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的习惯是后天养成的。还有的说,“天生的骨头长就的肉”这是民间一句歇后语,就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习性,是改变不了的。
我不完全认同这句民间歇后语,如果真是这样,哪里还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词语呢?
但是,我也不完全否定前者那句话,人体的有些东西跟遗传基因很相似,甚至很难改变。如果没人纠正,没人指点,再加上心里暗示,“我就是这样了,这样的习惯是多年养成的,哪里还能改变呢?”认为理所应该,也许真的就改变不了了。
改变要靠毅力,也要有高人指点,如果没有高人指点,自己也不知道缺陷在哪里,认为理所应当。
我就是这样的人,从小就习惯熬夜,早起自然醒的就晚。还给自己找借口,说是自己就是这样的生物钟。导致早晨起来昏昏沉沉,到最后还是一事无成。是不是真的和习惯有关系呢?
来到简书写文也没改变这种习惯,总是把日更的时间拖到最后,前一段甚至都是掐着凌晨点发文。现在仔细想想,如果没有日更这一说法,不管哪个时间点发文都算成功,是不是自己还会拖到很晚呢?一个答案,有可能!那也就不叫日更了,也许就是周更,月更了。那干脆当初不要点挑战日更这个字啊?手欠点了就要按规矩来。
家有家法,群有群规既然来到小主写作群了,就要按群规来。每篇800字做到了,哪怕很水很水,自己不脸红,别人嫌水不看就行了。
几天前,小主就说了,不写就出局群先试100天,100天过后每天发两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日更文。我为了不至于真的被出局,在心里也暗暗用尽了,等过了初四庙会,用心多写点,尽力不出局。
忙碌庙会前的准备工作,都是为了这一天多卖钱,这一天确实比平时卖货要多些,可是,闲下来要写文的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
天天说像我这个年龄了,活着不能只为钱了,怎么一说挣钱还是那么的积极呢。
昨晚写着文,发现不写就出局群里有人聊天,也没顾得看,等发完日更文,正好9点半,看聊天记录,小主说,9点了还有人没有发文打卡呢,如果要求每天晚上9点前必须发文打卡,该有多少个人出局?
看来一定要改掉拖延的习惯了。一定要有存稿,谁也不知道哪天会有突发事件发生。就像我写这篇水文,正写着呢,来了个话痨,虽然他聊的话题对以后也许有用,但是,正写着呢被打断的感觉真的很不好受,返回来再写就不是原来的要表达的了。就这样,期间来了三个送货的,留不留货都要间断写文内容。
好了,一篇纯水文就这样完成了,有啥意义呢?只是完成了日更。
问我这样天天想着日更累吗?我回答,不累,哪怕为日更而日更,心里也会踏实些,要不真的就是心里空虚,眼里只有钱了。
(2月25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