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间隙,与同学聊到小时候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恍然间觉得,原来我们的性格生成与原生家庭存在那么大的关联。我们长大之后的性格都可以在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中找到缩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7232454/62b72d014877883c.jpeg)
1.
同学小李是一个从小脑瓜子很聪明的人,小学经常年级排名第一,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成绩却掉了下来,究其原因,是受到班主任的刻意刁难,这种“区别对待”使得他产生了厌学心理。同样的,再说说我自己,被势利眼的班主任歧视甚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很明显的指桑骂槐、路过被翻白眼、朋友圈被屏蔽,这种学习环境,对心理承受能力不够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影响到一生,他们可能会自卑、会胡思乱想、会埋怨自己没有一个富裕的家庭甚至抑郁或者极端。所以,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很重要。
2.
小的时候,因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迫于老一辈的压力,爸爸妈妈也会经常在我面前说要是你是个男孩子该多好啊,于是从小就会慢慢产生自我怀疑的想法:我是不是多余的?因为我是个女孩子令家人不开心不满意?
3.
小时候想跟其它女孩子一样,留长头发、穿好看的衣服鞋子、想跟爸爸妈妈去逛街,但是每次都是以棍棒相逼:头发剪的跟男孩子那样短、不喜欢的衣服硬要你穿……,于是就慢慢妥协,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之后慢慢发展,则少了个性,没了主见。
4.
青春期发育的那段时间,美好而又朦胧,心里暗自悸动,但是邻居家大婶儿老是盯着你的胸看有没有发育,于是你渐渐地弯腰驼背,显得没有一点青少年该有的自信;那年你长了满脸的青春痘,比同年人长得高,但是隔壁大妈经常嘲笑你还说着可以嫁人了的话,可那时候你才十一二岁,于是你整天在家躲着不敢出门。
5.
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长得好、爱干净、懂礼貌等等等,这是许多家长都比过,比来比去会让我们变得孤僻、不自信、不乐于人际交往……,我们也好想要别人家的爸爸妈妈。
![](https://img.haomeiwen.com/i7232454/061c3361454a94bc.jpeg)
在急诊科实习的时候,见过各种各样的人,一个被爸爸抱住的小朋友想要妈妈抱,害怕去病房,于是妈妈大庭广众之下猛扇孩子的屁股,小孩大哭,场面一度难以控制;
而另一边是在抢救室内,一位酒精中毒尚未清醒的妻子,一旁是丈夫带着他们的三个孩子,在过程中,我们发现爸爸的教育方式不同于上一位,所有他孩子问的为什么他都会耐心去回答,不像许多家长那样会直接不耐烦:哪儿那么多为什么?孩子们说着晚上要一起陪妈妈的时候,他没有狠心拒绝,而是耐心地跟他们解释,甚至还召开了家庭会议,在一旁看到的我们都感觉很舒心,多么令人舒服的相处教育方式呀。
最近很火的一部电影叫做银河补习班,电影里有一句台词:“家长怎么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家长怎么做。”
关于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其实许多都可以从原生环境中追本溯源,希望更多的人都能意识到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心理健康与身体生长发育同样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7232454/48e2bc5265b3acc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