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篇》
15.4: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这篇感悟最深的是,一个人看到的世界,反映他自己内心的想法,如果一个人体内没有德,那他就无法体会真正的德,就会以小人之心来度君子之腹,所以当我们看别人不顺眼的时候,不妨先向内看反省是不是自己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所有的恶言恶语实际上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别人怎样思考他就会怎样看待世界,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就会表达出什么,如果内心光明充满爱,充满道德,自然也会以善意来看待他人看待这个世界。
15.4孔子说:“仲由!知晓德的人太少了。”
15.5: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15.5孔子说:“能够不做什么就使天下得到治理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什么呢?他只是庄重端正地面向南地坐在王位上罢了。”
这里讲的是无为而治,在管理者看来管理者要做好领导,要实现无为而治,要恭己,领导者要无为者,而致也要有必要条件,就是要有得其人和得其道。
15.6: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15.6子张问怎样才能处处行得通。孔子说:“言语忠实诚信,行为笃厚恭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能行得通。言语不忠实诚信,行为不笃厚恭敬,即使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立时,就好像看见‘忠实、诚信、笃厚、恭敬’的字样直立在面前;在车上时,就好像看见这几个字靠在车前横木上,这样才能处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衣服大带上。
言忠信,行笃敬,说话要信守诺言,不能信口开河说大话,行为要厚重恭敬,做事情不能张扬,夸大,傲慢,招摇,最好的方法就是一言一行都足够谨慎,笃敬厚重,恭敬,沉稳。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给自己一个暂停键,人的思维很容易形成惯性,所以在情绪失控的时候,在得意忘形的时候想想自己的座右铭,自己的思维暂停一下,让自己更加成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