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写作是训练综合能力的最佳方式。写作是一个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提炼洞察的过程,然后系统输出:当你收集素材时,你要变成一个观察者;当你整理材料时,你要变成一个组织者;当你总结洞察时,您要变成一个思考者;当你系统产出时,你要变成一个行动者。如果你能完美担当观察者、组织者、思考者、行动者这四个角色时,你做什么都能成功,不只是写作,在其他领域也能出类拔萃。写作的魅力是你不必用生命作代价,就可以创作不同的人生。
一、词句
1、图像思考:写出来的东西要“看得见”
什么叫图像思考?图像思考有多重要?例如软软的巧克力,如果把它挤成够大便的样子,你吃不吃?明明知道它是巧克力,但就是吃不下,我们是在吃巧克力吗,不是,我们是在吃图像。 图像思考就像蹲马步,像呼吸,像打拍子,它是整个写作里的关键。
语言文字来源于图像。我讲的我看见的事情给你听,让你能跟我一样“看见”。一开始不管是埃及还是我们中国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就是把它画下来。一旦画下来,写下来编程符号,它就真实存在了。
好的语言文字要能够表达图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没有告诉你他要写什么,而是描绘一幅图像给你看,然后你就看到那个风景了,你从这个空寂的风景里是能看见宁静跟自由的。一幕一幕的画面你看得清楚,就像拍MV一样,这就是好的文字。
2、形容:怎么打出让人拍案叫绝的比方
形容就是打比方。如果你做菜的时候,不放盐,会好吃吗,肯定不好吃。所以,如果把写作比作做菜,形容就是盐,没有形容的写作就好像没有放盐一样,很难吃。所以形容就是打比方,还有比喻。比喻是非常能有助于传达你要说话的意思。前一节说过,写作是用文字来表达图像的艺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形容,而且用看得见的形容。
可以形容整体,也可以形容细节。形容整体:身体像一条吐下一头河马的蛇;身体像个浑圆的地球。形容局部:肚子像水桶;手指像香肠。
有创意的形容:用看得见的东西+连续加重效果+让它产生一些变化。《白雪公主》:她的皮肤始终像雪一样白,嘴唇像血一样红,头发像檀木一样黑。《马特维·克日米亚的一生》:两手在桌上飞舞,像白鸽一样灵巧美丽。《皆大欢喜》:整个世界是个舞台,男男女女都是演员,各自出场、下场。
3、具体与抽象:大师笔下诗意文句的秘诀
写作要用具体表现抽象,也可以用抽象来表现具体。用具体视图表现抽象,抽象词语:聪明与笨,联想关键:与头脑有关。脑子里装什么?笨:脑子进水了,脑子装了生锈铁块,像没有灯丝的灯泡。聪明:脑子装了图书馆,住了爱因斯坦,像一个天然的喷泉。用抽象事物表现具体,情绪相关,如大地愤怒、草原温柔、森林悲伤、小溪快乐、山谷热情。概念相关,如星空很希腊、星空很哲学、街道很京都、音乐非常维也纳、伦敦很推理。
你要打开脑洞,发挥联想:冷的要想热的,粗的要想细的,长的要想短的,动物想植物,这样一直联想。马达加斯加谚语:悲伤就像谷仓里的米,每天都会减少一点。《哈姆雷特》:他以前高贵的心灵和卓越的理智好比一串美妙的铃铛,能奏出非常动听的音乐。《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不加思考的热情就像一条随波逐流的船。爱因斯坦:人生就像骑脚踏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4、反向思考:让文字更深刻、更有力量
什么是反向思考?每件事情都会有正反两面,我们平常习惯了正面思考,顺着一条直线去思考,但是当你反向思考的时候,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说快和慢,平常会说像马一样快,像乌龟一样慢。反向说,骑电车、开法拉利的乌龟快不快;断了腿的马,受伤的豹子就慢了。
反向思考能让文字更深刻、更有力量。美国首席大法官在她儿子毕业典礼上的说:我希望你们常常遭遇不公平的对待,这样你们才明白公平正义的价值;我希望你们受到背叛,这样你们才能学到忠诚的重要;我希望你们偶尔会感到孤独,这样你们才不会把朋友视为理所当然。
