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作者: 晋文芳 | 来源:发表于2020-04-20 11:14 被阅读0次
本周计划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大家乍一听这个名字啊,可能有点一头雾水,先说这名字来看,这本书到底是讲什么的呢?其实我们来看一下英文名字就懂了,这本书的英文名叫“ Educated”,没错,这本书讲的就是我们常挂心的,教育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教育问题。

1.教育的内核,实际上是亲子关系

对很多人来说,家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此出生、在此成长,然后自己也要去组建家庭,它是人的起点和归宿。

但不知你发现没有,家庭虽然重要,但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子女和父母间的分歧。

说得夸张一些,许多人生活中总和父母“作对”。

比如顽皮的幼年,不懂道理,贪玩,没有规矩,总是不按父母说的去做。

到了叛逆的少年,有的人不但不听话,还要跟父母对着干,惹得他们恼火生气。

再到青年时期,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父母那一套落后、保守,这时候,我们和父母之间就更容易出现矛盾。

直到中年,我们自己成了父母,有了相同的经历,才突然意识到当年父母的不易。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与原生家庭有着大大小小的分歧呢?

有人觉得,这是时代变化的结果。会用网络购物的你和仍然只会到商店购物的父母,肯定不同。

也有人说,这是思想观念变化带来的结果。老一辈接受的大多是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而年轻人大多接受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先进。

当然,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归根究底,这是教育的结果。每个人通过学习,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才能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从而与父母产生“分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观不同。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了:难道父母把孩子生出来,就是为了让他们产生分歧,并最终“离开”原生家庭吗?既然这样,那还花那么大精力去教育和培养孩子干嘛,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我想,读了今天要讲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本书的作者是塔拉•韦斯特弗,美国历史学家、作家。1986年,塔拉•韦斯特弗生于爱达荷州的山区,到最后她成了这片小山区里唯一的剑桥大学博士。后来还成为了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是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学霸”。

可神奇的是,她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而是通过自学考取了杨百翰大学,然后再一步步获得学士学位,攻读硕士和博士。

这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她的处女作,同时也是她的自传。而这本书的火爆程度,相信大家有些人已经有所耳闻了,毕竟这本书在上市第一周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至今累计上百周仍高居榜首。除此之外,该书还登上《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等世界著名媒体的排行榜首位,全美销量破百万册。2019年,作者塔拉也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就连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都强烈推荐此书。

说到这里,你肯定会感叹:塔拉真是个天才,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

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源于塔拉离开了她的原生家庭,你会不会觉得很奇怪,会不会有很多的疑问?

好,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听听,塔拉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就像比尔·盖茨给她的评价:

这是一个惊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

2.原生家庭是最初的价值观来源

年幼时,每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教育下,塑造最初的思维和行为,形成最早的三观,可以说,原生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作者塔拉也一样,只是她的“第一所学校”和普通人有些不同,因为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塔拉的家庭信仰摩门教,摩托车的摩,开门的门。估计很多人没听过,但实际上,这个宗教在国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全世界约有1400万信徒,其中有600多万分布在美国,是美国的第四大宗教。

曾经和奥巴马竞争美国总统的罗姆尼、美国前任驻华大使洪博培,都是摩门教徒。他们的教义和基督教类似,但相对保守和严格。比如拒绝复杂的修饰,严禁婚前性行为,不穿暴露的衣服,禁止饮酒、喝咖啡、喝茶、吸烟等。

在宗教家庭成长的孩子,一般都性情温和,充满爱心,塔拉也是如此。她年幼时就曾遇到这样一件事:寒冬的一天,她在农场上发现一只冻僵的猫头鹰,体型和年幼的她差不多大。

塔拉费尽力气才将猫头鹰拖回家里,父亲还特地为它搭好窝棚,找来食物,却发现猫头鹰并不领情。那只猫头鹰只是扑打着翅膀,拒绝进食,非常的焦躁不安。最终,塔拉只能将它放了,并和父亲为猫头鹰做了祷告。

听完这个事情,我估计大家也就能认识到塔拉生活的家庭环境了,毕竟这么虔诚的家庭,哪怕在当时社会,也是不多见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塔拉的家庭虽然很虔诚,但他们的生活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这里就要提到塔拉的父亲,这位偏激的原教旨主义者。

