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Reading205】梦里花落知多少

【Reading205】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 树欲静96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23:14 被阅读104次

——结婚以前大胡子问过我一句很奇怪的话:“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我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也有例外的时候。”我叹了口气。“如果跟我呢?”他很自然的问。“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他思索了一下,又问:“你吃得多吗?”我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三毛在荷西去世后创作的散文集,含有散文共计23篇。

三毛于1943年出生于重庆,原名陈懋平,后改名陈平,英文名Echo。1973年,定居西(班牙)属沙哈拉,与荷西结婚。1979年,荷西在潜水中意外丧生。1991年,三毛在台湾荣民总医院自缢身亡。

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我很早就听说过,但是从没有完整读过三毛的作品。因为偶然看到朋友发出的感慨,于是把《梦里花落知多少》找来拜读。

下面是我和朋友对三毛荷西之恋的部分讨论。

————————————

DM:三毛与荷西大概是所有现世爱情最绝望最充盈的邂逅。

他们让我看到了因情谊而繁花似锦的撒哈拉沙漠,也看到了少年般地肆无忌惮和相辅相成。

大概上一次,是乌江河畔拔剑自刎的虞姬……

这辗转的历史长河里,从来不乏惊天动地的相遇,可只有失去才提醒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人群:情谊从来不是简单的事,天灾尚不可躲,更何况有人的地方就有人祸。

你我,只能试着去努力祝福这世人,尽量去做一个好人。不该触及的不触及,不该贪图的不贪图。或许那样,历史碾过,我们也不至于成了自以为好人的坏人。

——————————————

我:这样的例子实际上很多,并非只有霸王虞姬和三毛荷西而已。陆游唐婉,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仓央嘉措和他的不知名的情人,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最近刚好看完《霍乱时期的爱情》,对爱情这个主题思考得比较多,有感而发。你这里特指的是相爱而不在一起,而且还有多少很多类型的爱情悲剧,比如单恋,比如虽然不是生离死别,但是是其他方面的客观阻碍。

其次,我们熟知的这些例子只是极少部分,实际上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我想更多,绝症算不算?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算不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描述的无数普通人,他们的感情未必就比荷西三毛浅,他们遭受的生离死别未必就比霸王虞姬淡,只不过籍籍无名不为人所知罢了。

————————————————

DM:陆游和唐婉,唐婉回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但陆游是妈宝,他听从他母亲的谏言,认为唐婉耽误了他的前程,辜负唐婉在先。后志有成,又想这红颜知己。算不得有情人。仓央就更离谱了,诗词动人,却总是自带仙气,没有红尘烟火气。他那不知名的情人,到底是情人还是信仰?既是爱情,自然是诗词歌赋,锅碗瓢盆,郎情妾意,阡陌红尘。若只是飘摇在空气中,譬如化蝶的那两位,你当真觉得若不是有了至死不渝的倾心相交,才有生死与共的决绝?单恋就更扯了……人说,所有爱情,一人走了,另一人替她尽了责任。可若没有责任,这世间真的有几个人愿意用一场毫无余地的结局来证明这至死不渝。你说的那春闺妇人,是我看不上的。一场恩爱,一个去面对生死,一个春闺幽梦,你当真觉得这是爱情吗?这是圈养,一人用鲜血来圈养另一个人的天真,她不曾看过他眼里那些厮杀,不曾见识他赤脚走过的刀山火海,不曾护过他周全,凭什么说爱他?

