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静心出题,题目:角度
正文:
每个人基于成长环境,学习经历,还有家庭环境的不同,都会有自己是特有的思维模式,这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人,如果每一个人都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那我相信很多不必要的争吵,不必要的麻烦就会少很多。
最新的例子就是小曲区的旧房改造,还有煤气改造这件事情,旧房改造拖拖拉拉的,也两个月了,小区里的环境弄得乱七八糟,每天施工就施工一小部分,拖的时间太久了。
这是我作为小区业主的感受。
可能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每天早出晚归,太辛苦了,中午也就只能躺在那个泡沫板上休息一会儿。而且施工的条件非常恶劣,尘土飞扬的,就这样,还有的人不满意。
这可能是施工人员的感受。
看到没,每个人去看问题的角度不会是多面的,而只是单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因为其他人的感受,我们想当然地忽略了,可能我们认为跟我们不太相关。
可是许多争吵,许多事端也正是由此而来,所以呼吁大家在指责别人之前,先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一下,这样我们多了一个理解他人的步骤,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大的火气。
第2件事情就是:老旧小区改造之后,紧随而来的煤气改造,对于这件事情,我其实一开始怨言也是特别大。
因为从开始到现在验收,拖拖拉拉已经差不多10天的时间了,每天都需要在群里问进行到哪个步骤了,需要我们怎么配合。
即便是这样,有时候还是阴差阳错地错过了。
请假了,施工人员又不来。不请假,施工人员又来了,总是这样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就没有一个正向的沟通程序。
业主群里也是,换表员,打压员和业主之间,闹哄哄的,互相指责。
小区业主认为天天请假,老百姓哪能承受的这样的结果,然后打压员、换表员又觉得,我每次来你都不在,你还指责我,有没有道理?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沟通流程上不顺畅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其实就算怎么顺畅,也还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插曲在,因为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请假都不是那么容易,而工程进度又不能像还没有入住的小区那样顺畅,所以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抱怨。
不过好在最后都顺利的解决了,包括我家这个单元,今天也是又联系了验收员,刚刚验收结束,也告诉了一些注意事项,不过要想顺利的用上天然气,还是要等两天。
这么长时间都等了,等两天就等两天吧。
举两个例子就是想说,每个人看问题都有自己的角度,在我们能力范围内,我们可以尽量比别人站得高一点,远一点去看待问题,这样就不至于让自己的情绪特别多、抱怨特别多,也给自己、给别人一点空间。
你只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许就可以避免一场争吵,一场事端,进而让双方都拥有一份好心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