什么叫“原教旨主义者”呢?就是一些比较极端的教徒,他们只相信宗教最古老的经典,比如《圣经》和《摩门经》,并且还会严格按这些经典指导日常生活。

他们主张回到原始的生活方式,拒绝现代生活,甚至不相信科学、怀疑政府,因为这些事物都是宗教经典中没有的。

塔拉的父亲极度怀疑政府,总是强调:政府和学校都是邪恶的,人们本可以靠自己活得很好,可这些邪恶组织偏偏要给民众“洗脑”,让他们变成乖乖的小绵羊,安心服从统治。他还认为,医院也经常绑架人的健康,只要你去过一次医院,不管多小的病,都会被夸大,让你对医院产生依赖。

正是因为这样,塔拉从小就没上过学,也没去过医院。父亲要她做的,就是识别并对抗那些所谓的“邪恶”势力,在上帝的引导下,虔诚地活着。

至于塔拉的母亲,虽然没有父亲那么极端,但也非常信任父亲。她从不给孩子买花哨的衣服,也不让他们接触现代事物。她靠着仅有的几本书,教会孩子识字和简单的算术。因为从来不上医院,母亲自学了草药知识,平常给孩子们治病。

为了补贴家用,母亲还自学成为了一名助产士,也就是“接生婆”。由于母亲是无照行医,要价比正式的医院低很多,所以生意还是不错的。母亲去接生的时候,还经常会带上年幼的塔拉,以此打掩护,假装自己是去探望亲戚朋友。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疑惑:既不上学接受教育,也不接受现代生活,塔拉一家要如何谋生呢?

其实这点,塔拉的父亲早就计划好了。他带着几个孩子,经营着一家废品回收站。

塔拉和她的姐姐,虽然是小姑娘,但也得和几个兄弟一起捣鼓着废旧器械,一天到晚身上都脏兮兮的,指缝里总是充满污垢。塔拉每次想洗掉这些污垢的时候,父亲却不以为然,反而觉得这是“诚实的污垢”。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父亲居然还导演过一场“世界末日”。他不知从哪里看来一则预言,说公元2000年将会出现一场灾难,人类将会遭遇巨大危险,物资将变得极度贫乏,外面还会有“千年虫”出没,主宰人类生活,只有少数人才能生存下来。

于是全家花了很长时间为世界末日存钱,并在山里挖了一个洞穴,囤积了许多粮食、水源,甚至还有枪支弹药。在1999年的最后一天,一家人如临大敌,等待世界末日到来。想必结果你也知道了,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太阳照常升起,父亲反而非常沮丧,母亲只好组织了一次旅游,安慰父亲受伤的心。

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家庭或许非常保守、偏执,甚至有些滑稽。但在幼小的塔拉看来,这里并没有那么糟糕。因为,从小的宗教教育,让她的思想和行为与父母高度一致,很多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在塔拉那里却理所当然。

说到底,是原生家庭给了她最初的价值观,将她塑造成了一个虔诚、保守的摩门教信徒。

很多人也是如此,自己小时候受家庭的影响,会形成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即便这种生活方式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在当时却很难意识到,总是觉得童年非常充实和快乐。这其实就是原生家庭给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完全适应并融入当时的环境,在外人看来或许有些异样,我们自己却很难察觉。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当我们开始长大,接触更多的人,接受更多的教育,认知和思想发生变化,价值观也会发生转变。

3.青少年时,人们原生家庭的价值观开始“松动”,产生自我意识和想法。

塔拉也是如此。虽然父母对她关怀备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塔拉的心理慢慢发生了变化。

她发现,邻居们有时会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她。别人家的小孩总是去上学,而她却总要去废品站干活儿。其他的女孩儿总是干净清爽,光彩照人,而自己总是穿着大号的衬衫,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

异样的感觉渐渐在塔拉心里发酵,她发现父母并不像小时候那么“全知全能”。尤其是在一次探望患病奶奶的时候。

奶奶患上了癌症,母亲想用自己制作的草药给奶奶治病,可奶奶拒绝了,选择了去医院化疗。

因为在奶奶看来,这些草药根本治不了癌症。但在母亲的一再请求下,奶奶还是勉强接受了母亲的“肌肉测试疗法”,用了一些药。传说中,这种治疗方法能唤起人体的“生命能量”,产生意想不到的神效。这种方法听起来已经很不靠谱了,结果塔拉的爸爸还在一旁叹息说道:这样是不会有用的。因为奶奶从内心里就不相信草药,这是一种不虔诚的态度,所以别想指望草药有用。