反向思考可以表现反讽和幽默。比如有人迟到了,老板会跟他说“你来的可真早啊”,或者说“你可以再晚一点,没关系的”;再比如你考试考砸了,你妈妈对你说“你还真用功啊”或者“你考得怎么会这么好?”。要注意的是,你这么用的时候一定要有特定的语气,写的时候要注意前后文,才会有翻转的效果,产生幽默感。
5、对比:流传千古的句子常常使用对比
什么事对比?村上春树:若要在一堵高耸坚硬的墙壁与飞向墙壁碎掉的鸡蛋之间作出选择,我会永远选择站在鸡蛋那一边。对比就是把正反两个事物组合进同一个句子中,这样会大大增加句子能量。对比越大,感染力越强。
流传千古的词句常常使用对比。成语举例:画面感+对比明显,就会让人印象深刻,如大材小用,口是心非、眼高手低。名言举例: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怎样快速掌使用对比的方法?第一步,想好要写的东西,然后找到这个事物的相反物;第二步,讲正反两个事物连接起来,接着制造画面和细节。举例1:用对比的方式形容“光亮”:首先找到光亮的相反事物—黑暗;然后将二者加起来,然后制造画面、细节和动感。例:黑暗中的火炬,黑暗中的灯塔,就比白天中的灯塔味道更强一点;万古长夜一明灯。举例2:爱与恨,就算全世界都恨你,我还是会爱你;全世界都不看好我,只有外婆支持我;全世界像一堵高墙挡在我面前的时候,只有外婆站在我这边;当全世界都嘲笑我是鸡蛋撞高墙的时候,只有外婆说’不用怕墙壁是纸糊的’。当全世界都跟我说是红灯的时候,只有外婆说‘你总会等到绿灯’。
6、回转反复:总统演讲最喜欢用的一招
什么叫回转反复?先有一个对比句,把对比的词倒过来再写一次,两句话串起来就形成回转反复。杰弗逊:在谦虚的人面前不要骄傲,在骄傲的人面前不要谦虚。肯尼迪: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回转反复的效果。句子充满哲理,很像名言,让人有思考的空间。
回转反复的写法。第一句放常见的,第二句放意外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回转反复使用的顺序很重要。
7、音韵:这样的句子读一遍就忘不掉
为什么要有音韵?文字本身是有声音和外形的。除了图像思考以外,还要用听觉思考,有音韵的文字能够引人注意。
如何检查音韵?每次写完一段就亲口读一读,念出声来,听听看是不是有音乐感。
怎么使用音韵?一是押韵:押词尾韵、押词头韵、同一个词尾来串故事。二是节奏:用短句、删掉赘字赘句、能用主动就不要用被动。林肯: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立德、立功、立言
8、成语:死记不如学创意
成语是写作的抗生素。优:字少意多、文短意长、精炼好用。劣:用多习惯后,读者会麻木。
不要照搬成语。学习成语的逻辑与创意,创造属于你自己的成语。如:入口即化,有云在嘴巴里飘,整个嘴巴在泡牛奶浴,含着被火焰融化的雪球。
成语的“三有三不”原则,三不:不要放太多成语、不要用太常见太泛滥成语、不要用太少见冷僻成语。三有:有画面、有动作、有对比。如:扶老携幼。
9、诗词:诗不是用来背的,是背来用的
为什么要学习诗歌?对待诗歌不要总想着背,而是要用它激发创造力,写出自己的诗句。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创意改造为:天上的白云,好像会飞的棉花糖,我抬头看着白云,低头想起去年暑假,外婆带我去吃的那碗刨冰。
诗歌的游戏。一个原则:不要在意规则,自由自在发挥想象。两个重点:自问自答、先列出各种事物,再用动词连接。树是什么,具体比喻:候鸟的旅店、狗狗的厕所、蚂蚁的阁楼、啄木鸟的厨房;抽象比喻:回忆的仓库、上帝写的诗、风的舞者、最会说故事的老人。操场想念同学、草帽想念阳光、杯子想念冰块、大衣想念白雪、池塘想念荷花、蜡烛想念蛋糕。
10、意外:打破读者的思维习惯
什么是意外?在语句中创造反差,产生一种奇异效果。例:醉大饿极、饭醉现场。
意外产生的效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VS “复仇这道菜,冷了端上来才美味”。冯内果:“他像一颗橄榄球,每个走过的人都想踢他一脚”。
如何写出充满意外的文字。关键:打破惯常思维习惯,例: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方法:把两个相反词汇放在一起,就可以打破人的思考盲点。例: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的不幸。
