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张爱玲的故事像是看一部电视剧,越来越觉得以往看的电视剧和电影都源于生活,有些不宜传播的情节再来加以改编。
看张爱玲的性格像极了母亲,倔强又不肯在亲人面前表现出来,遇到不管多大的事情都能藏在心底,不管最后事情变得如何糟糕都能自己扛。
就连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都是如此。
当张爱玲被父亲关起来的时候,姑姑出面来救张爱玲时,没等张茂渊开口,哥哥张志沂拿起烟枪就朝妹妹打去。
最后即使搬出早已去世的父母都不管用,最后妹妹落荒而逃。
张茂渊最后还是念着兄妹情没有去报警,即便她被打的地方缝了很多针,落下一条很丑的疤痕。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03402/74ebd4a1b2d3003e.jpg)
只是至此兄妹俩便再也没有任何交集,直至最后张茂渊死后,外甥张子静打来电话告知的时候, 张茂渊也只是淡漠地说了一句:哦,知道了。
她恨他的软弱,怨他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将就。张志沂从小胆子就小,以前还有母亲的庇护,母亲走后,即便被同父异母的哥哥百般欺负也不敢说一句。
张茂渊更加愤怒的是哥哥不求上进,每日沉迷在烟雾、吃喝、女人上面,面对更加先进的教育知识一概拒绝,甚至断送自己子女的前程。
而张爱玲对弟弟张子静又何尝不是恨铁不成钢。
一次饭桌上,已经上中学的张子静因为一件小事随手被父亲打了一巴掌,而张爱玲看到这一幕吓了一大跳,立马用碗遮住脸,一边掉眼泪一边吃饭。
然而弟弟却像没事人一样,大概是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吃完饭放下碗筷就出去踢球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03402/5c08a027eb925f1d.jpg)
一个十几岁的大男孩,竟然这样没有志气,一面被父亲打,一面还要面对来自继母的嘲笑,他竟然无动于衷,没有任何情绪。
真不知道这是不是遗传父亲从小软弱的基因。
张爱玲初中毕业后,因为不想嫁人,所以即便惧怕面对父亲,也要仗着胆子找父亲要留学的学费,因为她要上学读书。
初中毕业后的张爱玲曾一度迷茫,不知道接下来去哪里,因为她不想步入婚姻,因为从小就看到父母婚姻的不幸;再者看到过初中女友毕业嫁人后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不仅消磨了自己的才华,还渐渐没了自我。
因此张爱玲害怕婚姻,幸好这时候母亲归国,母亲问她:“你想继续读书还是用读书的钱打扮自己?”自小便是书虫的她自然选择继续读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03402/c18cf5f133daa8dc.jpg)
最后她决定报考英国名校伦敦大学,母亲斥巨资给张爱玲请了英文老师和数学老师。据说当时的补课费用每小时5元钱,在那个时候这5元钱相当于张爱玲家里佣人一个月的工资。
最后张爱玲没有辜负母亲,而是用极优秀的成绩报答了那昂贵的学费,她以当时整个远东片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伦敦大学。
而弟弟张子静呢?逃学、劣迹斑斑,初中毕业后更是不争气、不上进,甚至跟着父亲沾染上了那些恶习。
有人说为什么张爱玲的母亲如此保护女儿的受教育权,而为什么放弃了作为独子的张子静。
因为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原名黄素琼),自己就是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她有多知道身为女性,太多的身不由己和不得已。
黄逸梵深知有太多的家庭宁愿放弃女儿的教育来成全儿子,所以她肯定身为独子的张子静一定会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一辈子拼了命来保护张爱玲的教育,她深知读书是女性唯一的出头机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03402/d38aebcb34d69e0b.jpg)
幸好张爱玲没有辜负母亲的良苦用心,张爱玲继承了爷爷和父亲的博学多才,同时也继承了母亲超高的艺术细胞。
张爱玲初中写的文章就被刊登在学校里,而她的第一笔稿费是靠投稿一幅漫画得来的, 而且还是巨额稿费,是她家佣人一个月的工资——5元。
但弟弟张子静很少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最后直至张爱玲死后,遗嘱里都没有提过弟弟任何一句话,还把自己的所有遗产都转增给了自己的好友,而不是有血缘的弟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