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朋友的朋友圈里看到她正在追的剧,还附了简介。大致浏览了下,并没有上心。然后几天前吧,突然想到了,就搜索了下,尝试着先看几集,结果看了之后,欲罢不能,追着看完了。
这部名叫《三叉戟》的电视剧,是我少有的先看剧再看原著的剧集。所以现在的状况是,剧集已经看完了,而原著只看了十分之一。
从十分之一的原著中可以窥见的是,原著其实写得也很好,不然不会给剧集塑造一个那么好的骨架,但是跟剧集比起来,原著反而不够丰满。
这么说,并不是贬低原著,而是原著着墨于三个男主,对他们的生活、家人、性格等描写不多,不像剧集,在这几个方面补足了这些缺陷,让男主们的生活、家人变得具体起来,对三人的感情也做了深化,不像原著写得那样,三人之间其实感情并不深厚,只是在共同办案、发挥余热的过程中才变得深厚起来。
在剧集里,三人二十多年前就是个完美的组合,但因为一件事而反目二十多年,又因为一位战友的牺牲而凝聚起来。
在这里,不想过多描述原著和剧集的区别,也不想写剧集里的剧情,只是想谈谈看了这部剧之后的感想。
《三叉戟》是一部刑侦题材的剧,这样的剧其实已经不太流行,现在很少出了,像之前的《重案六组》,都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作品了。现在剧集的主流,要么是宫斗,要么是谍战,或者是抗日神剧。
所以这部刑侦题材的剧一出,勾起了我不少回忆,毕竟我爱看这个题材的剧集。
这部剧的编剧之一,就是原著作者,我认为,原著作者参与,保证了改编成剧集的《三叉戟》那种魂的存在,不至于被改歪。而另一个编剧,则从影视剧的角度,赋予了《三叉戟》鲜活的形。
是的,我认为《三叉戟》的改编很成功,虽然对原著情节做了调整,但是保证了叙述主线的圆满化,把三个主角塑造成有着二十多年战友情的组合,比原著里只是认识二十多年更富有人情味,而且在一开始还交代了三人交恶的原因,在每一集开头插一个三人当年的小故事,都是为了让这种战友情更加令人信服。
对于剧集的评论大致就是这些,接下来,想谈谈这部剧对我的触动。
我曾经写过职场同事关系的文章,大意是说先待人以诚,然后剔除那些对人不诚的人,确保彼此之间的坦诚,让同事就像战友般,可以确保工作更加有成绩。
警察这个职业的同事感情,不像一般职场,更接近于军队,他们的交情,真的是能够过命的,是可以彼此托付的。所以三个男主不仅是同事,还是兄弟,虽然因为一件事的处理而交恶,但植根于骨子里的那种感情,是可以被唤醒的。
我在看这部剧的时候,基本忽略了他们是同事这一事实,而是更多地认为他们是肝胆相照的朋友,是兄弟。
看他们的兄弟情分,可以彼此帮助,也可以彼此争吵,还可以彼此开涮,这份无间的感情,令我羡慕。我有这样的朋友,但不在身边,而距离和时间,可能会冲淡我们这样的感情,我有一个兄弟般的老友,目测彼此情分已淡泊了,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疏于联系和交流。
这三个男主,既是警察,也是普通人。抛开他们警察的身份,看他们普通人的一面,他们也有自己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他们也有各自的烦恼与快乐。
当然,他们还会有各自的心思,有时候,这些心思,还不那么伟光正,但这正是编剧的高明之处:谁说英雄一定无瑕疵?
这三个男主,干了一辈子警察,接近退休,老实地说,他们除了是合格的警察外,其实没有多大的成就。
比如大棍子徐国柱,以前可能威风八面,震慑各方宵小,但现在就是一上街巡逻的警察,还被人抓住执法不符合程序的问题而被公之于众。潘江海则在工作期间摸鱼挣外快,还随时谋划着跳槽挣高工资。崔铁军确实如徐国柱所说,为了破案不择手段。
这三人,一个被下沉当巡警,一个在所在部门摸鱼,一个在后勤部门熬时间,尽管有过辉煌,但现在都不复存在,也不见得有多大成就。
如果用世俗的眼光看,跟他们同时期的郭局,已经升为了领导,而他们三个,啥都不是,行政级别还很低。
可就这三个小人物般的警察,尽管戎马半生,不再少年,但心中还是有自己的坚持和执着,有自己的理想,包括那个贪钱的潘江海,心中还为理想保留了一个空间。而他们,也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拼上老命,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小人物分量虽低,但正是他们,撑起了这个社会的基本面。他们的善恶,决定了这个社会是好还是坏。而我们的社会,不管剧集还是现实,都是整体向好,也就是说广大的人们心中,其实是善大于恶,才会有这个不断向好的社会。而这,正是因为小人物心中的理想。
那些曾经的理想,或许伟大,或许平凡,但是这些理想,支撑了人们内心,也决定了社会走向。所以,不论何时,理想,还是应该被我们小心呵护,不能因为社会变迁而随意抛弃。
我们不提倡理想主义,但我们提倡永不放弃心中理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