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钱的研究

钱的研究

作者: 李庆建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23:05 被阅读26次
    作者也是摄影师

    -1-

    在谈钱之前,先说点吃的话题。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粗茶淡饭,看似简单的饮食习惯里,其实有着很深的养生学问。

    现代人工作节奏快,工作时间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不管食材好坏,油盐多少。而到了休闲时间,吃饭又过于追求精致,追求美味。

    这样的交替之后,被各种调味料、各种烹饪方法“溺爱”的味觉,基本上丧失了品尝食品原味的能力。于是吃饭就简化成两个环节-吃和拉。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都是“钱”惹的。

    为了赚钱,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就压缩吃饭的时间,降低对工作餐的要求。早上艰难起床,来不及好好在家吃早餐,就随便在去上班的路上买两个包子,或者一个油饼、一个外带的稀饭等等。到了中午,同事一起去吃饭,在外卖盛行的今天,也变得少了。

    赚了钱,要做什么呢?除了买房买车,出国或者出去旅游,乃至存款作为将来孩子上学用,赡养父母用等,还有最要紧的却是犒劳自己的胃。于是周末或者旅游的时候,尝尽世间美味,就成了必备的行程。

    多么矛盾的存在。

    美食

    -2-

    把赚钱和吃饭这两者放在一起,也能碰出些火花,可见生活处处有学问。

    对有品位的人来说,吃饭是一件很细致的事情,食材要新鲜干净,尽量有机,营养价值高,菜色搭配要好,烹饪要少盐少油,少放或不放味精,菜量要刚好,不吃撑,也不浪费。吃完之后,到点上洗手间,拉的很顺畅。

    见过一些人,吃的很欢,拉却拉不出来,或者极为困难,甚至需要借助药物,这是何苦呢?但是这样的人好像还不少,药店里痔疮膏、健胃消食片卖的火,就是这些人消费掉的。

    专家说:健康就是管住嘴,迈开腿,睡的好,排的净。这样的话,不是拍砖说的,绝对是非常良心的大实话。

    认识一位做有机农场的朋友,前段时间杭州第三届素食文化节时,拿到他们农场的宣传资料,才知道他此前竟然是电信旗下某公司的总经理。看着眼前这个戴着眼镜,皮肤晒得黝黑的田间汉子,之前竟然是一位西装革履的都市白领,完全对不上号。

    但是这样的人,近十年来越来越被人听到,除了回归田间地头,还有辞职去环球旅游的,有去丽江、同里、乌镇等古镇开办民宿的……他们不再只是一味地想着赚钱,而是想要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一开始很艰难,但尝试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尊重的事情。

    手抄《钱本草》

    -3-

    如果以前问我赚钱为什么?脑子里蹦出的想法一定省,把钱省下来给父母用,还有给自己用,特别是以后结婚生孩子用。

    后来有了女朋友,渐而成为爱人,后又有了孩子,知道赚钱了,除了省和花,还要做一定的安排--买保险,以备急用或长久的花费,虽也是花钱,但是时间点不同,意义也不一样。

    唐朝的一位宰相张说在《钱本草》一文中写道:

    一积一散谓之道。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至。

    我们现在处于积散之间,且是积累的最初阶段,每个月的房租、生活费等等开支,都是一笔不少的数字,可说是很难积的起来。但是我们所买的保险,应该算是一笔积的钱。

    散的部分,我们的生活还是很节省的,不敢乱花钱。很多大额的开支,也是慎重思考之后才做决定的。像家里大头的电子产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一部分是出于做志工的需要。早年在资材(康师傅关联企业)时,公司出费用去台湾参加慈济的活动,甚至是志工的受证,公司也出资支持,所以当时和还是女朋友的爱人商量,买一台相机,用于慈济活动的真善美记录。

    这也是后来养成的花钱习惯:

    该花钱的时候,花的干净,花的理直气壮,但不该花的,坚决不花。

    老辈人说:钱是有长脚的。这在做了慈济和保险之后,越发有了深刻的体会。在慈济的访视过程中,看到很多个案因为疾病和意外,家里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有些原本家境还不错的,钱跑掉了之后,就陷入困境了。