可事实上,不论是虔诚还是草药,有时候可能都不太管用。

他们从奶奶家回去的当晚,在路上遭遇了严重车祸,一家人都受了伤。然而,在父亲的坚持下,他们都没有去医院,而是回到家中自己休养。塔拉的脖子在车祸中摔得动不了了,母亲还专门找来一位“生命能量”专家,举行了一系列仪式。塔拉本以为很快就能好起来,但她在床上足足躺了一个月。

塔拉渐渐意识到:所谓的“生命能量”其实就是自愈,父母的治疗方法,并没有多么神奇。

除了父母之外,真正让塔拉发生改变的,还是她的两个哥哥。

塔拉家有兄妹六人,她是年龄最小的,其中的两个哥哥对她影响很大,他们一个叫作肖恩,另一个叫泰勒。

在她看来,肖恩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从十几岁就开始打架斗殴,经常进警察局,后来还与父母闹翻,离开家庭到镇上去打工。后来他回到家,整个人变得非常粗暴,他经常叫塔拉“妓女”,对塔拉随意打骂,只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更可怕的是,肖恩对此没有任何愧疚,他觉得,这是作为哥哥教育妹妹的“特殊方式”。

肖恩经常强调:塔拉会在自己的“教育”下变得“成熟”。但实际上,他带来的只有痛苦和恐惧。

更令塔拉受伤的是,父母居然认为,这只是孩子之间正常的玩闹。再加上肖恩很善于狡辩,这些行为并没有引起父母足够的重视。

这导致塔拉在成年后,始终不敢与肖恩对话。她对肖恩产生了一种来自本能的恐惧。有一次肖恩遭受车祸,塔拉甚至萌生出一丝庆幸,希望肖恩就此死去。然而肖恩活了下来,继续对塔拉实施暴力和侮辱,这使得塔拉渐渐产生了逃离家庭的想法。

可是,塔拉虽然有意逃离,但她毕竟没离开过家,也没有受过教育,更没有谋生手段,自己能去哪呢?

就在这时,另一个哥哥泰勒给她提供了方向,那就是上大学。

泰勒从小沉默寡言,在兄弟姐妹中是绝对的“异类”。他喜欢静静地听音乐、看书,平常没事的时候,他喜欢思考、写作。比起家里的保守和落后,他更向往外面世界的开放和先进。后来,他通过自学考试上了大学,离开了父母,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工作和学习。

毫无疑问,父亲和其他家人,把泰勒的行为看成是“背叛”。因为在他们看来,学校是给人洗脑的地方,到那里去接受教育,就等于给思想戴上镣铐,成为政府的“奴隶”。

可泰勒却无视家人的意见,而且乐在其中,比起家庭,他更愿意呆在学校。当泰勒知道塔拉的遭遇后,也建议她去考大学。毕竟,他很了解教育的意义,也坚信只有大学,才能拯救塔拉的生活。

于是塔拉在泰勒的引导下,坚定了考大学的想法。她也开始听音乐,在废品站工作的闲暇时间找书看,寻找一切机会学习。最终,塔拉通过两次自学考试,考上了大学,离开了父母和哥哥,那一年她只有17岁。

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塔拉的青少年与很多人不一样,她虽然没上过学,但也慢慢意识到:曾经自己崇拜的爸妈不再像幼年那般“神奇”。

这与我们的青春期一样。

当我们发现,父母也有不知道的东西,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原生家庭那套价值观就开始发生变化,人的自我意识便开始产生了。也就是说,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父母的形象会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当然这不是指父母与孩子反目成仇,而是指父母以前的高大形象会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能力有限的正常父母形象。

当青春期的“能力有限”和幼年的“全知全能”相比,孩子们内心的落差可想而知,甚至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和父母产生矛盾,许多叛逆行为也就产生了。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与父母产生距离的过程,但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这又是一个开始独立思考的过程。

人们不再对父母唯命是从,不再盲从传统家庭带给自己的思想观念,而是开始反思,立足自身,立足将来,去寻找更符合自身实际的思维想法。

4.成年后,我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逐渐“离开”家庭

现在我们知道,从幼年到青春期,人的思想会发生变化。那么,在青春期之后又将迎来什么呢?

