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微信或B站搜索 “大中不小啦”查看视频版,也欢迎加入我们的线上读书会:https://space.bilibili.com/327592408
大家好,我是大中,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书是《被讨厌的勇气》
先从书名说起,《被讨厌的勇气》说的不是勇气它被讨厌了,而是说你要有勇气接受别人的讨厌。但如果你认为这就是一本讲如何做自己的心理自助书,那就小看它了。它其实想讲的阿德勒心理学。阅读它可能会给你带来3点根本性的改变:
对解释世界角度的改变
对人际关系理解的改变
对人生意义定义的改变
这三点看起来都很大,很根本,那我们就来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1.解释世界:从佛洛依德“原因论”切换到阿德勒“目的论”
先说看第一点:解释世界的角度。
习惯了科学思维训练的我们,一般都自然地接受了“因果律”。即使是在佛教等宗教里,也有因果报应的说法。于是当我们遇到一个现象,往往会去追问,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心理学领域,这就是佛洛依德和荣格所推崇的“原因论”。
在“原因论”的解释框架下,好像说只要凑够了这几个因素,结果就会按逻辑产生。看起来这种框架很通用,但是,它有两点解释不了:
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人与人的反应,会有所不同,有时还是截然相反。比如,都是清贫之家的儿子,一个奋发向上,一个人穷志短。
既然所有决定未来的因素都在过去,那是不是未来就被决定的,不可改变的,因为过去已经都事实上固定了。
面对这两个困境,阿德勒提出了“目的论”,意思是说,人之所以会这么做(当他有意识时)或会是这个状态(当他无意识时),是因为背后有他各自的“目的”。因为不同的目的,所以同种情况下,会有不同的行为。所以,对于那些裹足不前的人,困住他们的其实不是“客观性事实”,而是心中的“目的”或者叫“主观性解释”。
书中说到: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没有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才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写小说例子
为了理解阿德勒“目的论”相比于佛洛依德“原因论”的不同,书中举了写小说的例子。
如果有一个人,他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但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可能会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来作品,也从未去参加任何比赛。这里的“写小说”,你可以替换为其他的任何事情。
你看从“原因论”的角度来解释事情就是这样。但真的是因为太忙吗?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也就是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不行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脸红的例子
你可能会说,上面的例子还是只对纯心理活动的解释,那你怎么解释一些生理性的反应呢,比如脸红。好,现在我们想象一下,有一个女孩子如果要去和喜欢的男孩子表白,她很不确定对方是否会接受自己,想到她自己真的要去表白,脸就一下子红了上来。
从“原因论”来解释,脸红是可能因为心跳加速脸部毛细血管破裂,那为啥心跳加速呢,是因为女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再往下推就变成,要解决脸红问题,就要先解决自信问题,看起来是个大工程。可是脸红问题真的要去解决么?
我们再尝试从“目的论”的角度来梳理下。女孩脸红时心里可能在想:“如果告白肯定会被拒绝,到时候就会更加没有自信”。可以看到,正是因为这样的恐惧心理,所以才会制造出脸红这样的问题来。如果此时贸贸然地治好了脸红这个给自己推责的理由,然后又遭受了打击,让女孩如何面对自己呢。所以作者说,这种情况绝对不可以为其治疗,如果那样做的话就更难康复了。可以看出来,阿德勒心理学是把脸红的目的理解为“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其实我们应该做的,首先是让她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应该要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
和脸红相似,我们周围也有很多很“宅”或者“自卑”的人。他们在意识上,未必很明确地思考过要回避人际关系,但是他们潜意识一定顾虑着避免让自己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那如何避免受伤呢?答案很简单: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脸红也好,闭门不出也好,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不会遭到拒绝。就算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我还是很讨人喜欢的。
为什么不愿意改变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相信你已经感受到阿德勒“目的论”解释世界方式的不同,它所倡导的解决方法也不同于“原因论”那种“头痛医头”的逻辑。后面你还会发现,阿德勒心理学其实是想通过支持你“改变目的”或者叫“改变解释”来促成你“行动的改变”。在说如何促成改变前,我们也可以先讲讲人为什么不愿意改变。
书中讲到:那是因为,你在不断地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尽管旧的生活方式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轻车熟路。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但是,如果你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会更加痛苦、更加不幸。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贪图轻松,缺少勇气呗,这里算是点题了。诶,这么说起来勇气是被人讨厌了这种解读也对的哈。
2.人际关系:四退一进
说完对解释世界角度的改变这第一部分。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对人际关系理解的改变。
在这本书里,两位作者指出了一个很本质的洞察:人生绝大部分痛苦来自人际关系。关于人际关系,少有人不迷惑的。这本书的大半部分都在讨论如何重新看待并处理好人际关系。要从这洋洋洒洒地大篇对话中梳理出核心要点,确实费了不少劲。现在想象一下你面前有一团乱麻,你要解开它,你会做什么,你肯定不能一上来就解问题吧,你得先退后退后退后分析清楚情况然后再进来。所以我把它提炼总结:改善人际关系的四退一进。
一退:从干涉中退出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武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所以我们第一个要退的,就是从干涉中退。用阿德勒的术语来说就是进行“课题分离”,之所以叫课题而不叫问题,是为了让事情本身更中立。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马上简化,因此发生巨大的改变。
