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北宋钱是我国钱币铸造及钱文艺术的高峰,那么徽宗钱就是其中的“顶峰”,而徽宗最后一个年号所铸宣和通宝,又是北宋钱之集大成者。无论对钱艺术、精良铸工及版式变化,均可作为此时期的代表。
宣和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宋钱中,徽宗钱从它的制作、书法来看,都是中国古钱币的杰出代表。宋徽宗从1100年到1125年在位,铸造发行了建国、崇宁、大观、政和、宣和六种年号钱,以及“圣宋”一种国号钱。宋徽宗年号钱的钱文版别有近千种,不少是他亲笔书写的,字体包括隶书、篆书、行书以及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他铸的方孔钱是中国方孔钱中制作最为精美的钱币之一。
北宋末年,因战争频繁,国用日广,财政入不敷出,为弥补铜钱缺乏所造成的通货不足,宋徽宗即帝位后,在陕西、河东、河北、京西、二广、江南东西、福建、两浙等地监铸铁钱(见《宋·地理志》)。《宋朝事实》中曾引用张若谷奏折对铁钱的描述诗:“风流天子书大观,铁划银钩字字端。闻道蜀中铜货少,任凭顽铁买江山”。这是对当时宋徽宗铸铁钱意图的最好注解。
然而,由于北宋末年铁钱流通区域的膨胀,导致了徽宗政局的大动荡。宋代官府规定,铜钱与铁钱的比价为1:4,四川为1:5。随着市场需要的不断变动,铁钱本身价值屡有向下浮动的趋势。徽宗后期,在不同地区两者比价达到了1:8,加上民间私铸铁钱增多,结果在效果上只见铁钱少见铜钱,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宋与西夏对峙的多年中,又出现了大量的“铁夹锡”、“夹锡”、“夹锡铁钱”、“锡夹铁”、“锡钱”等,造成物价暴涨,通货膨胀,给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灾难和危害。恶化的货币领域,必然引起社会的动荡,宣和通宝已难收北宋王朝灭亡的覆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