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
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出的最好答案。
——【美】瑞.达利欧
世界假设如此……
上一章我们提到了“怪谈”之书。'它们叩问的是:世界将会怎样变化?
还有一类书,会更进一步追问:假设世界变化成那样,人类能会怎样变化?这样的书,魅力当然又增一重。我称之为“设定”之书。
很多科幻小说,在讲到高科技的时,想象力爆棚,可是一旦触及未来人类社会的状态,想象力就会显得非常贫乏。当年我看田中芳树的稿幻名著《银河英雄传说》,就是这个感觉:在那么发达的技术条件下,人类的政治体制居然还是“帝国”“共和”那么几种形态,怎么可能?这种科幻小说,剥开技术想象的外壳,呈现的还是一个欧洲中世纪故事的内核。
还有一类科幻小说就精彩多了。它们设定一种未来的情境,不是去遥想星辰大海,而是像玩米诺骨牌那样,推倒第一块,然后把它丢到人类社会内部的链条中,看看究竟会演化出一个怎样的局面。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就具有这样的特质。
我读刘慈欣的小说,当然是从《三体》开始的,然后一路追了他出版我几乎所有作品。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比起关注未来和科技,刘慈欣更关心人类我可能性。不妨从《流浪地球》说起。
《流浪地球》的设定是: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只好给地球装上行星发动机,逃离太阳系,去寻找新的家园。这一路上,当然是九死一生。根据《流浪地球》改编的电影曾经大火。可惜的是,刘慈欣对人类社会的很多深刻反思,电影没有很好地传达出来。那么,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人类社会会如何演化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