二、人物
11、人物代换:一句话说清楚人物性格
什么是人物代换?描写人物时,找一个跟TA类似,耳熟能详的人来形容。例:电影大片续集总是一部一部不停的拍;形容一个人物,与其花长篇解释,不如找一个跟TA类似,大家都知道的人物来代换。
怎样使用人物代换?方法一:用故事中人物来代换,例:现代版灰姑娘,村上的白雪公主,拿着机关枪的罗宾汉,北京的福尔摩斯。方法二:用真实的人物来代换,例:土耳其的孙中山,中国的爱因斯坦,未来的乔丹。方法三:用跨领域人物来代换,例:摇滚乐的诗人,政坛的苦行僧,建筑界的莎士比亚,厨师界的毕加索。方法四:用名著来代换,例:他的童年就是一本《苦儿流浪记》,这个暑假对他而言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
12、角色设定:人物角色的“三度空间”
角色设定是为了知道读者的投入。好像你现在去看球赛,如果这两队的比赛跟你没有利害关系,看起来就很没意思。但如果这里有你的国家队,这样球赛看起来就紧张、刺激、精彩了,因为差一球会差很多,你会“掉到”整个球赛里面。
通过设置三度空间来塑造立体角色。第一度空间:角色的外在,例:白雪公主,美貌的作用。第二度空间:角色的内在,白雪公主内在善良,皇后内在邪恶。第三度空间:角色的社会环境,例:白雪公主与皇后的地位和社会关系不同。
13、成功角色:福楼拜的“巴黎车夫”练习法
成功角色就是要写独一无二的人物。福楼拜巴黎车夫训练,塑造独一无二的马车夫。
怎样塑造成功角色?第一件武器:描写外貌,重点:抓住特征。第二件武器:描写动作,重点:习惯动作。第三件武器:描写说话,重点:六个细节。1.口头禅,2.重复同一个角度起话头,3.检查分辨人物,4.不要写日常对话,5.写对话你来我往,6.在对话里设埋伏。
14、改变:有成长,人物才有灵魂
为什么要写主角的改变?故事是主角成长的过程,主角的改变是故事的核心,所以我们要写主角如何一步一步改变,尤其是内在如何一步一步成长。
写主角的改变需要注意什么?角色有主角根配角之分,要让改变集中在主角身上,配角尽量不要变。
15、把人动物化:让角色加速定型的方法
为什么要把人动物化?把人动物化是一条捷径,借用动物形象更好地写塑造人物角色。如,孙悟空是猴子,它灵巧、好斗、敏锐;猪八戒是猪,它笨重、懒惰、迟钝。这样一类比,你马上就能明白角色的性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人物形象动物化。
如何借用动物元素表现人物角色?方法一:设计人物的宠物,如,一个人养狗,假设养的的是拉布拉多犬,可能这个主人性格就比较忠厚。借助主人养的宠物来表现其个性是一个好方法,他可以养蛇,养蜥蜴,可以养各种动物,无论养什么,你都可以借此反映人物性格。方法二:设计具有动物元素的道具,如,角色穿的鞋子是鳄鱼皮的,这么一来,鳄鱼的性格就会附着在鞋子上,进而传达出人物的“动物个性”,动物就与道具、人物发生了联系,令人产生联想。
16、角色互换: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成功的故事里要有对立的角色,这样做才会有张力。就好像琴弦,你要往两边拉才能弹出韵律,松的琴弦是奏不出音乐的,所以故事一定要有对立。例:小红帽和大灰狼,美公主和丑青蛙。
对立的角色互换会发生什么。善的变恶的,好的变坏的,快的变慢的,慢的变快的。如,重新写《白雪公主》,可以写她的继母原来是很善良的,白雪公主很刁蛮,她处处陷害继母,让国王以为皇后在虐待她,这样角色就颠倒过来了。
描写对立角色,有一个重要方法叫两极法。就是好人要更好,坏人要更坏,想南极北极一样要隔开。我们要站在相反的立场思考,这样才能把故事写好,因为故事不但要有善良的主人公,大坏蛋也是推进情节发展的主力,我们要让好人更好,坏人更坏。
17、动作:有动作,文字才有生命
写作一定要写动作。动作可以让读者直接明白角色的感受,而不需要将感受直接写出。“老师生气的对我说” VS “老师拍着桌子对我说”。
好的动作描写是怎样的。方法一:能够产生意境,让读者进入画面,例:回忆是抓不到的月光,握紧就变黑暗。方法二:把动作描写根形容结合起来,例:“我的肚子饿扁了” VS “我肚子饿得像被皮带用力勒紧了”。
