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式提问是最具创意特质的提问方式,基于事实,但不限于事实。它是将角色、情景、时间,乃至观点进行虚构风格的重新创造,引导受访者的思考,激发受访者的情绪,用想象的张力去组合、构造、生发另外一种可能的观点或答案,以期揭示有关人物或事件的真相。依据受访者特质,探究假设式提问的应用范围,通过提问完成激发与重构,假设式提问是一次成就新认知的创意头脑风暴。
“隐形假设提问”就是建立在洞察力和思考力基础上的提问方式,即发现受访者潜在的价值倾向,用提问去推理和论证对方的观点,而不是不假思考,无条件地顺从和接受,这正是作为提问者在交流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批判性思维,也是竹内薰大声呼吁的“健脑假设”。
作为提问者,察觉到对方头脑中的“价值观假设”的过程正是验证自己“价值观假设”的过程。
张征在《新闻采访教程》中的观点:创造性提问的目标往往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对事实的看法、感想、评价甚至是采访对象的愿望和内心的展示。这种提问在人物报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常常可以开掘出独家新闻。创造性提问有很多种方式,最能反映出一个记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唯有假设才可以推翻假设?提问中的批判性思维并非只是观点的冲突与对立,更在于提问者的隐形引导,在观点与理由的推导过程中,使得交流双方完成弥合认知鸿沟的思维体操。
弗兰克·赛斯诺在《提问的力量》中所言:这些问题让我们与想象中的现实相连接,在那里,眼界更开阔,限制被解除。这些问题暗示一切皆有可能。
他挖掘身边每个人的天赋,试着将他们推出他们的舒适区,然后推进他们的故事和人物中。他通过提问的方式,将作家、演员和其他人置于根据故事想象出来的现实之中。
童话、现实,美好、危机,脆弱、勇气,行走于现实与虚构两个地带的假设式提问向我们展示了它强悍而神奇的魔力,它将我们带往一个不同的时间、空间,让双方经由一个奇妙的视角,体验着交流所带来的高峰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