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69885/d34391425adce214.jpg)
为人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和最好的教育,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但孩子在成长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有时父母们是急在心里,却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若是用了错误的教育方法,结果还会适得其反。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东北大学讲师Amy Morin就将这些育儿错误总结到了一本书中,书名是《精神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13 Things mental Strong Parents Don’t Do)。该书出版后瞬间引起轰动,阅读人数超过5000万,成为了亚马逊畅销书。
不仅如此,Amy Morin还是《福布斯》、《今日心理学》和《Verywell》等杂志的定期撰稿人。她的TEDx演讲,《变强大的秘密》,是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TEDx演讲之一,观看人数超过900万。她的建议被包括《时代》、CNN、CNBC、《今日》、《早安美国》、Inside Edition、福克斯新闻、Fast Company、Business Insider和Success在内的众多媒体报道。
最近,Amy Morin就接受了美国CNBC电视台的采访,分享了打压孩子信心的七大育儿错误,一起来看看吧!
1、让他们逃避责任
不愿意让孩子去劳动、不想让孩子因为学习外的事情分散注意力算是我们父母的通病了。父母们通常会认为做家务活会让孩子浪费精力,增加他们除学习以外的的负担。但是,一些适当的义务劳动实际上有助于他们成长为更有责任心的大人。
履行与年龄相称的职责会让他们感受到作为主人翁的意识和成就感,除此以外,一些简单的家务活还能锻炼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现在,很多大人反映如今的孩子很矜贵,就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要让孩子自己动手。要知道,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还不够,自己动手也是一样重要的,不然他的想法总是会停留在脑海中,成为不了现实的成就。
因此,父母让孩子帮忙洗一些小衣物或是顺手带走垃圾还是有必要的。
2、阻止他们犯错
现在的孩子所经历的失败、被拒绝或是搞砸了的结果都太少了。每每在我们的孩子遇到要解决的情况之前,很多父母都会急于在孩子跌倒之前先将孩子拉住。这有可能是出自父母的关心,怕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也有可能是父母自己对孩子期待太高,不能接受孩子的失败。但无论是过度保护还是自我期待,防止孩子犯错误已经让他们失去了学习面对挫折如何反抗的机会。
但学院君在《想做成功的父母,请先允许孩子犯错》一文中提到过:每一个人都会犯错,无论年龄阅历,更别提小孩子,失败不可怕,每一个错误都是人生中最伟大的老师,每一次失败都是他们建立自我精神力量的机会。
所以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坦然接纳孩子的失败,带领孩子在失败中学习,从而一点一点向成功靠近。
3、保护他们免受情绪困扰
小孩子的情绪都是不稳定的。如果他们遇到问题,情绪的波动很可能会让他们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比如大哭大闹、撒泼打滚这类。这时候,父母们千万不要不管不顾,等着孩子自己哭累或是怒斥孩子不听话。在孩子情绪过激时,应该先安慰孩子冷静下来,这才是应对孩子情绪反应的正确方式。
当然,我们用语言或是行动的安慰,帮助他们平复心情,仅仅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初步的简单框架,以帮助他们去理解自己的感受。
之后,我们应当帮助孩子去识别这些触发他们情绪的因素,去教导他们如何应对这些因素,如何进行自我调节,以便将来他们适应社会时能更轻松的应对这些情绪。
4、传达不真实的情况
这些年,还是有不少父母在奉行“富养女穷养男”的这种旧时育儿方式。所以,有些父母会对孩子隐瞒真实的家庭经济条件,诸如父母会说“我们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买得起新鞋,因为我们家很穷”之类。但这样的隐瞒并不能使孩子从小就建立父母想象中的“独立与节俭”,反而会让孩子过早地感受到生活的苦涩和窘迫,以及失去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他们也许从小就开始拿自己和他人相比较,会更在意金钱,在意物质生活,这很有可能影响到他们未来几十年的心态。毕竟在那些所谓“穷了20年忽然发现家里贼有钱”的反差背后,孩子自卑的种子早已种下,待人处世的方式也很难改变了,说不定还会诱发孩子挥霍无度的心理。所以,在生活中,父母们对孩子诚实一些吧,明确告知孩子家里的经济状况,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金钱观教育。
5、过度保护
当然,将孩子留在自己的保护盔甲内可以免除父母的担忧和焦虑。但是,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分寸,一旦保护过度,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这层保护会使他们与挑战隔离开,孩子看似强壮地长大,但实际上内心确是脆弱的,可能遇到一些小事就被打垮了。
所以,父母们不要觉得在自己有能力时能帮一点就帮一点,请记住,你的能力不是为他挡住所有挫折的,而是帮助他建立一颗强大的内心。如果孩子连面对生活的勇气都没有,那父母的保护岂不是变成了一种伤害?
刚出生的小鹿立刻就要学会跑步,雄鹰直击生命的挑战学会飞翔,海龟破壳而出不能有任何外力帮助······父母应当视自己为指引者,而非保护者。即使很难放手,也要让孩子自己体验生活。
6、期待完美
对孩子寄予厚望是常态,但过高的期望所产生的后果,父母和孩子或许都难以承受。当对孩子期望过高时,他们可能甚至懒得去尝试,反正结果注定了是失败,或者他们一直在努力却永远达不到期望值,渐渐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所以,我们给孩子制定的长期目标,除了要给出最后的明确期望外,也要将这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或者说是短期目标,陪着他一步步完成。
另外,不要对孩子说“你这么聪明,一定可以做到”,因为一旦失败,孩子可能因这句话迷失方向:明明我努力了,我很聪明,却还是做不到,是我不够聪明?还是我不够努力?长此以往,孩子或许会由于要让自己显得聪明,而变得惧怕挑战。
7、纪律,而不是惩罚
孩子需要清楚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父母要明确纪律和界限,同时分清纪律和惩罚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做了错的选择和人品的败坏完全是两回事。
例如:一男孩因打破学校的玻璃而选择了轻生,还给奶奶留下了字条。这么小的一件事,竟然把一个几岁的小孩子逼向绝路,可见,对于一些打压式的老一辈育儿方法,必须要得到改正。
换句话说,纪律使孩子有归属感有信心,他们将来可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而惩罚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为力,甚至走投无路。
这就是Amy Morin总结的7个育儿错误,各位父母记住了吗?其实,这些育儿错误我们在以往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到过,希望父母们能铭记于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