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读到这样一段话,“每个学生都是在自己的学习状态中模糊前进。因为每一刻关注的焦点都可能发生变化,即时出现的意识对象总是由自己和情境的互动形成。所以,学生不可能把自己单独分离出来,以审视自己之外的对象。只有当学习停止,教育由存在变成存在者,学生才可以把学习目标、内容当作清晰的、静止的对象来查看,以明确自己到底学了什么。”
研究生期间,我曾跟师姐讨论过,像我这样根据自己生命需要(与情境的互动)来阅读文献,生命经历和研究问题高度关联,兴趣总是在流转,很难长期、深入地研究一个问题。比如,这段时间由于生命中出现了这个困扰,所以很关注相应的理论问题,但过一阵子这个问题化解了,或者有更紧迫的困扰,我就不再有兴趣读相关内容了。而且当我身处其中、兴趣浓烈的时候,虽然有大量的思考产生,却很难成文。我读书总是很慢,喜欢反复咀嚼其中的意蕴,我注重自己从中可以生发出什么。我以前有个朋友好奇为什么我的书上总是密密麻麻,我就是会联想到很多其他的东西,思维就发散得厉害。读完一本书或者听完一个讲座,我通常不说这本书这堂课讲了什么,而谈我从中获得了什么启发,这实在不太利于写论文。长久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但当我读到这段话,就原谅了自己的“心不定”,原来是我的非对象性思维方式决定的。同时,我又十分感激遇见王老师,您总是认真地对待学生的困惑,您愿意花时间跟我讨论问题,鼓励我说出自己的想法,您会给我回一封长长的信,遇到相关的材料或者好的文章就分享给我(尽管我每次都啃得很慢),帮助我一点点梳理和澄清思路,在这样持续不断的兴发中,推动着我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兴趣。
在您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个老师对学生成长的爱与关怀,感受到范梅南说的“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
祝愿王老师桃李满天下,也希望自己能够不辜负王老师的指导呀❤自己要好好下工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