怎么写好动作?方法一:写动作的组合,人的动作不可能只有一个动作就结束了,人不是雕像,一定是一组动作,前后描写要衔接起来才会产生好的效果。例:她怒气冲冲地抓过长发公主的秀发,在自己的左手上绕了几下,右手操起剪刀,“咔嚓”就把头发剪断了,美丽的发丝散落一地。方法二:写慢动作,慢动作会把时间放慢,空间放大,让读者清楚看到细节,产生深刻体验,例:他再一次跪下,亲吻了土地……而后将我的脚放在自己头上,似乎向我发誓,永远当我的奴隶。
18、道具:让道具替人物“说话”
什么是道具?道具可以传达作者意图,每一个事物都有对应的样子、功能和意义。塑造人物要选择合适的道具:一个角色要找到其对应合适的道具来搭配,这样你塑造角色才能画龙点睛。例:孙悟空要用金箍棒,轻巧利落,他如果拿九齿钉耙就没意思了,九齿钉耙这么笨重、滑稽的武器,只有猪八戒配用,才会有搞笑的效果。
应该怎样使用道具?方法一:要用道具来表现人物感情,例如白居易写“愁”: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方法二:要用道具拓展文章想象空间:道具触发读者想象,通过想象联结情节。例:亚哈船长把那条鲸骨做的假腿插进甲板上为他特制的小洞了,笔直站着……
19、对话:精彩的对话有3个诀窍
对话可以让读者进入角色内心,让读者和角色合为一体。对话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我们平常生活本来就不是在讲故事,而是互相对话,所以如果你写作使用对话,读者一看到就会“掉”进去,好像就在跟人物说话,就会“入戏”。
写出一个精彩的对话有三招。第一招:对话要间接,例如,阿明:如果我现在去参加大胃王的比赛,一定会拿到第一。阿亮:如果我也去了,你就不一定能赢咯!阿明:那我们两个来比一比?阿亮:那你是要比吃饱,还是要比昏倒呢?阿明:去火锅店吃到饱,然后把老板吃昏倒,怎么样?阿亮:没问题,吃得少的人付钱!第二招:对话里要有冲突,例如,记者:希望明年还可以参加您的76岁生日。丘吉尔:看你身体不错,一定可以的。第三招:对话里要有动作,如果对话能搭配动作画面,效果会大大增强,比如“他握紧拳头说”活着“他皱着眉头说”,就会把角色心情更自然表达出来。
写动作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谨慎使用副词,例:梦娜拿出尖刀指着吉米,凶狠的说:“今天要让你死”。VS 深情的说:“今天要让你死”。所以当你笔下动作根对话要表达的意思相反时,副词就要写出来,否则就不用写了。 第二是如果不知道写什么动作时,就写眼神,比如眼神灰暗,可以写成“眼睛望着天空最灰暗的一朵云”
三、故事
20、故事:两个方法写出一个好故事
写作要写故事。故事是人类要传递的火焰,人的希望、理想、梦想统统包含在这个火焰里。讲故事给别人听,是为了将这些希望、理想、梦想传下去。当火焰燃烧时,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安慰、可以联结、可以疗愈、可以激励人心、进而促使人类改变世界。
要注意两件事,一是写故事要有结构,如果没有一个好结构,《老人与海》只是抓鱼而已,《唐吉坷德》只是一个人发疯而已。写故事就像盖房子,你有钢筋、水泥、木材、砖头,但也不能随便搭。因为它有一个原理,按这个原理搭起来的房子才会稳固。二是灵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找对方法多练习。灵感不是撞到大树的兔子,灵感是森林里面出没的兔子,你要去抓的,但打猎有方法,技术高明的猎人比普通的猎人更有收获。
不是为了写故事写故事,而是要把写故事的能力变成人生武器。我们要享受想象的过程,这个最重要。
21、有怪物:故事起头的一个妙招
为什么要“有怪物”起头呢,因为人天性就有一个本能,就是会害怕。为什么回害怕,因为总觉得有怪物,巷子口黑黑的,有怪物,衣橱里黑黑的,有怪物……。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容易激发想象里的方法。
如何“玩”出一个怪物故事?1.引导共创,问问题,然后引导。2.自问自答:问别人可能问你的问题,然后把答案写出来,再不断修正。编故事有诀窍,要有预告和伏笔,怪物不可以随时随地跑出来,它一定要在特定地方出现,要在关键时刻出现,要在有悬念的瞬间出现。
22、有宝物:一个经典的写作母题
《阿拉丁神灯》的故事结构:1.主人公得到宝物,宝物帮助主人公实现愿望;2.主人公迷失自我,滥用宝物;3.主人公失去宝物,得到教训;4.主人公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得到成长。