那就是很多人慢慢“离开”原生家庭,寻找真正的自我。

当人们接受更多教育,在抛弃过去思想观念的同时,还要“重塑”三观。然而,对所有人来说,离开过去的原生家庭,寻找新的生活并不容易,这既要经受远离家庭的痛苦,又要迎接新环境的挑战。

就像刚才说的,塔拉逃离了宗教信仰浓厚的父母和那个有暴力倾向哥哥,好不容易来到大学。可她刚逃离了家庭的苦难,就马上遭遇了学业的挑战。

一方面,这个来自山区宗教家庭的女孩儿,十分缺乏社会经验,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在同学们眼里她十分古怪,总是穿着宽大的T恤、衬衫和褪色严重的长裤,没有一点女性特征。思想还特别保守,排斥那些性感时髦的同学。

另一方面,没有上过学的塔拉也无法适应校园学习,她连基本的作业都很难完成。当老师布置作业,让同学们撰写论文的时候,她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论文,因为她平常几乎只看宗教书籍,阅读和写作能力低得可怜。

当别人很快写出小论文,塔拉却要花几个通宵才能憋出来,况且她写的一点也不像论文,更像宗教里的诵经和祈祷。

塔拉的词汇量也很低。有一次,课文上出现了一个单词叫“大屠杀”,塔拉不认识,便当着全班同学向老师提问。实际上,这个单词并不生僻,于是老师以为她在借机扰乱课堂,批评塔拉说:“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词汇,不应该用来开玩笑。”经过这件事情,老师和同学们觉得她不仅难以相处,而且非常恶俗,竟然拿很严肃的事情开玩笑。

塔拉虽然无知,但也能清晰感受到来自周围人的偏见。她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观念、知识乃至生活习惯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很多同学开始嫌弃她,避开她,就像她当初想逃离自己的家庭一样。

就在这时,她的生活费也不够了。毕竟塔拉的家庭收入本就不高,加上父母不太支持她上大学,塔拉经常要靠打工来赚生活费。她在摩门教会找到了一份兼职,为年迈的主教打零工。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打工期间她又患上了重感冒,整个身体状态也非常差。

学习困难、生活窘迫、身体的病痛,再加上老师和同学们的不理解,塔拉已经快没有退路了。

塔拉也曾想过,是不是该回到老家,回到自己熟悉的废品站,虽然那里保守、闭塞,但那是她熟悉的环境,如果能够忍受下来,她也许会像其他的兄弟姐妹,安稳过完一生。

但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后,塔拉还是决定坚持下来。幸运的是,教会的主教发了善心,给塔拉提供了一份助学金,暂时解决了她的经济问题。好心的室友也伸出援手,带塔拉去看病,帮着她融入校园生活。

她开始彻夜地学习,补充落下的知识,并疯狂阅读,补充自己的词汇量,提高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塔拉开始改变观念,改掉家庭带给自己的行为习惯,主动与人交往,从原来那种保守的世界观中走了出来。

随着塔拉和同学、老师的不断接触,塔拉明白了很多真相。比如,父亲曾经说过邻居家的孩子因为不去上学,全家都被杀死。她却听老师说出了真相。实际上,政府怀疑他的邻居窝藏间谍,想要上门搜查。邻居不愿让警察进门,导致后来发生冲突,引发枪战,最终出现意外。

邻居虽然不幸遇难,但他的孩子却活了下来,并获得了州政府的巨额赔偿。那孩子成年后专门写了一本书,揭露那次不幸的案件,在美国十分畅销。

塔拉还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的根源。他父亲那种偏执、暴躁和诋毁政府的妄想,其实是一种精神疾病的典型症状,叫作躁郁症。而哥哥肖恩的暴力倾向,则是严重的人格障碍。肖恩经常侮辱、打骂她,父母却并不重视,这是落后地区男尊女卑的陈旧观念。女孩不应该露出身体、孩子不能到学校上学、女性要接受男性的攻击甚至侮辱,这都不该存在于现代社会。

