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我和我室友在没有任何计划情况下就在第二天买了去井冈山的火车票,准备去一览井冈山的风采。至于有什么景点,怎样的路线,到了再说。不过黄洋界一定是要去的,毛主席有首诗专门写了它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67275/840cfd3633403eb6.jpg)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冈山》是记录井冈山斗争的史诗华章。这首词使黄洋界名扬天下,甚至成为井冈山的代名词。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67275/7d9f7c1b5f7fc558.png)
在我们到达黄洋界时已经快中午了,但还是有许多人在这里游览。黄洋界山顶上风景这边独好,绿从山腰攀爬上山顶,在一片片断了的峭壁处无意的埋下棵树,若是到映山红花开的时节再到这里看看,那么你将会看到一朵朵的映山红汇成红色的汪洋,从山上以不可阻挡的姿态倾泻下来。就如那黄洋界最后的一炮一样轰向敌人的指挥部,当即炸死炸伤敌人十多人,敌团长陈纪良亦受重伤,敌人的一个师就这么被吓的落荒而逃了。
跟的人群走,总算是见到了这门炮,它的炮身呈现黄铜的金属光泽,傲然的挺立在那,炮口指着两山的夹缝里,仿佛还准备给敌人来一炮。炮座被镶嵌在水泥方中,人们争先恐后的寻找最佳的拍照位置,我挤不进去。便离去了。
路都是一块块的水泥板铺上去的,而有一条路却只有石子,指示牌上写着:“挑粮小道”。“朱德的扁担”,我脑海一下子冒出这篇小学的文章,转过身就对我同伴说:走,我们也去走一走。
路多长?,多险?,多难走?。我没想,实践出真知,走过就知道了。
我们走的是往山下的路,所以自然不用费很大的力气迈动双腿,所要做的只不过是随时注意刹车了。玩的也是不亦乐乎。可是在走了约十分钟后,脚就有些痛了,四面都是竹林,而只有我和我同伴行走在这条路上,我问我同伴:"路还有多远"。尽管我们都不知道这条路有多长。路上的旅程是单调,都是一遍遍的竹子,在这个时候,我渴望有一条竹叶青。静静躺在路中央,为这条小路增添一些危险。走吧,不信这条路走不通。绕几圈,或急着冲下一段路,每当我们以为路到尽头时,就加快速度,可当靠近时才发觉它只不过是众多拐弯口中的一个。我有意的去发现路上的景色,咦!原来这里还有映山红开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上桃花始盛开”。这朵晶莹剔透的花悄悄地在这条路旁开的,躲开游人的吵闹,只为给在这条路上的旅人带来些慰藉。到了路到末尾端,其实也是这条路的开端,有些红布条被绑在竹子上,我凑近去一看,竹子上面刻的,“坚持就是胜利。”还有的是刻了“艰苦奋斗”,或是某某年,哪个班级来过这里。我也捡了块石头,兴致勃勃的刻下了我名字。有光,出口到了。出来望上一看,原来这条路这么长,从山顶到山脚。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67275/fb056c6959eee50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67275/2b42555e936242f9.jpg)
今天的井冈山被建设成了一个交通便利的旅游景点,用一片片石板铺成了路供游人行走山间道路,各个设施都很完善,可以直接坐上公交车从山脚到山顶。以至于我们都会有这种错觉,井冈山这么好,又何来艰苦奋斗一说呢?可是在走过挑粮小道后,这我们走的是下山而不是上山,是空的手而不是挑的百斤的粮。就可以感受到当年的革命者的辛苦之处了,一边是艰苦的环境,一边还要防御敌军的进攻。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红军战士却仍不忘苦中作乐,他们把自己吃的食物编成歌谣
“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这更加体现了红军艰苦创业,生死与共,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小时候我妈就常对我说:“不要怕吃苦”。她说吃的苦中苦,做的人上人”。虽然我现在并未成为人上人,但早年吃的苦却成了我对抗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的一道法宝。在面对社会上浮躁的虚假的繁荣时,我会坚定自己的初心,不盲目的跟风,艰苦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党不能骄傲自满,国家不能骄傲自满,领导层不能骄傲自满,人民不能骄傲自满,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慎终追远,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骄傲自满”“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