宝物是非常好的写作主题,因为人人都有愿望。宝物不仅可以是东西,也可以是神奇人物、能力等各种,你可以从日常生活里找。写宝物的故事,不但要让主人公实现愿望,最重要是要考验主人公,让其成长。
23、结束是开始:找不到灵感?别怕
写新故事有两招:第一招是“后来呢?”第二招是“以前呢?”一个是写续集,一个是写前传。“后来呢?”有两个方向:一是原本好结果又出新问题;另一个是老原因并没有消失,又惹出了新问题。
24、意外加料:如何改写一个经典故事
意外加料就是给故事加入全新意外元素,打破旧框架,写出新内容。例,台湾珍珠奶茶,就是将粉圆加入了奶茶中,创造的一种全新饮品。这个“珍珠”也就是这种茶饮里的意外加料。
方法:一是加新东西,如用摩托车给《小红帽》意外加料。二是加新观点。加入新观点,就是原故事中角色和情节通通是旧的,但你可以加入一个意外的新观点,这样就能增加故事精彩度或者深度。例:用全新观点给《龟兔赛跑》意外加料,输赢重要还是友谊重要?
意外加料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个是选择一个简单故事来改造,如果故事里有一大堆角色,你加料进去就不清楚了,意外的效果就不突出了。第二是加的料越意外越好,加的料如果比原故事还多太多就说不通了,好像珍珠奶茶,如果你加到整杯都是珍珠,最后根本吸不到一点奶茶,那就不好了。
25、木瓜牛奶:“拼装”故事法
木瓜牛奶法就是把木瓜和牛奶打在一起,变成一个混合饮料。珍珠奶茶是“意外加料”,是用少量珍珠加在大量奶茶里面,而木瓜牛奶则是跟牛奶一半一半,两种比重不同。例:《小红帽》混合《三只小猪》。
怎样使用木瓜牛奶法,关键是找到不同故事的共通点,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作,最好有多个衔接点,故事就容易写得自然、有趣。例:《青蛙王子》混合《灰姑娘》混合《睡美人》。
26、改变时空:让故事换个舞台上演
改变时空是改编故事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把原本故事结构情节放到全新时空环境来展开。使用改变时空这一招是,不可以直接套,而是要与时俱进,展开新想象,使用新方案来解决新问题。
27、布景:时空坏境很重要
布景是为文章营造不同的时空环境,衬托角色和情节而设计的。例:如果你要拍咖啡广告,在哪里拍?意大利会很符合喝咖啡的意境。
布景用得好坏主要看能否符合主题。例:如果你是导演,要描写一段情侣分手细节,你会在哪里拍?判断布景好坏的标准就看你设置的布景是否能符合想要表达的主题。
运用布景的一个诀窍就是写细节。例如,如你写夏天,可以写冰棒、荷花、台风、扇子、冷气、短裤、海滩、暑假、蝉叫、蛙叫……这些细节就是一颗一颗珠子,用一根线把他们串起来,夏天的布景就组合出来了,但千万不要提“夏天”两个字。
四、结构
28、箭靶:每一句话都要朝箭靶的靶心射去
箭靶是故事的主题,最好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所有内容都要围绕主题进行。比如孔子的箭靶是什么,他的主题是“礼”,每个人都要循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言谈举止都要和于礼。
设置箭靶时有三个要点:首先,一个故事不管长短只能有一个主题;其次,如果你一下子找不到箭靶,可以先从主角身上找,等主角写完你自然就会找到箭靶了。再次,故事写完检查,把根主题不相关的内容都删掉,这样读者看到你的故事时,才会感觉箭箭命中红心。
29、故事的结构:如何迅速搭建文章的结构
结构是故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房子的骨架,没有稳固的骨架房子就会倒塌。故事结构需要作者的巧妙安排,决不是天马行空或者随意乱搭就可以完成的,每一步都需要很细密的思考。
一个故事的基本结构有三段:开头、中间、结尾。好的开头要引起好奇,所以最重要是写出一个问题来。中间要解决问题,短故事就是问题解决了故事就结束了,长故事是问题解决了新问题或更大问题又产生了,进而不断转折。结尾就是问题终于解决了,可是好的结尾还要有惊奇。比如读者虽然知道问题一定会解决,但没想到会是这样解决。故事有大结构和小结构,复杂故事是大结构里嵌套很多小结构。
30、重复与冲突:让你的文章有看头
