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在说,做号挣不到钱。
其实三四年前,我跟小伙伴们一样,在平台挣不到钱,对平台充满了满满的怨念。
但真的没有人挣到钱吗?一年多前我代表有书参加一个头条的会,有幸看到了很多在头条挣到了钱的作者。
比如脑洞历史观的蒋柳。16年,头条刚刚崛起的时候,他跟我们一起做的头条,我们在一个群里。那个时候确实是有很多作者挣不到钱,群里充满了各种对头条的吐槽。
我也属于后者,吐槽平台太烂,收益太低,很多当时的大V也吐槽着吐槽着,就离开了。我也属于佛系更新,有一搭没一搭的兼职写着,大都是几十个几百个阅读,偶尔来个十万加百万加。
脑洞君也在那个作者群里。但他几乎不怎么说话,如果不是因为他脑洞历史观的名字比较脑洞,我可能会完全记不住他。
但是那次的会上,我彻底地记住了这个人,并且给了我很大一个警醒。
他讲到他们初期如何两三个人一个小团队一起没日没夜的研究选题,打磨内容,研究平台的规则,一群喜欢历史的人,坐在一起简直就是天雷勾地火,他们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
其实那个时候平台确实太多bug了,没什么高质量的读者,也没有现在这么完善的生态,他们当初也并没有做得多好,但凭着对历史的热爱,他们扛住了,最终依靠拔尖的数据迎来了平台的扶持,他们才开始进入春天:迅速涨粉,阅读量节节攀升,内容成熟且稳定。
如今他们马上300万粉丝,接一条广告一两万,卖一本书火一本,大几百块钱的书照样卖到脱销,成为了真正的头部大V。
那个时候我才开始真正端正自己的态度。——是啊,平台只会选择那些专注打磨内容的人,只会选择把内容做到极致的人。你不够好,为什么要指望平台去扶植你呢?
我那个时候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媒体人的傲慢与偏见。我曾经以为我是个善于自我反省,是一个少说话多做事的人,但现在看来,我做得还远远不够。首先在思维上,我已经被自己局限住了。我跟很多人一样,习惯性地靠指责平台来掩饰自己思维和战略上的懒惰。
平台永远不会雨露均沾,只会把优质的资源倾斜给最好的作者,他会从各个维度对你进行数据分析,然后给你定一个级别,进而确定你是潜在优质作者,还是优质作者,还是属于被平台放弃的作者。包括我们自己做MCN,我也不可能搞共产主义,还是得通过数据和内容质量的评判来筛选哪些账号值得我们重点扶持,越是内容优质、更新勤奋、活跃积极的小伙伴,越容易成为我们的扶持对象。
也是从那个时候,我才开始认认真真地像脑洞历史观一样去研究平台,去研究标题。可以说,那次蒋柳老师的演讲,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
傲慢与偏见,永远是我们最大的天敌。指责平台是容易的,而把吐槽平台的时间拿来,去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才是脑洞历史观崛起的原因。
作为内容创作者,我们始于热爱,久于坚持,成于勤奋,终于专业。而如果我们始于热爱,陷于偏见,沦于懒惰,败于焦虑,那么我们最终连我们不屑的自媒体我们都做不成,我们谈什么左手文案,右手文学,不偏不倚,中庸之道?
于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收起纸媒人身上普遍具备的傲慢和优越感,开始“诚心正意”(是的,我一再提到诚心正意,是因为它让我知道态度端正是多么的重要)。也就是从17年年底的时候,我的个人账号才开始进入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那段时间平均阅读量做到了十万加以上,我算是终于度过了我做自媒体账号的“绝望之谷”。
那个时候了解到,原来平台自有一套筛选机制,你能不能成为综合数据的前20%,这个才是问题的关键。你如果在内容优质程度上不占优势,那你就提高你的活跃度,你如果活跃度不够高,那就专注打磨好每一篇稿子,你的内容质量就要非常非常顶尖,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偏科,没门功课都要成为“全年级前10”,平台没有不选择你的理由。
这样的机制,很残酷,但是也是真正符合市场规则。我们必须要学会市场这只手,调动大家良性竞争的积极性,让大家永远都能看到成长通道、上升通道。
之后,我把我吐槽的时间拿来去研究平台,我现在闭着眼都能知道头条的哪个功能,也明白了头条的各种运作机制,比如热搜、话题、带货等等,一个平台就如同一个大迷宫,等着你去探索,你如果真的热爱,你一定会乐在其中的。
没有谁是一上来就对平台了如指掌的,没有哪个平台是一上来就生态完善的。简书做不到,百家做不到,头条也做不到。
然而哪个平台都会有佼佼者脱颖而出,简书每年都会有人出书成名,头条百家每年都会有人挣钱,求仁得仁。我曾经研究过他们,他们都有过很多共同的特征:
第一是真正的热爱,所以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里如鱼得水,能吃得了苦,并且不那么在意平台给他们的“满足感”,他们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就已经享受到了满足感。
第二是专注,他们会把有限的精力拿来做他们最擅长最感兴趣的事情,不会因为觊觎其它领域的大流量而放弃自己的垂直领域,他们会跟曾国藩一样广积粮高筑墙,不断地做好自己专业领域的护城河,不断深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而很多“聪明人”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总想着使巧劲,走捷径,结果浅尝辄止,博而不精。
第三就是好奇心,勇于探索的精神。我曾经跟一个60后的大学教授成为忘年交,就是因为他一个教授级别的人,竟然对新媒体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好奇心,不光是好奇,还勇于探索,一个摄影号,因为“善于发现美”,已经做到了三万多粉丝。所以他这种开放的心态,注定了他即使到了80岁的时候,也有20岁的心态。想到的是很多被自己禁锢住思维的人,20岁却已经是80岁的心态,放弃了自我成长,放弃了终身学习,浑浑噩噩地终了一生,仿佛人生没有来过一般。
做号如同做人,人是什么样的境界和格局,做出来的号,一般也会体验出什么样的境界和格局。希望咱们的小伙伴们都能立志高远,“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共勉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