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视频,无意听到一个词“生寄死归”。其大意是: 活着只是暂时寄存在这个世界上,死去才是真正意义的回归。鬼,归也。
父亲的走,很突然。没有给我们后人留下临走道别的机会。这点让我们后人内心都感到很难过。
我甚至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暗自在内心迁怒老母亲,为什么她没能早点发现父亲的异样而早点通知我们?
几个后人里,只有妹妹一个人赶到家,算是真正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妹妹说她到家不到五分钟,已经意识模糊的老父亲往外吐了几口白沫,便离去了。
她的描述,更加深了我们几个人内心的遗憾和悲伤。我们相互劝慰76岁的老父亲是享福去了。
妹妹征求了老母亲的意见,找了大舅帮忙,按照老家习俗举行了丧葬仪式,老父亲遗体火化后入土为安。
三天三夜,我都忍着不让自己掉泪。我在收拾父亲遗物时,看到几个长辈年轻时聚在一起的照片;还有我们曾买给他的衣服鞋子,竟然大部分都是新的,估计当时试穿一下就再也没舍得穿。
直到圆坟第一天,我忍不住跪在地上嚎啕大哭。理智告诉我,不能哭,会影响几个人压抑的情绪。果然,当我结束短暂的哭泣,抬头看到妹夫和老公都已经背过身在抹眼泪。
妹妹一直泪眼婆娑,忙前忙后,她是最辛苦的。妹夫是接到消息后,坐飞机转汽车赶回家,等到家已经是天黑。
随着时间流逝,半年过去,我仿佛才真正接受再也没了爸爸的现实,接受这个人早从我生命里彻底消失了的现实。
父亲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我是没有经历生离死别的孩子。几位祖辈的丧礼,要么因为年幼,要么在外求学,我都没有见过。我上学放学毕业找工作结婚生子,过程顺利,日子过得单纯。
没想到,我人生经历的第一次生离死别竟然是与父亲的诀别。父亲虽是一个普通小人物,但他的一生坎坷。
他是知青返城的一员,我不想过多追述他的故事了。因为如果追述,我会写他的婚姻是个悲剧,如果没有如果,他应该是比现在要幸福,可那样就没有我和他的父女缘分了。
印象中,他几乎很少在我们面前说过母亲的不是,倒是母亲喋喋不休逢人就说父亲的不是。他们真是吵吵闹闹一辈子的人,曾经我和妹妹都问过父亲为什么不分开的问题,父亲只回答一句话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母亲跟了他。父辈的情感恩怨,子女作为旁观者也搞不清楚。
我想父亲一定是很放心我、放心我们几个,才选择那样安静的离开。我只能这样想,才觉得内心的遗憾会少一点,才收敛自己欲坠的情绪。
余生,没有了父亲的日子,我要好好生活下去。相信他的在天之灵会保佑我们后人及老母亲平安顺遂。愿父亲在天堂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