教育就像一把武器,把宗教和家庭带给她的思想牢笼彻底“摧毁”了。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相信科学,开明的、自信的、全新的塔拉诞生了。

在这个过程中,塔拉的学习也开始突飞猛进,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老师和同学们也开始理解并接纳她。他们有的给塔拉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有的在生活上帮助她,为她争取更多资助。后来,塔拉成了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更被推荐到剑桥大学攻读硕士。

经过大学教育,塔拉实现了蜕变,她从一个虔诚保守的摩门教徒,变成了一名思想自由的学术精英。

对于塔拉偏执的父母,他们完全不能理解塔拉的剧变。在他们心里,原本纯洁善良的摩门教徒塔拉,经过学校教育却变得思想堕落了。她不再遵守教义,甚至去去医院看病,笃信现代科学,这显然已经被政府“驯化”了。

父母为此忧心忡忡,甚至千里迢迢跑到学校,专门监督塔拉,为她举行摩门教仪式,想要帮她感受所谓的“生命能量”,重新回到“上帝的信仰”中。塔拉断然拒绝了,她只是带着父母在大城市里游玩了一阵,想让他们感受现代生活,但父母始终有些心不在焉。

还有塔拉的混账哥哥肖恩。即使塔拉上了大学,他的侮辱和虐待也始终没有停过,他甚至当着塔拉男友的面,把塔拉的头按进马桶,直接导致塔拉和初恋男友分手。无助的塔拉只能欺骗自己,告诉自己肖恩是在开玩笑。可她的噩梦从来没有停止过,她不止一次梦到肖恩虐待自己。

她曾鼓起勇气,联系同样受到虐待的姐姐,和肖恩在父母面前对质,想逼他承认错误,收敛暴行。可让人失望的是,父母还是站在肖恩那边,他们认为是塔拉的反应有些“过激”,强调这最多只是“过火的玩笑”。

更让人无奈的是,塔拉刚刚融入现代社会,却成了家庭中的“异类”。在保守的父母、兄弟乃至亲戚面前,他们觉得塔拉才是那个慢慢堕落的人。那些生活在爱荷华山区的家庭成员甚至“团结”在一起,对塔拉进行批判,要求她“变回来”。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塔拉的经历,成年以后,遇到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父母乃至整个家庭却毫不支持。想学个新兴专业,搏一搏将来,家长却认为没听过,觉得不靠谱。想找一份上升空间大的工作,累一点,多学一些东西,父母却觉得不够稳定。想等一个有缘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家里人却认为应该从身边找,知根知底,能走得更远。

无论如何,在他们看来,自己才是有“问题”的那个人。

其实说到底,这是生活的时代环境不一样了。我们的上一辈,大多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教育程度不高,甚至受过战乱、饥荒的威胁。对他们来说,收入稳定、家庭圆满就是一生的追求。但年轻一代的孩子没有经历过这种生活。他们大多不愁吃穿,接受了更多的教育,对事业和感情往往有不一样的要求,坚持自己的想法。

有趣的是,这种变化往往始于我们接受的教育,来自我们收到的外界信息,父母却始终没有察觉。

直到我们的想法超出父母的认知,在他们看来:孩子突然变得不像孩子,进而产生恐慌。

他们没有发现,在教育的过程中,孩子的价值观已经与家长不一样了。

当这种价值观上的分歧出现,便像一股洪流,推着人们向前,尽管会存在许多阻力,但最终都将被冲破。

5.教育的最终目的:与家庭“和解”,追求想要的生活。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教育的结果,是让人建立自己的价值观,那我们以后,究竟要如何看待家庭,又如何与父母相处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 那就是“和解”,勇敢追求想要的生活。

有人说过,家不是用来讲道理的地方,的确如此。

在我们看来,自己的理念或许更加先进,但老一辈的生活智慧也并非一无是处。实际上,一个时代、一片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烙印,各种不同的想法的确可以共存。

教育虽然会使人暂时“离开”,但它的目的并非让我们不理家人,甚至被家人孤立,而是要实现自我发展和创造,最终的结果是与家庭和解。

但是,书中的塔拉却没有这么幸运。

面对极端的父母和哥哥,她觉得自己要崩溃。因为与家人的关系恶化,她的学业受到巨大影响。她把自己关在宿舍里,不停地刷电视剧,只为了消磨时间。

即使临近毕业,她也不写论文,仿佛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幸好,在这个“至暗时刻”,他的男友和之前引导他的哥哥泰勒始终支持她。

