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冰底学堂创始人,连续14年创业者,《大学迷茫问答》《底层能力》图书作者晋早)
之前在河西做了一次嘉宾,做了个简短发言,出乎意料,被夸赞了。
先看看老师们给我的留言:
![](https://img.haomeiwen.com/i9164711/3aa305902e5f1eb2.png)
说好评如潮不敢当,但开心是真的
感谢老师们的认可
这是广西钦州市思政课骨干教师、市级微党课奖项获得者的学习活动,共计上百位老师。他们在这里培训六天了,下午是做结课展示,我作为课程点评嘉宾受邀参加。
毕竟都是优秀教师,他们的课程展示都很棒,我几乎挑不出问题。但我还是从我十多年的软实力研究角度,给上台的老师们给出了一些建议。
想不到的是,主办方张玉玲老师在中间跟我说:你点评的都是干货,大家很期待。培训快结束时,张老师又跟我说,“感觉你讲的都是干货,这样吧,最后你上台做个分享吧。”
啊,我没做准备啊。我以为就是坐在下面点评一下别人讲课,没想到还要上台讲课。
好吧,我临时花了几分钟,做了几张ppt。考虑到大家接连学习6天了,比较累了,我就上台分享了20分钟。
我的主题是:如何做一个生动的老师?
我之所以决定用这个题目,是因为我觉得,思政课、党课,其实比较难讲。不是内容难讲,而是通常题材比较严肃,要讲得学生喜欢听、乐意听,就不容易。我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有同学反应这类课程比较乏味,老师大多照本宣科。
所以,我就想讲讲,如何把严肃的课程讲生动。
首先,我告诉大家,这是可能的。举了个例子,法学是不是听起来很严肃?印象中是不是一些枯燥乏味的条文?但有一个人火了,他就是B站的罗翔老师,几百万粉丝。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我说,没有枯燥的内容,只有枯燥的人。就像没有不好吃的菜,只有不会做菜的人。
其次,我想解决一下老师们“把课讲好”的动力问题。毕竟,体制内的老师,讲不好课,也没太多关系,不会下岗。所以可能存在动力不足问题。
我分享了我做老师十多年的经验:我觉得,教课不应该只是一份糊口的工作、一份拿工资的工作。教课应该是一种享受。如果学生坐在下面玩手机、打瞌睡,我会觉得工作很没意义,我会很没成就感。所以,我会想尽办法让学生乐意听我讲课。因为这是意义感、成就感的需要,我觉得这是工作最大的意义。
为了解决“把课教好”的动力问题,我还讲了两点:
把课教好,其实是一个提升和完善自己的过程,让自己变得更有趣。
为了把课教好,大家可以给自己定个目标——风格市场化。什么意思呢?不仅让本班的人喜欢听自己讲课,而且让全年级的人喜欢听自己讲,最好是全校的人都喜欢听自己讲,最最好的是,让全国的人喜欢听自己讲。全国的人怎么听得到?别忘了,现在是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像罗翔教授一样,在各类短视频、中长视频平台影响更多人。毕竟,我一直认为,才华是掩盖不住的。
我也分享了一些具体把课程讲生动的方法,包括细节化、故事化,这里就不重复了。
在分享中,我说:细数过往,有两件事情让我成长最快,一是创业,二是教育。
创业经历的挫折、失败很多,要学的东西很多,所以成长很快,要不是创业十多年,我应该没有现在这么成熟老练。
教育就是给人一碗水,自己要准备一桶水。大量学习是必要的,尤其是我们这类全新的赛道——软实力教育。最关键的是,我做教育十多年,我有无数时间来回味反省自己过往的种种足与不足,然后做了改进,让我变得越来越好。
虽然我只每位老师点评了几分钟,最后做了20分钟的讲课分享,但还是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肯定。这让我很开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9164711/4fe5493c88174707.jpg)
但我肯定不会骄傲,首先是,这是我十多年的研究结果。输出自己最拿手的部分,获得认可,本不奇怪。其次是,我在这次活动中,也从各位骨干老师和袁老师处学到很多。
最后,感谢有阿阳这样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