重复是让故事情节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技巧,几乎所有好故事的必备技巧。但要注意的是,重复并不是把一个情节原原本本来来回回说若干次。而是要在每一次重复中,把情节一次一次地拉高,加强强度,层层推进,最后达到高潮。
冲突基本分为三种:人物跟人物的冲突,人物多角的冲突,以及人物内内心的冲突。
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冲突。要让一个句子生动,可以使用对比,如三只小猪和谁有冲突?大野狼,因为狼要吃小猪,小猪要抵抗。一般来讲,冲突越多故事就越紧张、越精彩。冲突一般在故事开头就会显现出来,角色设定之初就是对立的,好比龟兔赛跑里面的角色一个快,一个慢。
人物多角关系的冲突。冲突不一定是对立两方,还可能是多角的冲突,比如《西游记》里唐三藏跟孙悟空,他们个性不一样,观念不一样。唐僧总想用道德来感化人;孙悟空爱憎分明,总是一棒把妖怪打死。
人物内心的冲突。内心有冲突有挣扎,人物才有趣,才有血有肉,故事才有深度。如《国王的新衣》,国王知道自己是看不见那件新衣服的,可是他又怕被人嘲笑愚蠢,所以他要假装看得见。因此你会看到角色来回在挣扎,内心有冲突有挣扎时人物就变得有趣了,给读者印象才鲜明、深刻,读者才会更喜欢他,更认同他。因为现实生活里的人就是这样,真实的人就是容易患得患失,举棋不定。
31、因果关系:故事紧凑得像一场旋转的台风
故事中每一步都是有因有果且联结紧密的,这样一路一直循环下去,环环相扣。举例:《穿靴子的猫》情节拆解完一个完整的故事,因果关系就是如果情节A不发生,就不会有情节B,没有情节B,就不会有情节C。
故事有因果关系才不会松散,才能联结紧密。很多故事没有写好就是因为因果关系不明显或者散开了,一散开读者就容易打瞌睡,好像你做蛋糕,各种材料必须粘得紧紧的,如果不紧,烤出来就摊开了。
32、故事的开头:好的开始,成功一半
开头画一个箭靶出来,就等于给整个故事设定了主题。但要懂得一点儿隐藏的美才好,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开头往往更引人入胜,所以开头不宜太直接。
主题不要直接用说教方式来写,要学会隐藏。比如《阿拉丁神灯》的主题是宝物在好人手里可以帮助人,在坏人手里可以祸害人。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这样平铺直叙亮出主题,说教气就太浓了,让人昏昏欲睡。所以,可以间接写,用看得见的东西来写看不见的东西。如:“火,既可以温暖人,也可以烧死人”。这样隐喻开头就可以表现出宝物在不同人手里会有不同命运这一主题。
写主题的时候不要让主角说出来,而是可以让不相干的人说出来,有时候还可以借用小故事。如,当阿拉丁遇到一个乞丐时,乞丐根他说:“火可以温暖人,也可以烧死人”。单凭如此突兀的一句话,他当然不知道乞丐在讲什么,直到后来不断冲突的过程里,乞丐说的话一再得到证明,阿拉丁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乞丐跟自己讲的事这个意思啊。
开头写主题的时候不要太慢。太慢,读者会失去耐心。读者一开始就要快速做出决定,到底要不要继续往下看你的作品,所以你的主题要尽早出现,不可以有过多铺陈。
33、结尾:开头像敲锣,结尾像敲钟
收尾要呼应,点明主题。结尾要美,要有余味。好的结尾就像撞钟,“duang—”钟声要悠长,有回响,才能引人思考。卡罗尔《爱丽丝梦游仙境》,开头:“无聊!无聊!真无聊!这一天,太阳高照,连一丝风都没有。爱丽丝和姐姐一起坐在河边,姐姐在看书,她一个人没事可做,觉得很无聊”。结尾:“她看看四周,她依旧在河堤上,头枕在姐姐膝盖上,姐姐正温柔地帮她拔掉覆在脸上的落叶呢!’多美妙的梦啊!’爱丽丝想。风儿吹过草地,沙沙作响,仿佛小白兔正在草丛中匆匆赶路”。所以收尾回应很重要,并且要制造空间,让结尾变得有余韵。
开放式结尾就是看起来好像没有结束,但其实是一种很有力量的结尾。它创造一种开放式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有更广阔想象的天地。举例:开放式结尾的起源—《美女还是老虎》。
34、高潮:两招制造情节最高点
高潮是故事情节的最高点,就好像一场篮球赛,在球赛最后一刻投入一个三分球,反败为胜实现大逆转,这就是高潮。例:电影《ET》的高潮,就是小男孩骑车带着ET穿过月亮那段。结尾不是高潮,结尾反而要慢、要缓,力量要收住,所有力量要在结尾之前放出来才是最好的,这才是最好的,这才是高潮。
