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伟的学习
19919969114
课题---相遇
张宏伟老师的课非常富有激情,是一个有教育情怀的人,也是一个教育大咖,很会思考,他的肢体语言和声调都非常的吸引人。学生在一片哈哈哈的声音中快乐轻松的完成了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和思维过程。
一.经典语言有:
1.敢于出界才能发现新的世界。
2.因为每个思维的不同,所以在一起学习才有意义,同学之间是最好的学习资源。
3.生:原来你用不举手来吸引我点你回答问题。
4.考试不考,但是,这个世界会考。
5.任何事情都可能出意外,数学也不例外。
6.收拾东西回家。(哄笑)回家也没错呀,学校就是家呀。(教育机智)
7.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不举手的孩子才是最需要关注的。
8.孩子,你吃的是蛋糕吗?吃的是分数的大小呀。
9.数学是一种天赐的语言。
10.自然真是奇妙(感叹孩子内心的生命状态)
11.哥白尼为了真理连命都可以不要,何况我一双鞋。
11.数学从目的变为工具。
12.不断胡思乱想,才可以奇思妙想。有规则的胡思乱想,才胡有作为。
二.教学过程
首先让学生去体验什么叫相向而行?没有说停的时候不要停下来。结果两个学生在相遇面对面时想停下来,老师说继续,第2次,a走到b的位置,b走到a的位置的时候,就自然的停下来,并且转过身来,他们都认为到达了终点,老师问我让你们停了吗?引出了思维定势。2.紧接着老师让同学们去画画。同学们说可以画出无数种的时候,老师说可以分成几大类。老师迅速的去采集标本。3.然后让三个人进行交流,看看有没有自己没有想到的。4.引导出没相遇,正好相遇,以及相遇过头三类。所有的语言都是引用学生的语言。在学生语言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完善。5.引出路程s甲s乙s空s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出来的时候,就让同学们去猜。原来猜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6.最后讲到s过的时候。讲到了出界的问题。还让孩子们回去用这种方式去考一考父母。如果哪怕只有1~2个孩子这样去做到了,那么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这种数学的快乐,将是对孩子一种极大的鼓励。
三.表扬艺术
1.只要给你机会和时间,就没有不会的。你看看本来只会一个,结果一上来找了三个。
2.张老师从来不管对错,最重要的是把内心的真实说出来。
3.你是四年级的学生吗?(言外之意就是太厉害了,更像一个高年级学生)
四.讲座
1.全景数学。一般情况是从局部,由下而上开始。全景数学是由整体(宏观把控)--局部(精致部分)--整体。
2.建模。例如建立相遇,没相遇,相遇过头。宏观上把控到了五年级,七年级都不再是个问题。我想到曾经有一个学霸,每一个章节可以做一个思维导图,每一单元可以做一个思维导图,每一个学期可以做思维导图,甚至整个初中阶段可以做出思维导图,而真正厉害的老师,有研究的优秀老师,也能够做到心中的知识系统。
3.思维定势。如何打破思维定势?举了个例子,数学课要不要带字典?什么叫正方形?让孩子们去查,正是什么意思,再进行举一反三的拓展,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多边形呢?不攻自破。又例如a和b的中点自动会停下,被思维定势。又例如四边形,不仅有凸四边形,还有凹四边形,还有空间四边形。还有对称图形,不仅仅只有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还有镜面对称图形,旋转对称图形。其实轴对称图形就是旋转180度后的旋转图形特例。
4.全景数学对数学的重建体现在10个方面,特别是方式方法上举例子,舌尖上的分数。以考带练,以练带学,以学带用。例如说吃药,分药要1/2,表示什么意思?引出平均分。第2个活动分一杯果汁怎么分?故意让小组里面有3男2女,方便提问。活动三设计吃糖葫芦。活动室,下课了用分数的形式下课。放走了一个组,是放走了全班的几分之几?放走了一半是放走了全班的几分之几?也可以用占了组的几分之几,同时占剩下的几分之几?为什么这些数都不一样?是一样大的吗?
课例2.沙滩上堆圆锥,测量圆锥与底圆的角度,神奇的是都是51度,古埃及的金字塔也是51度。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是51度,原来圆锥为51度时是最稳定。
5.思维改变。我们很多教材上的例题都是别人的事,学生不感兴趣,要把数学真实的融入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伪生活。例如,让孩子去找和音。让孩子去堆砝码来记口诀。
6.孩子问怎么做的时候,我们说在这里做辅助线。孩子问为什么我怎么不具备这能力?是的,我们不是把孩子引进门的那个。我们是教给孩子如何来解决问题的,培养一种能力。不然他将来永远都是一种依赖,面临的新问题就束手无策。
游戏力:奖券设计“奖励”“8个”“彩”“笔”,一张一张的奖励给学生。
心理内驱力:稀有+荣誉(赋予意义)
心理内驱力:拥有后无法接受失败
以上都是激励。“能不能做是一回事”“愿不愿意做又是一回事”,例如,球星倒咖啡。
数目推荐:《上初中必读的三本数学漫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