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佩服司马迁的是二点,有一点是,货殖列传里面展现了他认为工商业对国家社会的重要影响力,提出了农工商虞,是民所衣食之源,对强国利民有着重大的意义,这种论点与儒家侈谈仁义、仁政的理想主义,道家宣扬无欲无求的虚无主义相比,无疑更切合实际。
作为一个平民百姓,如果别人的财富是它的十倍,那么他见了人家就会低一等,如果别人的财富是他的百倍,那他就要怕人家,如果人家的财富是他的千倍万倍,那他就成了人家的奴仆了,这是自然的道理。如果要想由穷变富,当农民不如当工匠,当工匠不如当商人,刺绣再好,也远不如去市场上卖货。所以说经商是穷人借以脱贫的重要途径。
第2点是货殖列传肯定了人们追求财富的合理性,揭示了财富的占有对人的社会地位的决定意义,这是对儒家对统治者灌输给老百姓的"以言利为耻"的思想的反驳,文中反复说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指出了追求财富,追求物质利益是所有人的本性,所谓君子固穷,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么是既得利益者对老百姓的精神毒害,要么是潦倒失意者,对于自己无能的遮羞布。
有些人虽然没有爵位俸禄,但他们实际的享受可以和有爵位俸禄的人相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素封"。如果有的人家庭贫困,双亲年老无法奉养,老婆、孩子饿的有气无力,过年过节没法祭祀祖宗,饮酒聚餐,平时连吃穿用度都混不上,如果到了这样还不自知惭愧,那可真是不堪一提了。如果自身没有"隐士"的操行,却长期处于贫困之中,还总是侈淡"仁义",这种人也是够可耻的。如果要做一名隐士的话,你是喜欢选择饭都吃不上的陶渊明,还是选择那个在终南山有着自己的山庄,写出终南十八首的王维呢?
人富而仁义附焉,这就是说经济地位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操纵着社会舆论,所谓道德正义,更多的时候不是独立于物质财富,而是与之纠缠在一起,甚至是依附于物质财富的,司马迁在当时提出这样的观点,是与官方舆论导向相违背的,以至于后来班固还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指责他,但这却充分显示出司马迁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和极大的勇气。
网友评论