣烫了,这应该是低配版火锅了吧。一个大的鸳鸯锅,分为微辣的和麻辣的,里面煮着店主早就串好的食材,塞得满满当当,一群人围着这个鸳鸯大锅坐一圈,然后开吃。有的辣的不行会要一罐凉茶,或者一瓶可乐,这得多带劲啊。
学生时代,大家的生活费都不多,吃麻辣烫都要留意自己吃了几串,生怕超支了。老板在每个竹签上都做了记号,红签是最贵的,蓝签次之,然后是绿签、白签。那些年我从没有爽快的吃过一次麻辣烫,每次总是本能地去数签签,心塞。
手工面
有一年冬季,临近期末考试了,大家都在复习功课。那段时间我经常感到饥饿,不知道是不是太过用功的缘故。有个室友和我一样是个吃货,于是一有空我们就去校外一个小店吃面。老板娘是本地人,性格泼辣,做生意是一把好手,据说她靠经营这个小店在当地买了两套房子。
她家的面各种各样,有手工细面、刀削面、挂面等,还附带卖点油炸小吃。当时特别爱吃她家的手工面和油炸香蕉,一到晚上下自习时总是分外想念,于是撺掇室友一起去,吃饱喝足后身上暖洋洋的,特满足。
后街还有很多流动摊贩。
桂花糕
有个老伯伯常年卖桂花糕。桂花糕是现做的,舀一勺白色的粉末倒在桂花形状的模具里,盖上盖子,约摸半分钟桂花糕就蒸熟了。
桂花糕糕体雪白,刚出炉的桂花糕热气腾腾清香扑鼻,每次我都忍不住买上四小块,嚼在嘴里,甜丝丝的,伴着桂花的香气,感觉好像升腾在云雾间。
香炸油条
后街的香炸油条也是一绝。有个大叔,每天晚上都会来摆摊,记忆中他卖的无非是油条、麻圆、油饼之类的吃食。我吃过他家的油条和麻圆,都很对我的胃口,每次来后街必吃。
他家的炸油条外皮酥脆,内里绵软,一口下去,幸福感爆棚。不像其他家的,一口咬下去全是厚厚的面皮,或者炸得太过,连里面也脆脆的,没有层次感。
土豆粉
夫妻土豆粉好吃又便宜,一碗才5块,在同学中颇受欢迎。卖土豆粉的有好几家,数他家最好吃。夫妻俩一个负责放调料,一个负责煮粉打包,有时人多忙不过来,他们的爸妈也会过来帮忙。
其实土豆粉是一样的,可是调料他家有十几种,还有酸豆角、辣萝卜之类的开胃小菜,这么多调料一混合,搅拌均匀,土豆粉瞬间变得高大上了,每吃一口简直乐在心里,过瘾!
此外,后街还有很多美味的小吃,如外焦里嫩的臭豆腐、甜味的盐菜饼、会拉丝的烤红薯 、香嫩铁板豆腐、软糯狼牙土豆……
那时候很拮据,在我印象中没有吃过一顿烧烤,更没有吃过小龙虾之类的豪华大餐,其实吃一顿还是吃得起的,只是在我的潜意识里总是觉得这样挥霍是不对的,毕竟当时还没有那个消费能力。而且,后街的美食已然能够填满我饥肠辘辘的灵魂了,我很知足。
后来大家都各奔东西,虽然一直在微信群里说一定要找时间回来聚聚,但是时间总是对不上。我倒是一个人回去过几次,可能是白天去的缘故,总觉得冷清了许多,也许记忆中的才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