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在中国的历史上能够称得上是“战神”二字的都有谁,你知道吗?”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说:“我知道,在《隋唐演义》当中的李元霸,他使的那一对“擂鼓瓮金锤”,每一个锤都重达800斤,打得十八路反王可谓是节节败退。
还有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俗话说得好:“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可不是盖的。
甚至是在秦汉末年楚汉时期的西楚霸王项羽,也是一位战神级别的存在。其中“霸王举鼎”的典故,即便是到了现在民间还在流传着呢。
而我们今天重点要介绍的是,在《战必求歼:白起》一书中,战国末期四大名将之首——白起。
在书中作者金泽灿通过清晰明了的语言,给读者讲述了白起的一生,几乎也还原了当时战场上的残酷。
自古以来无论是在中国的神话体系还是在名人传记,都会有这样的一个规律:“如果这个人注定是一个伟人,他出生时必定会天降异象,然而白起也不例外。”
书中说:“在白起出生时,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云朵幻化出形态各异的图案:有的像奔马、有的像卧、有的像飞龙、有的像吼狮,其中一小片浓云特别像一头饿狼,仿佛要从空中一跃而下。”
本书通过十五个章节介绍了,在白起短短的三十七年的人生中,为秦国攻下七十多座城池,歼灭敌人超过百万,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从无败绩。
那么,白起为什么会这么的勇猛无敌呢?在他的战略中,有一条让我们现代人听起来都不寒而栗的战略,那就是战必求歼。
那么,他是如何歼灭敌人的呢?在一次与司马梗讨论兵法时,白起有这样说过:“国以人为本,只要杀掉他们的士兵和所有成年男子,女人还能干什么?仗也就根本打不起来了。杀一是为罪,屠万即为雄;屠得百万,方为雄中雄。”
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采用合适的战术对敌人发起进攻。
比如:白起最出名的两场战役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伊阕之战”和“长平之战”。
在“伊阕之战”中,他采取了逐个击破的战术,最终以数万的兵力歼灭了韩魏两国的数十万联军。
而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利用诱敌深入,成功使赵军脱离了阵地,然后再分割包围的战术。歼敌数十万,俘虏也数十万,此战使赵国再也没有能力与秦国抗衡了。
从此以后白起的名声鹊起,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也为秦国打下了统一六国的基础。可是,白起终究还是躲不开人无完人的规律,在政治上他就像一个不成熟的孩子。
公元前257年,白起在秦王的命令下被赐剑自刎了。可惜的是身为一代战神,不能血战沙场而死,却是死在了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当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