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两个娃都是00后,爱日漫,会打游戏,喜欢B站…
这些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现实生活当中的各种各样的挫折感,不满都可以在那里获得某种补偿,获得某种消解。
在讨论一些现象时,他俩的观点有时很新颖,十几岁会有一些哲学思考。
儿子问我:如果泰坦尼克号不停地维修,全部部件都换新了,那么这艘船还是泰坦尼克号吗?
这些思考或许来自B站的一个视频,但资讯都是破碎的,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模糊的,需要靠人自己整合起来,而大部分人是没有这个整合能力的。
知识是什么?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人可以在手机里面读到大量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如果只是一种碎片的方式进入大脑的话,依然不是知识,只是资讯。
虽然年龄上有一道鸿沟,这道鸿沟很难跨越,但是依然需要去努力沟通。
00后所面临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信息过剩的时代,各种各样的知识,让00后的大脑就像被知识的军万马践踏了一遍,不知道应该相信哪个、喜欢哪个。
今天的人是自由的,但是自由是最痛苦的,因为有了自由,却要选择,而选择是需要能力的,当你缺乏这种能力的时候,你会有困境感。
8岁的女儿中午和我出去买鱼饲料,她先我飞奔下楼,买了一只冰激凌,回过来,笑笑的牵着我的手。
“爸爸,你是不是从来不会耍伎俩啊?”
我笑笑。
“爸爸,你要融入这个时代,必需学会吃零食,玩电子游戏和晚上10点后睡”。
“喔,我不吃零食,不玩游戏,9.30睡觉,那是落后了,是吗?”
“对啊,那天我们去你朋友家,他家的小妹妹4岁都会玩手机了。你如果想学,可以下载一个简单的游戏开始,比如消消乐”
我笑了。
晚上,我在留言板上写了明天的要求,女儿同意了,但是她拿红笔把我的很多字圈起来,画上圆圈,和我说,“爸爸,你的基础不扎实,很多口子没封闭。还有分字是八字头,而不是人字头,来,每个错字订正三遍。”
山不过来,我向山去。
只要你愿意听,孩子会教会给你很多,世界是他们的,在我们老去之后,他们还要面对世界很久很久。
小朋友们喜欢说:
“这个有什么好关心的?关心了有什么用?”
“后浪”是特殊的一代。
在互联网浪潮中出生的他们,同时面对信息过载、个人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挑战。而游戏、剧本杀和追星作为人性的一部分,昭示着当代青年对梦想和超越性的追求;而饭圈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抱团方式”,消解了Z世代青年的孤独。把自己所有的期待、理想都寄托在那个偶像上,你和偶像同呼吸、共命运,非常崇拜他,其实是在寄托自己内心自我的投射。
时代是可以改变的,人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任何要改变人性的计划都是一种狂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