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主教到非洲的一座教堂参加祝圣仪式。由于教堂的椅子不够,主教不得不坐在一个装肥皂的木箱上。仪式开始不久,木箱突然破了,主教尴尬地跌倒在地,然而对于主教的遭遇,教堂内没有一个人失声而笑。
仪式结束后,主教对该教堂的神父说:“你们这里的人真有礼貌,我本来以为自己摔倒在地上,会引起所有人大笑呢。”
神父回答:“噢,他们还以为那是仪式的一部分呢!”
如果教堂里的人不是第一次参加祝圣仪式,对于主教的失仪之举或许便会捧腹大笑了。在这个笑话描述的情境中,大家都从众而不笑,是因为他们认为不笑才是对这种场合的正确反应。
空中小姐在飞机上递了一杯酒给牧师。
“现在离地面多高?”牧师问道。
“两万英尺。”
“我看,我还是不喝的好……因为这儿离我们总部距离太近了!”
牧师所谓的总部就是信仰中的天堂,当接近“总部”时,牧师便自觉地按照“总部”的规则拒绝了杯中之物。
上述两则故事反映了心理学中的一个效应——场化效应。
所谓“场化效应”,是指由群体心理场所产生的效应——一个个体本来不具备某些个性特征,但是一旦进入某个群体后,便会被这个群体所产生的心理场所磁化,从而产生某些自身不具备的个性特征行为与情绪。这种现象犹如物理中的磁场,铁本身不具有磁性,被磁石磁化后铁就具有较强的磁性了。
关于场化效应的产生原因,有如下解释:
一是集体意向说。它认为群体心理场能产生一致性的集体意向,这种集体意向是一种从许多人的潜意识中发展而来的。该理论认为,群体中的人,似乎都有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他们接受社会传染,并模仿他人行动,也易于受到催眠的暗示。
二是精神感应说。它认为同一群体的人,集中注意于同一个对象,很可能产生同样的情绪,以致共同做出出格的举动。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在群体中的行为比较安全,不怕受到惩罚。当然,人们也往往认为群体的要求总是对的。
三是模仿说。这种理论认为,群体中的情感或行为是从一个参与者传到另一个参与者,其实质是模仿。社会学家布鲁迈是这一理论解释的提出者,他对社会传染进行研究后,指出:“群体行为吸引并感染了许多人,他们中有许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动于衷的观众和旁观者。开始时,人们可能只是对那一行为感到好奇或者有些兴趣,当他们获得那种激动的精神,就会对那一行为更加注意,同时也就有介入的倾向。”
四是循环反应说。该理论认为,主要是循环反应过程导致了“场化效应”。在这个过程中,情绪和行为在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传染,导致大家趋同一致化。例如,在一次演出中,只要有一个人喝倒彩、扔东西,便会导致更多的观众喝倒彩、扔东西,行为从个人波及到群体。
五是责任扩散说。它认为置身于群体之中,个人分摊到的行为责任很小,因此一些平时胆小、怕事、保守的人便会做出一些一个人时不敢做的事。
六是从众说。它认为群体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压力,如果个体不按群体规范行事,便可能被群体其他人员冷落、责难、孤立。为了避免这些恶性境遇,个体便会做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举动。
对于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情境,或者不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的场合,为了避免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不合时宜而招致他人的取笑,很多人都会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观点和做法,产生从众行为。
要避免场化效应的影响,杜绝从众行为,关键在于我们置身大众场合时,要保持头脑冷静,不随波逐流、不附和别人,不被众人的意见所左右,要有自己独立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