————————————————————

我:当我们谈论历史人物时,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人物自身的历史局限性来看,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没错,因为老妈不要老婆是妈宝无疑。但是在当时一个以把孝作为道德修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的社会环境来说,父母之命,不可有违。这也就是为什么金庸会写小龙女听了黄蓉的一番劝解就会主动离开杨过,因为她知道如果她和杨过在一起,当时的社会眼光必然让杨过身败名裂。杨过可以不在乎,但是如果是像郭靖那样的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己任的人呢?所以杨过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韪,而郭靖为了信守承诺要远赴塞外与华筝公主成亲。同样的,陆游如果因为唐婉而和母亲闹到决裂的地步,同样可能身败名裂,这恐怕比杀了他还可怕。而古代读书人为什么重视名誉,是因为仕途几乎是他们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的唯一途径。我无意为陆游开脱,只是认为他内心的煎熬可能未必比项羽弱。一个至死还记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人,如果毁了他的前途,难道不比杀了他更可怕吗?《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和刘兰芝也是和陆游唐婉类似的悲剧,而他们只是当时时代多少这类悲剧的代表而已。

至于仓央嘉措,同样也要结合历史背景来看,他的身份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这个六世达赖不是说他相当就当,不想当就不当,而是他不得不当,全西藏有多少信徒需要他以活佛的身份给他们信仰?他在家乡的恋人名字如今已经不可考证,据说即使他当了达赖,仍然冒着巨大风险夜里偷偷离开布达拉宫与情人相会,最后被其他喇嘛发现,他的情人下场凄惨。难道他不痛苦?他身上的责任和担子是常人无法体会的。而因为他的身份,他不能拥有爱情。这对他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残忍?我以前去西藏的时候,就曾经去过拉萨一个据说是仓央嘉措曾经和他恋人秘密约会的藏茶馆,那里有很多关于他爱情悲剧的传说,他不是不爱,而是他不能爱。陆游面临的是世俗力量,仓央嘉措面临的是宗教力量,这两者不是天人之隔,但胜似死亡的力量。

至于战争中的士兵,难道他们愿意抛家弃子?多少人是被迫入伍?且不说前朝旧事,就是近一百年中国的动荡风云,就有多少年轻人埋骨他乡?他们的命运被乱世左右,项羽尚且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只不过他放弃了,而这些人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有句话叫,“抗战啊抗战,一颗子弹就是一个少年。”少年正是钟情之时,少女正是怀春之年,淞沪会战之时,惨烈程度令人发指,中方一个团可能上了前线不到几个小时就全部死光了。这些年轻人年纪可能和我们相仿甚至更小,难道他们家乡的恋人就会心如刀割?只不过她们没有三毛的文笔及机会表达出来罢了。这些伤痛往往只能伴随着她们一同进入墓地。

——————————————

DM:我们虽然比那个年代文明很多,但对于世俗压力或者信仰压力,或者其他压力也不会少。比如物质压力,大概就这是这个时代的世俗压力。但你真的觉得,物质压力下分开的情侣是真爱?承受着无法言喻的痛苦?你说的战争……这点我倒是承认,但是花木兰都可以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若真是舍不下,并肩而战也不是一个不能行的方式。很多相守是英雄末路,可即使那样,那些在末路努力去证明爱本身的人会成为标杆。但那些自己放弃努力的人,让人们去体谅他们的苦衷,可以,我理解,体谅。但我不认为值得歌颂,值得铭记。

芸芸众生,或许有很多很多平凡的爱情。可既然是平凡的,自然是命运已经给了他们好运气。这么形色艰难的路程,他们已经占了运气,就别想着青史留名这样的路子了。

————————————————

三毛在这部散文集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荷西深切的怀念和对活着索然的意趣。

有的人不相信爱情,有的人相信爱情;有的人把爱情作为生命的必需品,有的人认为爱情可遇而不可求。有的人拥有时毫不在意,有的人失去后仍旧不能自已。

我时常在想,到底什么是爱情?这种感情比亲情和友情更为复杂。它往往始于友情,最终衍变为一种特殊的后天产生的亲情。

马斯洛的五层需求理论讲: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后三者本质上都与亲情、爱情、友情这三种重要的人类情感密不可分。这三者也是值得每个人毕生思考的问题。

部分目录

1.不死鸟

2.明日又天涯

3.云在青山月在天

4.归

5.梦里梦外

6.不飞的天使

7.似曾相识燕归来

8.梦里花落知多少

9.谈话记录

2019年02月11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eading205】梦里花落知多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gc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