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线下读书会,第一次完成了从输入到输出的闭环,认识了一群优秀的小伙伴,周日早晨搭乘两个小时的公交穿越大半个深圳也是值了。
我们这次的主题是关于职场进阶术。我分享的是时间管理的书,《吃掉那只青蛙》。重点描述三个概念,第一,书面化目标;第二,ABCDE分类原则;第三,每次只处理一个任务。
第一,书面化目标。三个重要元素,deadline、依据重要性排序、能拆解细化到每一天。结合自己每天进行的薄荷阅读进行了阐述,薄荷阅读将英文原版书拆分后每天推送大概需要阅读7分钟的章节,我在每天早晨完成阅读,切实贴合这三个要素。
第二,依据ABCDE原则将每天的任务进行分类。A类,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不做后果非常严重;B类事情,非常重要,如果不做有人会不高兴、会不便利;C类事情,做了之后大家都愉悦,不做也没人不愉悦;D类事情,可以授权别人做;E类事情,完全可以不做。有一个大原则,A类事情不做完,绝对不去做其他类的事情。
第三,每次只处理一个任务。减少多任务切换模式。
做了这么多计划、目标,如果没有达到怎么办,放过自己。走钢丝怎么保持平衡?没有平衡,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杂技演员是在不平衡中追求平衡的状态,永远都是在接近完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已。
活动一开始的破冰,布布让大家在卡片上写对这次读书会的期望,以及四个标签,其中三个真的,一个假的,然后做完介绍以后让大家猜猜哪个标签是假的,挺有意思的。
这次收获最大的两个概念,冥想和刻意练习。
非常多的领域大牛都推崇冥想,以前自己一直挺抗拒的,将冥想等同于瑜伽中最后的呼吸放松,觉得一个人什么都不想、只觉察呼吸挺瘆得慌。但其实,只要是以第三者的视角觉察自己的思绪,就是冥想,可以有想法、可以天马行空。感恩日记也是冥想中的一个分支,自己断断续续的也在写,但是没有每天坚持。行子说感恩日记也不用很长,一句话可以概括提及就足矣。感恩日记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不断强化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使自己对身边的周遭感触更加细腻,也就是更加关注当下,有点禅修的意思。另外,德哥还分享了平日自己做冥想所思考的三点:1. 我现在是什么样的人;2.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3. 从现在出发我做什么可以成为我想成为的样子,越具体越好。
刻意练习这本书,德哥介绍了一些养成习惯具体落地的方法,比如固定时间、人为减少环境中的干扰因素、强化做这件事的初心。
冬冬分享了自己学习色彩在穿衣搭配中的感悟,并且很细致的将其和生活、工作中的其他领域结合,比如说色彩在电影海报中的应用,观察路边、地铁里海报的色彩逻辑,真是一个有心人啊~!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湘湘,自律狂人,她描述了自己一天的作息,自律到令人发指,五体投地的佩服。五点四十早起,跑步、学日语、读书并且输出九宫格,晚上下班后练吉他、读书。她把24小时过成了别人的48小时。
李笑来老师的书中提到,“想要做到,就要先从物理上接近目标”,和这么多优秀的目标物理上如此接近,汲取了满满的正能量。
这次的分享,语速太快,都没有说满6分钟。下次一定要注意放慢语速,多一些间隔和停顿。并且,向德哥学习,多多提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