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以家人之名》引发了很多的讨论,“心疼李爸”这个话题还一度上了微博热搜,试问谁不想要一个像李海潮一样的爸爸呢?
妻子去世,他却从不在孩子面前消极厌世,心地善良,对养子也一样的好,脾气温和,有什么事情都是跟孩子好好沟通。
但他也绝不是没脾气的老好人,当邻居对他的养子说“你要是不孝顺会被送走”的时候,他会很严肃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当面跟邻居说“小孩子也会当真的”。
但与此同时,里面的陈婷作为一个母亲,却跟李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婷出去打麻将,把儿子凌霄和小女儿反锁在屋子里,凌霄给妹妹喂核桃,妹妹窒息而死。这是一场悲剧,是谁也不想发生的事。
但她不管,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把所有的痛苦和怨恨全都给了丈夫以及受到更大伤害的凌霄。
但是如果真要深究起来,真正该为此负责的难道不正是陈婷本人吗?
她作为一个母亲,难道不知道让一个大孩子照顾一个小孩子是有潜在危机的吗?
她知道,只是她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以前都没事,这次也该没事。
等出了事,她却是最无辜的,责任和过错则都是小凌霄的。
她甚至还对小凌霄说出“都是你害死妹妹的”这样的话,明明是她失职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她却全部归咎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这是多么自私且无能的人啊?!
有的家人,是你的港湾,他会在你孤独时陪伴你,在你迷茫时指引你,做你永远的坚强后盾,就像李爸一样。
但有的家人并不是,他们可能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伤害你,也可能只为了让自己开心用情感捆绑你,让你妥协后退,还可能只是把你当做情绪发泄的工具。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关于家暴的新闻,有一个视频里:
爸爸把三个孩子打的遍体鳞伤。
孩子的哭声我们作为旁观者都不忍心,但是他作为孩子的爸爸却能狠下这个手。
事后也毫无悔改之心,这样的人是不配为人父母的。
但是家又是不可选择的。
在你年龄还小的时候,你没有办法逃脱这个痛苦的牢笼。
等你逐渐长大了,积蓄了足够多的力量,其实你是可以逃离那个家的。
在咨询过程时,我发现有很多人即便已经受够了家人对她的剥削和伤害,她也不愿逃离。
她会在每次被父母伤害之后都来问我“老师,我该怎么办”,她知道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顾好自己,跟家人保持距离,但她并不愿那样去做。
为什么呢?我想,这是因为她可能还没有确认父母不爱她这件事,她还怀抱着期望,或者是他已经确认了,但是不想承认。
我们作为事外者可以轻飘飘的说一句,他们不爱就不爱呗,你可以自己爱自己啊。
但是只有有这样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深刻体会,意识到父母不爱自己,承认父母不爱自己,是一件多么残酷且痛苦的事,它相当于否定了你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期的意义,甚至是否定了你这个人生存的意义。
我们对于自我的认可一开始就是来源于父母,如果父母都不爱我们,那我们还能找到谁来爱我们?
我想这是来找我咨询原生家庭问题的人的共有心声。
但是,朋友,他们不爱你不是你的错,就如陈婷一样,不管谁做她的孩子,她都会这样。
有的家人无法做你的港湾,你需要解救自己,释怀那个执念。
如果你还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原生家庭的内容,可以微信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柠檬心理课堂】,后台回复关键词【原生家庭】就可以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想咨询更多关于原生家庭的内容问题可以直接私信我【咨询】。
本文由柠檬心理课堂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