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件事,难也不难,难的方面是,写作存在一定的门槛,需要学习和持续输出,不难则在于,几乎每种文体都有规律,只要掌握了基本原则,写作也很容易。那么有没有一本书可以涵盖所有的写作类型呢?推荐看看这本《实用写作完全指南》,作者桑德拉·E·兰姆在书中提供了一个百搭的写作模式:梳理想法+提炼核心+书写成文,并列举了71种写作场景一一进行印证,堪称是一本标准写作的百科全书。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百搭的写作模式是如何如何运用的。
梳理想法
写作的第一步,首先是你要知道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内容要向谁表达。
许多人写作喜欢提笔就写,边写边想,想到哪写到哪,这样也能写出内容来,但往往最终要表达得与最初并不相同,甚至相去甚远,尤其是对于想法天马行空的人,如果没有提前梳理好自己的想法,最后写出来的内容很容易产生偏颇。
桑德拉·E·兰姆说,有效写作的秘诀在于,动笔之前,洞晓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知道自己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知道这个内容的读者需要什么,才能清晰准确的写出受欢迎的内容。
以撰写一篇演讲稿为例。
演讲稿通常有既定的主题或方向,我们在收到书写演讲稿的需求后,首先要充分了解演讲题目,尽可能多得收集资料并筛选出适合的素材,然后我们还要了解演讲稿的听众是谁,他们对这个演讲题目的兴趣点和需求可能在哪里,全部信息明确之后,我们书写的内容才更有针对性,才更可能引发受众的兴趣。
所以,写作之前,一定要先梳理再落笔,确定好自己准备表达的内容,才能做到在书写的过程中心中有数。
提炼核心
有了想法,了解了受众,下一步就要开始写作了吧?别急,书写成文前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提炼核心,也叫列大纲。
老舍先生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大纲就像是作品的骨架,与建筑的基石作用相同,骨架稳固了,然后再添砖加瓦,才能让整个作品内容更紧凑,不会东一句西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很多人内容表述没有逻辑,就是没有提前列好大纲,没有提炼好核心内容。
一个完整的大纲,包括题目,中心內容,结构三部分,确定好要表达的内容后,就可以将所有内容按一定逻辑(如按时间,空间,因果,类别等等)进行排列,形成确实的内容框架。
继续以演讲稿为例。
在整理好演讲稿所需素材后,我们需要将其按一定顺序逻辑进行排列组合,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主要分哪几层结构,比如按时间排列可以是背景-发展现状-未来趋势,按类别排列又可以是A的故事-B的故事-C的故事……按照一定的表述顺序,我们可以让大脑中的想法更有逻辑性,后续书写成文时也能更得心应手。
当大纲梳理完善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书写成文了。
书写成文
从大纲到成文,是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写作者要大刀阔斧,要精雕细琢,才能将一个骨架(大纲)塑造得有血有肉,所以写作成文的过程,既要有想法,也要反复修改,这样最终才能呈现出一个让读者满意的作品。
桑德拉·E·兰姆说,写作这件事,首先关注完成,不要润色。撰写初稿时,应该集中精力,尽情表达脑子里的想法,把它们一个个地都记下来。然后,就是改、改、改。
许多写作者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先完成,再完美”,其实是一样的道理。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即使我们已经列好大纲,梳理好逻辑,落笔时仍然有可能出现偏颇。就算是一篇一气呵成的完美作品,回头再看时,仍然会发现各种问题。
比如最终的内容是否与大纲有偏离?文字是否清晰地表达出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前后文的内容过渡是否连贯?词语使用是否过于晦涩难懂?大到内容逻辑,小到遣词造句,每一处都要经过反复推敲才行,而我们只有在成文后更客观地审视,才有可能做到。
事实上,古今中外的作家都是非常重视修改的。朱自清的《别》,在初稿后反复修改,全文七千多字的小说,从初秋改到十月初才定稿。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手稿反复读过近200遍才最后付印。钱钟书的《围城》,修改涉及的内容达上千处。
所以,修改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们喜欢自己的作品,就要更理性地看待修改,正是因为经过修改的反复雕琢,我们才能最终写出易读而严谨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