可以通过制造惊奇和制造情绪的方式来制造故事的高潮。
制造惊奇。惊奇,并不是主角遇到的种种困境,而是你没有想到主角竟然会用这种方式克服它们,意想不到。推理小说往往就是把我们带进一个谜团里,最后读者发现:哦,原来揭开谜团的钥匙一直握在主角自己的手中。可以学习写笑话,多看笑话,然后自己写写看。因为笑话就是要不断制造惊奇,才会好笑,而且你也能学会用不同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
制造情绪。制造情绪的关键是要写出感官感受,因为情绪和感官是相连的,跟我们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直接相连。感官是人体验外部世界的雷达,比如味道是通过我们的鼻子感知到的,所以雾霾来的时候我们会说“这空气有点硫磺味,要小心了”你会因为感官而产生情绪。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如果你的感官是麻痹的,你的情绪就不会被调动起来,情绪不在,就不会波动,不会有波动,就不会有高潮。
35、作文就是写故事:时钟图像法
第一方面:起。起,就是开头,开头就是确定主题,命中靶心。可以写一句类似格言的话,作为开头,这样写既简单有精炼,还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读者一开始就能够清晰知道你的走向,你不仅要为读者定好方向,还要帮他们铺好道路,这样他们才能轻装前进。
第二方面:承。承,就是接着开头进一步确定的主题。写“承”的最好办法就是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道理讲多了就像念经,再好的道理也会变得索然无味。讲故事最好用真实的故事,因为真实的故事是证据,是事实,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让人信服。
第三方面:转。转,就是改变方向。比如你之前站在A面思考,后来就需要站到A的对面—B面来思考。方式一,建一个角度截然相反的故事,比如你前面写的是一个关于成功的故事,后面就写一个关于失败的故事。方式二,把前面写的正面故事拿过来反问,如,迈克尔·乔丹如果不苦练会怎么样?J.K.罗琳如果放弃了写作会怎样?
第四方面:合。合,就是结论。下结论之前先别急,不是把你写的东西总结一下就算下结论了,而是要想想这些故事带给读者什么领悟,如果仅仅直接写出总结,就太缺乏感情了。因为你没有把自己带到故事了,你需要加一把火,让自己先燃烧起来,写自己的生活。如,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遭遇一些挫折,比如睡过头、吃太多,自私……可以拿这些小挫折来跟成功故事做对照,把自己融入。最好是用写格言的方式来写一个重复有力量的结尾,就是要像写诗一样,用一个固定句型。
36、作文如何开头:如何迅速切入话题
作文开头要命中靶心,看故事和看作文的时间感是不一样的,看作文的人想要快速抓取有价值的信息,这跟看一本小说的时间感截然不同。
如何迅速命中靶心?一是要缩小范围:往你熟悉与擅长的方向缩小;二是要先想故事:用合适的故事来支撑主题。通过两个方法,一个是缩小范围,聚焦目标,另一个是先想故事,这样的你的第一支箭就成型了。
如何磨好一只箭?方法一:把你的主题问句化,就是把要写的格言拆成两句,变成一问一答。如,所有成功人士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他们经历过很多失败,你可以把这句主题语拆成:“所有成功人士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都经历过很多失败”。方法二:把你的主题人物化,人物化的设计要巧妙,要有趣。如,你现在用“乔丹、C.丹、阿格西、郎平有什么共同点?”来设置问题,读者以为你的答案是:他们都是成功的运动员,但你的答案是:他们都经历过很多失败,越成功的人经历过的失败越多。这样读者就会突然醒悟: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不的答案出乎意料,挺有意思。方法三:把你的主题东西化,就是把道理转化为看得见的东西。可以这样写:“乔丹一天投不进的球比我们一生投进的球还多”。这样一写,就把道理化成了看得见的东西,不只看得见,而且还有对比,形象就更加鲜明。
