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保险销售行业的人员,流动性很大,真正能坚持下来长久做下去的,不能说没有,应该说不多。
相比较而言,保险的客户群体则不具有流动性,或者说流动性差,一旦买下,就是终生的客户。
这种服务的不对称性,往往会滋生出买卖方之间的很多矛盾,卖方有时为了销售,或根据自己的偏差理解,把产品推销出去,等买方真正用到,或真正理解产品时,卖方可能“逃之夭夭”了。
公司分到我名下一些客户,有好多是十年二十年前买的保险,还有三十年前买的,现在都已是垂垂老者。
前几天,我拨打了一堆客户电话,确认或更改补充一些资料,其中有一位客户,1954年的,今年69岁,电话里我介绍完自己之后,能听出来他有些小的激动,说,我正要找你们问问,我年轻的时候买过你们的保险,我生病了,刚出院不久,能给我保销吗?
我马上问他什么病,那种直接冲出去的问话,临到结尾时,突然觉得有些不妥,语气中不自觉得收敛起了一些尴尬,说完,有种莫名的担忧,默默等待着电话那端他的回话,这个卡顿,我仿佛看见了电话那端他的尴尬,他回答得不是很干脆,仿佛稍微犹豫了一下,但又很快速的说,肺癌,电话里仿佛沉寂了片刻,随即,我用声音打破,大叔,我知道了,我查询一下,看看合同,一会给您回电话,他赶紧又说,能报销吗?不能报销,看看我就退了吧,语气中含有怀疑,我知道可能时间长,他忘了自己当初买的什么保险了。我说,您稍等,一会给您回电话。
我马上查询了保单电子合同,他当时买的是一份重疾保险,得了重大疾病,一次性给付,但当时买的金额不是很多,一共保障三万,含受益人一万。我内心里突然有些欣慰,觉得能报销,但我又不能保证,毕竟业务不是很熟练,我怕有特殊情况,不能让客户满怀希望,又满怀失望,他的身体还不是很好。
我再次打过去电话,问他身体怎么样?不行的话,我可以上门,拿病例和病理报告,让理赔部看一下,他说他身体可以。
第二天,他来了,我们第一次见面,他看上去挺有精神,挺高,身体较胖,带着鸭舌帽和口罩,没有被口罩遮住的脸,和耳朵旁的白发,显露着他的年龄和沧桑。
我让他坐在大厅的座椅上休息,帮着挂号,期间和他交流,他有一种不信任,隔人千里的感觉,我理解这种当下人与人之间的隔离感,好像过于热情,会害怕有各种“套路”。他说,他的同事买的商业保险,鼻子里长了肿瘤,不给报销,他的可能够呛能给报。
排上号时,当服务人员简单问了几个问题后,让他带着医院开的病例,费用结算单,病理报告,身份证,银行卡(不设限的)来办理理赔时,大叔脖子伸了过去,说,能报啊?没问题,大叔,您拿来,我看看,按您目前说的,能报。
第三天,大叔拿着资料来了,他打我电话,我从办公司来到大厅,递交资料,理赔人员说,下午就能到账2万,他有些怀疑,这么快吗?然后还有一万,理赔人员说,等您百年后,留给受益人的,现在受益人是你老伴,您也可以改成您的孩子。大叔没有听清楚“百年后”,只听到受益人改成孩子,低下头,右手马上举起来,在柜台上摇了两下,意思是不要更改。
晚上,大叔打来电话,说理赔款两万已经到账了,还有老伴的一万,没有打过来,我一听,知道“百年后”他没有听清楚,或没有理解,我内心里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又说了一遍“大叔,那一万是百年后留给受益人的。”他说“什么时候?”我说“百年后。”
他说“哦,我明白了,这样说,我就明白了,谢谢啊。”
挂了电话,我在原地站了一会,想着只见了两次的大叔的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