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0947/d971e3aea985ce59.jpg)
2020年10月17日,李老师应周口师范学院的邀请,到周口给今年参加国培的教师授课。
讲座伊始,李老师用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的100条建议》中的一个小故事“一辈子与15分钟”说明备课的重要性——身为教师,要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节课,厚积才能薄发。接着,李老师从备课得道、上课得体、听课得法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语文教学三部曲”。
第一部曲:备课得道
首先是备课标。研读课标原文,字斟句酌,反复揣摩,品味专家对课标的解读,真正领会课标的要义和精髓。做到胸有全局,主线清楚,合理掌握教学进度。
其次是备学生。“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其实,备学生是我好多年来一直忽视的一个问题。在不了解学情的情况下的讲课,无疑是盲目的,是无效的。所以,无论学习哪一课,学情调查都是尤为重要的——学生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知道?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回想三年前那次失败的观摩课,根源就是那篇课文学生刚刚学过,我缺乏及时调整授课方案的能力,上了一节无效的课。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0947/7f72a04c79716bd8.jpg)
第三是备教材。第一步,裸备。首先,读通课文,读懂意思。看单元目标、本课目标、课前提示,独立钻研,吃透教材。其次,把课文读熟读活,读出自己。备好朗读,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再次,领会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意图。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提前做一做。第二步,确定目标和任务。第三步,选择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的简明程序就是你想到哪里去?你怎样到那里去?你是否到了那里?
上完课进行反思是成长的重要一步。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如何?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分别在哪里?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要改进?
课堂上还要教会学生积累。词语,句式,段式,篇式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0947/a81872f9b8bcd447.jpg)
第二部曲:上课得体。
首先是重视导课。用心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主问引领,牵一发而动全身。初读阶段,主问题牵动理解;进行阶段,形成板块;深化阶段,激发思考。关注细节,有时一个标点符号也能点亮课堂。精心设计板书,让板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合实际课外延伸,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乐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0947/8d6c24bf4d42d945.jpg)
第三部曲:听课得法。
一是多听自己的课。主动发现自己课上的缺点。
二是多听别人的课。取长补短,完善课堂。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名师的课往往能让我们醍醐灌顶,但真正的成长始于听课,重在实践,终于梳理总结。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0947/915920501afece7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