五、综合
37、英雄之旅:跟神话学大师学习经典原型
写故事要有鲜明的角色,这个角色最好是一个英雄。比如纳粹在二战中屠杀了600万犹太人,这是一个冰冷的数字,代表无尽的悲惨,但冰冷的东西不会让你沸腾,不能让你心情波动,所以我们要找一个高温导体来让读者心情激动。英雄就是最佳的高温导体,他最容易让读者热血沸腾。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崇拜英雄,我们都想变成英雄,我们都想帮助别人,想改变世界。例如:二战英雄“辛德勒”。
写英雄故事有一个武器,叫“英雄之旅”。英雄之旅是一个圆形时钟,按照时钟上12个钟点来写英雄的旅程。“英雄之旅”可以浓缩为四个步骤:(一)英雄收到召唤,(二)英雄接受挑战,(三)英雄克服恐惧,(四)英雄得到奖赏。
38、英雄是什么:英雄是典型中的典型人物
写英雄要写出其让人认同的一面。刻画的英雄,要让读者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相似的特质,也就是说英雄要有一般人的渴望。创造这种认同的方法有:第一,你要在英雄身上找到讨人喜欢的优点;第二,你要在英雄身上制造不讨人喜欢的缺点。例如:阿拉丁、哈利波特。
写英雄可以写另类英雄。理想型英雄应该聪明、自信、勇敢、强壮、有魅力、有号召力的,那么另类英雄就是他不知不觉就撞上了挑战,他身上确实有英雄的特质,但每一点都发展不完全,聪明不够聪明,自信不够自信,勇敢不够勇敢,强壮不够强壮,有一些魅力但又不够有魅力,一下有召唤力一下又没有。还有一类悲剧英雄,这种英雄就是他们的内心有缺陷,在紧要关头没有办法战胜心魔,结果走向毁灭。例如:项羽,他就是内心有一个心魔没办法战胜。
写英雄一定要写英雄的反面,就是大反派。英雄成功过程中一定有一个出来绊他的脚,与其作对。你要把反面人物挑出来,写他的负面行为,这样才可以起到反衬英雄的作用。
39、风格:如何建立你的风格
风格就是一个事物最独一无二的特质,别人替代不了。同样是写字,王羲之、颜真卿、宋徽宗,写出来的字有什么不一样?差别大了,最大的差别在哪里?风格。
怎样建立属于自己的风格?(一)练习,不是盲目练习,有两个方法:A、把作家名作拿来重写一遍,然后回头对照原作家是怎么写的,你漏了什么,想想怎样才能写的更好。B、模仿,就是你拿一个故事,模仿原作者的笔法或者它的结构,看能不能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二)坚持,坚持有两点:A、你要塑造自我,写作这件事没有竞赛,你可以慢慢写,也可以写很快,可以停下休息,睡个觉再写也没问题。B、要坚持塑造出来的这个自我。练习、练习、再练习,就是写、写、写,但练习不要苦练,你是要轻松地练、快乐的练,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只有你知道这个世界的秘密,这个很有趣。
40、写作与演讲:奥巴马和他的首席撰稿人
第一、要用问句和幽默的小故事来开头。第二、要用说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论点。第三、每个论点的段落要用下名言或格言来做总结。第四、你要投入自我来带动感情。第五、你要用笑话来掌握节奏。第六、结尾之前要有一个高潮,要用最爆笑的事,即使悲剧的事情也可以幽默看待。第七、结尾要用重复句型,产生出袅袅钟声一样的余韵。写作口诀:问句起头先,段落下名言,笑谈英雄事,结尾念诗篇。
41、写作与阅读:如何建立你的“弹药库”
阅读分两块:一是多读,你要用故事当磁铁吸出你想要的营养;二是精读,精读要记笔记。
练习分三种:第一种叫刻意练习,找一个主题来训练,这个主题要有对比性才可以缩小范围,击中目标。第二种叫创意练习,你要利用任何东西、任何时间来发散思考。第三种是练习的工具,一个是有意义的笔记本、一个是有意义的笔、再来就是要用你的手亲自书写。
42、英雄就是你:有一份礼物要给你
写作就是一趟英雄之旅,不管你为什么要写作,也许你想要写一本小说,想要写一篇演讲稿,想要写一封情书,想要考试得高分,都是一样。不管你得到什么挑战或者召唤来写作,旅程有长有短,目标有大有小,但都是一个英雄之旅的循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