要进行课题分离,第一步是分辨清楚当前的课题是谁的。阿德勒提出了一个非常简明的判断方法,你只需要考虑一下:“这个课题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那这个课题就是谁的”。
以父母看待孩子学习为例,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一一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85】
课题明确清楚了,你要做的是: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当然不干涉不代表不影响不引导,只是让你控制好力度。
二退:从竞争中退出
说完一退,开始说二退。
阿德勒主张“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自卑感也是由此而起。
自卑感本质与竞争有关。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自卑感可以成为促成我们的努力和进步。例如,对学历抱有自卑感的人,很可能会下定“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心,从而让自己通过努力改变现状。
这里,和自卑感相似的另一个概念是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比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 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就是一种自卑情结,你知道凡是叫情结的多半是有问题的,是不该要的。
阿德勒不鼓励竞争,他鼓励你只需自己不断朝前迈进即可,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说的更绝对一点:就是让你放弃与任何人竞争,自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做比较。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只有这种自卑感是健康的,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胜者和败者。当我们意识到胜负,会产生“A君上了名牌大学,B君进了那家大企业,C君找了一位那么漂亮的女朋友,而自己却是这样”之类的想法。这样的你,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正是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才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才会产生自卑情结。
竞争的可怕之处不只于失败的一方,对于胜者来说,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他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 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存在。
生活中,你可能还会“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这也是因为你太习惯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了。你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但是,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当某人陷入困难的时候,你就愿意伸出援手,那他对你来说,就是可以称为伙伴的存在。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世界就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存在了。
三退:从斗争中退出
如果竞争更严重,那可能就是斗争了,也就是权利之争。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退:从斗争中退。
面对斗争,甚至是“攻击”,我们常常困惑,应该“忍耐”还是“回击”呢?我记得在得到里,罗振宇还推荐过一套方法,我总结为12个字:“以礼相迎,遇牙还牙,见礼回礼”。这是一套博弈论思路下的解。我隐隐觉得这里第二步里可能存在一个无限循环的bug,对于我们人类种种感性个体,很可能陷入“以牙还牙”无限循环。
阿德勒提出不同的观点,他说你不应该从“忍耐”还是“回击”的“敌人”视角考虑。你应该做的是:通过平静的语言交流,用语言背后的逻辑来对事情进行说明。他建议你都不应该动用或者依赖发怒这一工具。如果事情是你错了,那就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就好。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62】
上面说的是你是权力之争的被动方,阿德勒还建议你,也不要成为斗争的主动方。有时候你意识上好像没主动,但行为上却主动了,这一点也需要特别注意。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不自觉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开始了权力之争。
四退:从期待和评价中退出
下面我们聊聊这最后一退:从别人的期待和评价中退出。
在我们的本性里,好像有一种本能,那就是很期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点赞,也可以说,我们很容易按别人的期待而活。的确,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上,走着就不会迷路。就算错了,也有背锅的人。但是,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会迷路,甚至也会面临着“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可是再难,路自己走才自由,否则就会像是过了别人的一辈子。
另外,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想要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因此你需要勇气,这算是第二次点题了。
至于别人如何评价你,按前面说的课题分离的思路,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左右。你还要做的就是自由地做自己。
一进:进入共同体
说完了四个退,是不是感觉都好像快退到深山老林里,都不用和别人交往了,其实并不是的。
阿德勒除了说:人生绝大部分痛苦来自人际关系。他还有下半句,那就是,人生绝大部分幸福也来自人际关系。我们知道,如果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自然会小,但这种关系在生活中产生的喜悦也小。只有拿出勇气进一步加深关系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用雷军的话说,就是要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有更多更深度的伙伴,就是这里想讲的进。
进入共同体
阿德勒把进的方向,概括为找到共同体。共同体的认知会给我们的行为带来深刻的变化。