    在保险工作里,看到的是很多有钱人的例子。很多借着改革开放东风发家的有钱人,在把企业传给下一代后,竟然把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拱手他人了。浙江台州家族企业海翔药业,在罗邦鹏花了40年时间将一个乡镇企业变成一家上市公司,在其子罗煜竑手里不到4年的时间就失去控制权了。

    这在民国聂云台先生所写的《保富法》里,说的就更透彻了。钱没有永远的主人,要想让自己保有财富,必须戒慎虔诚不可。

    《大学》里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要迈开腿去赚钱,赚正正当当的钱,但是钱赚来之后,一定要管好钱,一部分放银行储蓄,一部分放身上随时用,一部分做投资,还有一部分用来买保险。如果有心,还可以把一部分用来做公益。这是仁德之人的做法,用钱来提升个人的素养与精神,并转化为利己利人的善器。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

    -4-

    现今社会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乱象呢?个人以为是老百姓缺乏对钱的研究,缺乏对钱的正确认识。

    这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原因。

    现实原因是我们缺乏钱的教育,现在的教育重视知识教育,但是不重视钱的教育、金融教育。除了财经专业的大学生,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是绝少接触钱的教育的,所以大家只能模仿父母、朋友,或者听从媒体的宣传来打理钱,这样试错的成本就很高。

    再者是历史原因,国内改革开放之后,对钱的认识才越来越充分。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建设,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在史晓琦的课里,才了解到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为了募集建设资金,鼓励民众存款,那个年代老百姓的工资普遍不高,但是只要往银行存钱,就像是现在的积赞兑奖,年底了就有东西拿。

    后来企业慢慢做大了,国企也经历着改革,于是开始引进股票,建立了证券交易所。用于企业融资,用于资本的入市退市。这是90年代的事情,那个时候保险也恢复了营业,但是规模实在太小,后来还是1992年引入美国友邦的代理人制度,保险业开始进入长足的发展,但是这样算下来也不过才26年时间。

    以前有人说买房赚钱,于是很多人拼命的买房;后来有人说股票赚钱,于是很多人拼命买股票,后来几轮熊市,很多人亏的亏,套的套,进而谈股色变;最近5年有人说P2P赚钱,于是很多人开始转向这里,结果踩雷了,血本无归。

    深入了解,才知道我们国家的金融市场里,散户是大头;而欧美、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机构投资者是大头。

    再加上散户的金融素养,也就是钱的素养不高,就变成“受伤的总是我”。

    当然这也不全是坏事,当改革开放进入高质量发展之际,我们终于要慢下来思考钱是怎么一回事了。未来,钱不像以前那样只靠勤劳就能赚进来,还需要头脑;钱也不像以前那样容易守得住,存在银行里还有不错的利息,现在放在银行都无法抗通胀;如果直接给了孩子,还保不齐他怎么挥霍掉。

    所以,我们真的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钱。

    陈志武教授写了一本《陈志武的金融通识课--金融其实很简单》,这本书翻了很多遍,终于对现代金融多了一些了解。原来钱有两种,一种是现货交易的钱,还有一种是跨期交易的钱。金融是一种跨期交易,这种交易的钱,因为有很多附加的东西,所以可以大,也可以小,在陈教授的解说之下,借贷、股票、保险、黄金等等钱的表现形式,都有规律可循。

    我们国家历史上其实不缺乏钱的研究,只是因为老百姓一直以来的传统观念,觉得钱不值得拿到台面上来说,于是钱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大家为钱发狂,另一方面又羞于谈论,进而造成“钱梗阻”。

    除了前面说的《钱本草》、《大学》、《保富法》,还有《史记》里的《货殖列传》,《盐铁论》,以及其他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有涉及钱的学问。

    说的深一点,我们对待钱的态度,其实就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如同身体是载道器,钱也是载道器,钱用在对的地方,钱用在好的地方,就会对人类产生极大的价值,这是我们要努力去完善的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钱的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ym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