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宝妈说:女儿幼儿园大班,每周给30块钱零花钱,有一天回来跟我说我们班的小朋友没有一个人有零花钱,只有我有,太开心啦。
有人的回忆却是如此:小时候一分零花钱也没有,跑腿买菜找零剩下的几角钱也要上交给妈妈。事实上家里不穷,在同龄人中甚至还算殷实。和小朋友一起去小卖部,他们买零食吃,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人却用一生治愈童年。
之于我,零花钱,承载了童年时的一些小确幸……
我出生的年代与现如今相比,夸张一点,可以说是天地之差。我家与邻家比起来,尚算得上“富裕”。家里孩子少,只有倆女孩,不像邻家三个、五个,甚至七个孩子的都有。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孩子能吃饱穿暖已是很美好的向往了,还谈什么零花钱,那时的“零花钱”是一个很陌生的词儿。
但我跟姐姐却有零花钱,只是我们那时尚不知这种钱称之为“零花钱”。姐倆的零花钱大部分是从奶奶那儿得来的,少许部分来自于父亲。奶奶给的零花钱是天天有,父亲是偶尔给。奶奶每天给我和姐姐各五分钱,星期天或逢年过节是一毛钱,可惜那时星期六不算假日,每周的收入生生的少了五分钱。
那时的五分钱与今日的五分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六、七时年代,一分钱可以买到一颗糖,两分钱可以买到一盒火柴,而五分钱则可以买到一个馒头或一个火烧,还能买到一根冰棍。若是上角的钱,两角钱可以买到一盒香烟,五角可以去饭店吃一碗面。若是上元,那就不得了了,可以买一斤肉、一斤虾之类的了……
所以那时奶奶给的零花钱简直让我的童年充满了欢乐……
我们那条胡同上下各有一家商店。胡同下端的那家商店属于综合性的店铺,有卖日用品、衣服饰品、点心糖果的;胡同上端的那家商店是一家食品店,各种零食、糕点还有水果。
奶奶的零花钱让我整个童年时代都是那两家商店里的常客,放到现如今,我可是那两家商店妥妥的VIP客户。
隔两天,我就会去一趟这家或那家店。拿着一毛钱,一分钱买一块水果糖,九分钱买一两枇杷梗。
枇杷梗是山东的特色小食,因形似枇杷的梗子而得名。其色泽金黄,入口松脆。酥脆又香甜的枇杷梗是那个年代孩子们的最爱。
这种小食延续至今,几家品牌食品公司都在生产,超市随处可见。之于我,却没有了从前的诱惑。
逢年过节零花钱积攒多的时候,就可以买牛奶糖、买贵重一点的糕点了
有时回想一下那时的情形也蛮可笑的:那么个小东西,个子没有柜台高,举着手里两个或几个硬币,从营业员叔叔或阿姨手里接过来一颗糖,一包点心,然后乐颠颠的在路上走着、吃着……
有时想着想着也会有泪水溢出……
小时候,我娘说我馋时,总会会多加一个字“懒”,所谓“又馋又懒”。所幸成年以后,我渐渐远离“馋”与“懒”……
我娘也经常怀疑一母同胞的姐妹差距咋就这么大?这种怀疑时至今日仍然存在,当然不是“馋”,不是“懒”的问题,而是“过日子”方面。
我姐从小就爱攒钱,奶奶、爸爸给的零花钱一分都不花,全都积攒起来。攒多了,我爸就用白纸将我姐的钢镚卷起来,一卷一卷地收藏在她的抽屉里。
有一次,我姐发现她抽屉里的钱少了五分,立刻就开始嚎啕大哭,爸妈赶紧帮她翻遍抽屉找这个五分的钢镚。我姐哭的那叫一个惨呀,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哭的手都抽筋了,哭的邻居以为我家出大事了……
我姐的哭声终止在爸妈终于在抽屉的角落找到了这枚五分的硬币,我姐的这场哭,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家人终身难忘……
事隔多年,我弱弱的说一句:那枚丢失的硬币是被我藏起来的。本意是想拿她的钱去买零食,小孩子胆小,不敢,先尝试着藏起来,看看她知不知道,不知道的话再拿走。然想不到,我姐发现后如丧考妣……
不过这件事家人无一人知道。小时候害怕不敢说,长大时害羞不愿说……
有句话说“三岁看老”,的确如此。我姐“过日子”过了半辈子,日子也被她过的盆满钵满,丰衣足食。
我娘说我“挣一个花两个”,我爸说我“低收入高消费”,在他们眼里,我生生成了个“败家子”……
我觉得如今我也是越来越会过日子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狂热购物、消费了……
不过我始终认为儿时那些花零花钱的日子是弥足珍贵的;让我每每回望过去的时光,总有一种“太开心”了的感觉萦绕在身边……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当这个孩子说出“太开心”的那一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