泰勒经常和她通电话,并告诉她家里的情况,并为了她和家里断了来往。男友也一直守在塔拉身边,不断开导她。有了他们的支持,塔拉才一路强撑下来,读完了硕士,又继续完成博士学业。

这时,塔拉总算意识到:自己虽然读了博士,并努力融入现代社会。但那个爱荷华山区的宗教家庭,极端保守的宗教氛围、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和被虐待的恐怖经历,这些挥之不去的噩梦,始终是自己的心里“阴影”。

最终,塔拉做出决断,彻底与原生家庭决裂,保持自己在现代社会的观念和生活。她再也没有回到那个养育她的地方。她始终记得,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时,父亲给了她一个僵硬的拥抱,认真说道:“你知道吗,我很爱你。”塔拉回答说:“我当然知道,但这从来不是问题所在。”

在那以后,她再也不和家里联系,而她一半的家族成员也不再理她。

塔拉后来成为了一名历史学家,继续通过教育和研究探索人生。对她来说,和原生家庭彻底决裂,和父母“断交”,意味着她可以自由地追寻梦想,但这并不影响她回顾过去的一点一滴,也不影响她对父母的爱。

也许你会觉得,塔拉和家庭断绝关系太过于绝情,但是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塔拉从小没上过学,但她始终在思考自己和家庭的关系,尤其在她观察到自己家庭的“特别”,在她被哥哥虐待后,那种寻求变化,寻求解决办法的思想就没有停止过。

这种思考来自于她对身边事物的感知,也来自哥哥的引导,甚至来自另一位兄弟的暴力逼迫。

但真正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教育的作用。当然,这种教育不仅仅是我们所说的书本教育,而是包括广义上的学习和思考。

我们可以看到,离开家庭后,教育对塔拉的改造是全方位的。尽管她遭受虐待、被轻视,但她始终在寻求出路。在学校虽然也遭受众人的白眼,但她也能正视自身的问题,沉下心来认真学习。

后来,这种进取的态度让她获得更多知识,也逐渐得到更多答案,从原来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中走了出来。

从塔拉的身上可以看到,学得越多,受到的教育越多,一个人就越是开明,越是自由,这就是教育给人带来的良性循环,让人在窥见真理的同时完善自身。

可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正视教育的作用。

每个孩子都曾经把父母当作“上帝”,将他们的话当作“真理”,对父母言听计从。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每个人会渐渐产生自我意识。你会发现,父母教给我们那套价值观,或许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生活。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

因此,人们开始和父母产生矛盾,产生逆反心理,觉得他们思维陈旧,不理解年轻人。久而久之,我们渐渐告别原生家庭,建立自己的价值观,独自成家,追求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我们虽然不会像塔拉那样,和家庭彻底决裂,尽管和父母保持密切联系,但思想观念大多也是渐行渐远了。

因此,我们更应该理解教育的意义。

首先,不要轻易被上一代的旧观念所束缚。遇到问题应该有自己的看法,试着用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去解决问题,不要太依赖别人;其次,在产生逆反心理时,不要太过激烈。每个人多少会和父母有些矛盾,但这其实是一个必然过程,我们需要客观对待,而不是一味地激烈反抗,这样才能减少很多痛苦;最后,应该不断地学习,通过新的知识和技能,帮助自己融入更加开放文明的社会,在更广阔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与家庭有一些摩擦,但这大多是观念的碰撞,不会影响彼此感情,这便是与家庭的和解。

所以回到书名,《你当向鸟飞往你的山》。

原生家庭会给人的一生打上烙印,这是我们与父母的情感纽带。

但其实每个人又是一只“鸟”,就像那只塔拉捡到的“猫头鹰”,倔强而坚毅。

我们都要一步步长大,通过教育和学习扩展自己的认知,变得独立,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

不管遭遇多少苦痛,流过多少眼泪,但最终,每只“鸟”都会离开家园,通过教育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找到那座“山”。

这是教育的意义,也是每个人的归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lr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