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高老头》有感

读《高老头》有感

作者: 刘淑莹 | 来源:发表于2020-04-06 22:37 被阅读0次

  今年三月初看到一则新闻,新闻是一家五口人在福州酒店坍塌事件中遇难,被发现是姿势让你心碎,妈妈护着女儿,爸爸护着妈妈,在生命的危机关头父母首先考虑到还是孩子。

  父母爱孩子胜过一切,读完《高老头》后更坚信这个观念了。

  我们来感受一下两处对高老头的描写。

  最初对高老头的描写是箱笼充实,里外服装,被褥行头都很讲究。勺子、羹匙、食器、油瓶、镀金的早餐用具,有相当有分量,伏盖公寓的老板娘帮他整理了都舍不得放手,每天早上有理发匠帮他把头发扑粉,梳成鸽翅式。

  最后对高老头的描写是,用来葬送高老头的棺材是穷人用还是向医院特别便宜买来的,棺木上连块黑布都没遮到家。丧礼既没排场,也没有后代,也没朋友,也没亲属。

  是什么原因让高老头落魄至此呢,他是去赌了,做生意破产了,还是在外面包养情人了?不,他都没有,他是被他的两个女儿榨干了。

  对完这本书后我这里五位陈杂,久久不能平静,我为高老头碰上了着两个不肖女而感到伤心,为他感到悲哀,可是又被他的父爱给感动了,从他的思想、行为无不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他尽一切可能让她的女儿们过贵族的生活,对她们百依百顺,她宠爱的女儿们,一个成了贵族的夫人,一个成了银行家的夫人,两个女儿把父亲榨干了后便把父亲赶出了大门,在临死前见他儿女的最后一面的愿望都没有实现,只有欧也纳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年轻人为他奔走,给他哭丧的只有被他的父爱而感动的欧也纳。

  是什么完成了现在的局面呢,我们唾弃高老头女儿的行为,可怜高老头。但是我们不难看到完成这一后果的很大程度是由有高老头对他两个女儿的溺爱造成的,他对他的女儿们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一味的纵容,他女儿已经习惯了对他的索取,没有把他当做是最亲近的人来爱戴,而是把他当作了提款机,他没有钱了自然就没有用了。

  这让我不难想到,我们现在社会对孩子的教育。俗话说隔代亲,现在一个孩子可以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位老人宠着,在家里是小太岁,一家人以他为中心,他说什么是什么。

  这样不难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往小来说但是去到学校就很难以自己为中心了,很难和同学们相处,造成性格孤僻。

往大了说,他走向社会后很难称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以自我为中心,他很难和别人合作,很难把工作做的很好,他工作做不好,他的一生也不会过的太幸福美满,他看到的只是对人对他的不满,别人故意为难他。

  惯子如杀子,这一部小说让我对爱的理解更深刻了。爱不是娇惯,不是溺爱。爱是把目光投向未来,为孩子的前途打下基础。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离开父母的怀抱后去自力更生,打拼事业,创造自己的辉煌!

相关文章

  • 读《高老头》有感

    《高老头》此书叙述了一位富有却又孤独的老头住在偏僻街区的伏盖公寓里,且住的是最上等的房间,但最后在两个女儿无限制的...

  • 读《高老头》有感

    我读了巴尔扎克所著的《高老头》,感触很大。这部伟大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以及人与人之冷酷的金钱关系...

  • 读《高老头》有感

    社会的本相:法律跟道德对有钱的人全无效力,财产才是金科玉律。 高老头,一个面粉商人。他有钱,有很多钱,于是,他...

  • 读《高老头》有感

    读完《高老头》,我眼前浮现了当时巴黎社会的形态,人与人淡漠的关联,金钱、社会地位至上的道德原则。甚至父母和子女的之...

  • 读《高老头》有感

    刚刚把《高老头》一书读完。 故事里的高老头从万贯家产到一无所有,甚至去世都要靠别人资助,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

  • 读《高老头》有感

    今年三月初看到一则新闻,新闻是一家五口人在福州酒店坍塌事件中遇难,被发现是姿势让你心碎,妈妈护着女儿,爸爸护着...

  • 读《高老头》有感

    我们是否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这样的现象:父母竭尽所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换来的不是孩子的感恩,而是孩子更大的欲望。最终直...

  • 2018-08-20

    读《高老头》有感 作者:张暄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书,是我们每天必不...

  • 读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有感

    面粉商高老头,把毕生感情和财富都给与他的两个女儿。 他爱她们,无底线的爱。为了满足两个女儿骄奢的生活。不惜自己节衣...

  • 《高老头》,可怕的利己主义

    读《高老头》这部小说,总是会气不打一处来。这世间,真的会有高老头这样的父亲吗?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塑造的富有典型意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高老头》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ui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