家就是我们第一个共同体,也是最熟悉的共同体。想象在一个家庭里,晚饭结束之后,餐桌上满是餐具。孩子们回了自己的房间里,丈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只有妻子在收拾。而且,家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个人打算帮忙。如果按照常理考虑,这种情况下,有些妻子就会产生“为什么不来帮我?”或者“为什么只有我干?”之类的怨言。事实上,此时如果非常焦躁地洗餐具,不仅自己不会觉得有趣,就连家人也不愿靠近。另一方面,如果是一边愉快地哼着歌一边洗餐具,孩子们也许会过来帮忙,或至少营造出一种容易帮忙的氛围。
但是,我相信也有另外一大类妻子们,即使听不到家人的“谢谢”,也会一边收拾餐具一边想“真开心自己可以照顾好这一家人”。
造成两类妻子不同反应的关键认知差异是什么的,对,就是共同体。后一类妻子为什么会有奉献精神呢?这是因为能够把家人视为“伙伴”,家是个“共同体”。若非如此,肯定会产生“为什么只有我干?”或者“为什么大家都不帮我?”之类的想法。在视他人为“外人”的状态下所作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但是,如果他人是“伙伴”,所有的贡献都是自发而真诚的。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进入更大的共同体:
联想到时下正活的电视剧《山海情》,李大有为什么不愿意跟儿子去莆田住好房子,也是因为涌泉村是他的共同体。马德福为什么不愿意从闽宁镇上调到市里,因为闽宁镇是他的共同体。都是共同体,马德福的共同体是不是比李大有的更大些。
阿德勒进一步指出,你应该进入更大的共同体。我们举一个学生的例子来说明。
现在假设你是个学生,那你的学校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共同体。在共同体中你很可能会遇到某些麻烦,受到欺负、 交不到朋友、功课不好或者是无法适应学校这个系统。也就是,你有可能对于学校这个共同体不能产生“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这种时候,如果你认为学校就是一切,那你就会没有任何归属感。然后就会逃避到更小的共同体,例如自己的家里,并且还会躲在里面不愿出去。
但是,正确的路径不是退回到更小的共同体,相反,你应该关注“还有更多别的共同体”,特别是“还有更大的共同体”。
在学校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而且,我们都是那个世界的一员。如果学校中没有自己位置的话,还可以从学校“外面”找到别的位置,可以转学,甚至可以退学。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越走越宽广。【122】
为共同体做贡献
有人问阿德勒,幸福是什么,阿德勒的回答是:在共同体里做出贡献。
做出贡献最直白的方式就是工作,只是我们对工作有很多误解。现代社会很多人认为工作就是谋生的手段,这当然也无可厚非。但是这点上,我更欣赏日本匠人的看法,他们把工作当做是修行的手段。阿德勒在这里主张的是:工作是做出贡献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形成归属感。
在这个视角下,就容易解释,为什么有些富豪已经拥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巨额财产,但他们却依然继续忙碌工作着。为什么要工作呢?是因为无底的欲望吗?我相信不是。这是为了做出贡献继而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获得巨额财富之后,富豪们会参加慈善活动,也为了能够继续体会到自我价值、确认我还“可以在这里”。【153】
有句古话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每个人的共同体的半径有大有小,半径越大你的格局越大,心态越平和,对待人际关系的困惑也就越少。
3.人生意义:“终点”切换到“当下”
人际关系是个大话题,经过这四退一进的梳理,期望可以让你心里可以澄明些。
可是我相信,有些人在干涉、竞争、斗争、期待、评价中逗留那么深那么久,和他想达到人生目标很有关系,而这人生目标又是从他怎么定义人生意义里导出的。所以这第三部分,我们来谈谈人生意义。
我们从小的教育,都在让人立志,于是你会看到太多郁郁不得志的人。远大目标就好比登山时以山顶为目标。假如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也就是说,“ 真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那之前的路程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
那么,假如你没能到达山顶的话,你的人生会如何呢?不能到达山顶,可能因为天气,可能因为体力,或者因为事故或疾病。“在路上”的“临时的我”,还有“临时的人生”,人生就此中断。这种情况下还有人生意义么?
其实,这种把人生理解为故事的想法,与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紧密相关。在这种视角下,会把人生的大半时光当作“在路上”。
其实我们不应该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一个又一个“当下”。我们不妨把人生想象成一次旅行。旅行时,我相信你不会想尽快完成过程到达终点,你会选择享受过程的每一个瞬间。
现在假设你是大学生,让我们带着这种“当下”的角度,来看看你会如何过好你的大学学习生活。每一天,你都会为自己的进步而开心,这样的进步可以很微小,可以是解开一个算式或者记住个单词。如此一来,“今天能够做到的事情”就变得很清晰很明确也很有成就感。今天这一天,就为此存在, 而不再是为遥远的将来的考试而存在。
人生也一样。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就是准备阶段。一直想着 “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这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就会焦虑,只能着眼于每天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书里说,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直忽略 “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这又让我想到了是枝裕和《步履不停》里,树木希林对他郁郁不得志的小说家儿子说的,如果他一直想着未来怎么会幸福呢。
好了,关于人生意义的第三部分就讲到这里,期望你的视角可以从“终点”切换到“当下”,以此获得更自由自在的人生。
4.末尾
最后,做一个总结。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心里想着“做出贡献”,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认真过好每一个“当下”,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没必要与谁竞争,没有必要满足谁的期待,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往前走,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一路陪你走的,是你的共同体,终点则是一个更大的共同体。【181】
我的分享就要结束了,最后分享点和内容无关,和形式有关的感想。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对话体,这个主要是本书第二作者古贺功劳,我觉得这是他在向柏拉图的《对话录》致敬。古贺写书的节奏感也控制的很好,每段对话最多不超过4页,然后新开一节,来展开新的话题,就像登山的阶梯一样均匀,极大地顺滑了阅读的体验,推荐你自己看看。
好,感谢收看,我是大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